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坦白从宽政策的实质,是鼓励犯罪嫌疑人主动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从而在量刑上给予较轻的惩罚的一项承诺。接受刑罚的惩罚是犯罪人的既有选择和一种社会认知,趋利避害是犯罪嫌疑人的本能。实证调查证明,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的优势需要是期待获得从宽处理,因此,坦白从宽的内在属性符合犯罪嫌疑人内在需求与认知。“坦白从宽”政策在现实中的困境是没有被法制化,如果坦白从宽政策法制化,即会产生一些良好的社会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2.
坦白从宽是刑法、刑诉法的规定,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化、法律化。在刑事讯问中,侦查人员多数会向犯罪嫌疑人灌输坦白从宽的理念,以促其早日交待问题,但有的效果不佳,起不到引导的作用,原因是没有抓住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宣讲坦白从宽只是喊口号,政策的精髓没能让犯罪嫌疑人入心入脑。可利用"法律条文+判决书"的方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说服教育,促其交待问题,以使坦白从宽制度更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陈述自愿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嫌疑人陈述自愿的保障,是正当讯问制度的核心内容。目前侦查讯问与犯罪嫌疑人陈述自愿存在种种现实冲突,应通过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律师在权。限制讯问结果的运用,录音、录像监控,增强相应机关的独立性,以及完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等,解决犯罪嫌疑人陈述自愿的制度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4.
如果引入沉默权,必然会对公安机关产生重大影响。从消极的方面来说,它将对以口供为中心的侦查模式、“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刑事政策产生挑战,从而使犯罪嫌疑人有了一个理直气壮的反侦查机会。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它使得我们的诉讼模式跟刑事诉讼的精神相一致,而且可以逐步改变侦查人员依赖口供的心理。对此,侦查机关应该重新构筑侦查讯问模式、注意讯问方式的转换和对讯问功能弱化的补救。  相似文献   

5.
侦查讯问中司法诚信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司法承诺。司法承诺,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公民为某种行为或不为某种行为,或者就特定的法律后果所作的许诺和保证。在我国侦查讯问中,司法承诺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是我国的刑事政策“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而目前此政策的困境就是“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只有从实体保障和程序保障两个方面来实现司法诚信。  相似文献   

6.
我国法律禁止诱供,但适度利诱是侦讯谋略不可或缺的内容。区分诱供与适度利诱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和运用坦白从宽政策。坦白从宽政策在司法实践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法律依据的缺失和侦查讯问机关职权限制,应当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保障坦白从宽政策的贯彻落实,使侦查讯问人员在讯问活动中把握更多主动权。  相似文献   

7.
认识和把握侦查讯问中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说服教育的特殊性和基本原理,对于提高侦查讯问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我国的相关法律规范和侦查讯问的活动规律,在对侦查讯问中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说服教育的特点总结和概括的基础上,从犯罪嫌疑人缓解和消除心理紧张的心理需求、犯罪嫌疑人的理性因素和犯罪嫌疑人拒供态度的要素性构成等三个视角,对侦查讯问中对犯罪嫌疑人说服教育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8.
侦查讯问是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之间面对面的较量,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处理好侦讯双方的人际关系,取得犯罪嫌疑人的尊重和信任,才有可能获取犯罪嫌疑人真实的口供。可见,侦查讯问中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的人际吸引是讯问的关键,是获得讯问成功的重要因素。讯问中的人际吸引要拆除侦讯关系中的心理栅栏,要建立侦讯双方的“相容”关系。人际吸引还受到邻近吸引、权威效应、仪表吸引和特质吸引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沉默权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对来自警察和法庭的讯问,有拒绝回答和保持沉默的权利。我国新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被告人没有证明自己有罪的举证责任,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犯罪嫌疑人仍有"如实回答"的义务,继续"坦白从宽"政策,鼓励犯罪嫌疑人坦白。因此,我们认为,我国实行的是有限度的默示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10.
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规定入法,是对“沉默权”的初步尝试。但这个“沉默权”又因为“应当如实回答”而没有成为彻底的“沉默权”;将“坦白从宽”明确规定入法,是“辩诉交易”的中国化,试图通过“坦白从宽”来吸引犯罪嫌疑在不被强迫的时候,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但这并不是完善的“辩诉交易”。正因为我国没有完善的辩诉交易制度作为配套,所以不能赋予犯罪嫌疑人完整的“沉默权”,也就必须规定犯罪嫌疑人的“如实供述”义务。  相似文献   

11.
一、对讯问突破口概念的综述对讯问突破口的概念分歧不是很大,一种认为:讯问突破口是指对查清全案具有关键意义的某个案件事实或者共同犯罪中的某个犯罪嫌疑人;另一种认为:讯问突破口是指对查清全案具有关键意义,而又易于突破的薄弱环节或薄弱对象。尽管上述两种概念的表述不一,但其内函是相同的。“某个案件事实”与“薄弱环节”相对应,“某个犯罪嫌疑人”与“薄弱对象”相对应,前者是指在案件事实中应选择的讯问突破口,后者是指在共同犯罪成员中应选择的讯问突破口。两个概念相比之下,第二种表述的更为贴切,“薄弱环节”要比“…  相似文献   

