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不断深化全面合作,不仅加速了友好关系的发展,极大地改善我国周边国际环境,而且对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也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简述中国与东盟及其成员关系的现状,然后指出目前在发展双边关系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探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关系发展的前景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大会上通过的《巴黎协定》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的进入新阶段,并确立了全球气候治理新秩序。协定聚焦了基本原则、三项长期目标、"自主贡献+盘点"以及法律约束力等主要问题,充分体现全球治理模式中合作共赢、公平正义、共同发展的三大特征。东北亚是东亚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同时也面临严峻大气问题,在《巴黎协定》框架下东北亚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各有侧重,并将按照协定的要求,通过确立基本原则及共同目标、构建区域合作治理的多元主体、完善合作治理机制、开拓合作渠道,促进区域大气治理效果的实质性提升。  相似文献   

3.
东亚合作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10+3合作是东亚合作的主渠道,在世界各地区合作中独树一帜。经过几年来的发展,这种合作已取得显著进展,且打下了坚实基础。10+3合作势头良好,但未来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中国是10+3的重要一员,10+3的发展对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对东南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各权威机构及学者纷纷研究气候变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本文以斯特恩评论的框架,结合有关研究资料分析东南亚的气候变化,包括气温、降雨量、极端气候事件和海平面的变化及趋势,评介这些气候变化对东南亚经济,包括对水资源、农业、林业、沿海及海洋资源和人类健康等5个方面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合作是当前国家间合作的重要内容。东盟国家目前信息化发展水平参次不齐,但普遍都重视信息技术创新、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近几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网络通讯服务、信息产业、IT贸易以及信息安全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未来中国信息通讯技术(ICT)企业将加速国际化步伐,而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的东盟国家将对ICT产品与服务产生巨大需求,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应推进基础设施互通、深化数字经济合作、加强网络安全协作、促进网络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是一项影响日深的全球性议题。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和美国一直处于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心。近年来中美两国积极协调政策立场,强化既有合作基础,在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中美双边合作既有助于减少两国的温室气体排放,也蕴含着明显的全球意义。与此同时,中美之间的合作面临不少困难和障碍。这要求双方着眼长远,创新战略思维,进一步寻求利益共同点,以推动合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7.
"合作安全"作为冷战后东南亚安全区域主义实践中一种最重要的安全机制,它是西方"共同安全"观和本区域"