12.
在侦查讯问的最初阶段,犯罪嫌疑人实际上处于“迫移”状态:即必须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从坦白、沉默和说谎三者之间做出决策。犯罪嫌疑人因此面临着首动困境,只要他先行决策,不论是沉默或是说谎,都会将自己独占的信息暴露给侦查人员,从而在接下来的讯问中形成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博弈局面。讯问是一个变和博弈。就讯问双方的利益来分析,坦白的策略似乎可以建立一个双赢的局面,从而突破了首动困境。  相似文献   

13.
侦查讯问是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之间面对面的较量,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处理好侦讯双方的人际关系,取得犯罪嫌疑人的尊重和信任,才有可能获取犯罪嫌疑人真实的口供。可见,侦查讯问中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的人际吸引是讯问的关键,是获得讯问成功的重要因素。讯问中的人际吸引要拆除侦讯关系中的心理栅栏,要建立侦讯双方的“相容”关系。人际吸引还受到邻近吸引、权威效应、仪表吸引和特质吸引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从这项规定看,对回答侦查人员的提问,有的内容涉及到无罪、罪轻,对此的如实回答,属于辩解;有的内容涉及到有罪、罪重,对此的如实回答,属于供认。法律仅赋予犯罪嫌疑人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才有拒绝回答的权利,并未赋予其沉默权,即拒绝供述权。笔者认为,该条文没有确立沉默权原则却规定了…  相似文献   

15.
分析犯罪嫌疑人对讯问人员讯问水平评价是了解犯罪嫌疑人讯问心理的重要方面。通过对445名在押犯罪嫌疑人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有24.90%的犯罪嫌疑人认为讯问人员的讯问水平较低;有42.30%的犯罪嫌疑人认为讯问人员的讯问水平一般;有32.80%的犯罪嫌疑人认为讯问人员的讯问水平较高。进一步分析发现,犯罪嫌疑人认为讯问人员讯问水平较高的主要依据有"讯问中言语态度恶劣"、"引供、诱供"、"刑讯逼供"等13个方面的原因;犯罪嫌疑人认为讯问人员讯问水平较低的主要依据有"具有较高的讯问技巧"、"具有较好的讯问态度"、"能通过讯问全面查明案情"等12个方面的原因。期望上述研究结果能对侦查机关和讯问人员了解情况、总结经验、认识问题、更新理念、提升业务素质和讯问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16.
讯问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语言的听解有着重要的作用。讯问时,讯问人员要认真听辨犯罪嫌疑人的供述,细致地识别其有声语言、类语言和无声语言。  相似文献   

17.
讯问阶段犯罪嫌疑人对讯问人员的期望是反映他们对讯问工作认知态度和心理指向的重要方面,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犯罪嫌疑人对讯问人员的期望是成功开展讯问的重要方面。以445名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为考察对象,分析他们对讯问人员期望的基本特征,结果发现,犯罪嫌疑人对讯问人员的期望共有16种,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期望讯问人员杜绝非法的讯问方法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两大方面。犯罪嫌疑人对讯问人员期望的实证研究结果对理论和实务工作者认识犯罪嫌疑人在讯问阶段独特的心理特征和有的放矢地开展相关工作会提供有益的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警察讯问作为侦查行为中的一种重要方式,极易侵犯犯罪嫌疑人的人权,所以各国都对讯问程序设置了一系列规则,包括讯问时间、地点、方式和讯问权的适当限制等等.然而司法实践中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犯罪嫌疑人的人权没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基于此,拟从法律语言中的警察讯问话语角度出发,以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为视角,深入探讨警察讯问权的合理限制对保障人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分析犯罪嫌疑人对讯问人员讯问水平评价是了解犯罪嫌疑人讯问心理的重要方面。通过对445名在押犯罪嫌疑人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有24.90%的犯罪嫌疑人认为讯问人员的讯问水平较低;有42.30%的犯罪嫌疑人认为讯问人员的讯问水平一般;有32.80%的犯罪嫌疑人认为讯问人员的讯问水平较高。进一步分析发现,犯罪嫌疑人认为讯问人员讯问水平较高的主要依据有"讯问中言语态度恶劣"、"引供、诱供"、"刑讯逼供"等13个方面的原因;犯罪嫌疑人认为讯问人员讯问水平较低的主要依据有"具有较高的讯问技巧"、"具有较好的讯问态度"、"能通过讯问全面查明案情"等12个方面的原因。期望上述研究结果能对侦查机关和讯问人员了解情况、总结经验、认识问题、更新理念、提升业务素质和讯问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20.
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的首动困境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侦查讯问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博弈。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面临着首动困境;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难以从坦白、沉默和说谎三者之间做出选择,然而他们又必须先于侦查人员做出决策,这实际上使犯罪嫌疑人处于“迫移”状态。只要犯罪嫌疑人先行决策,不论是沉默或是说谎,都会将自己独占的信息暴露给侦查人员。而就策略结果的利益分析,讯问是一个变和博弈,坦白的策略似乎可以建立一个双赢的局面,从而突破了首动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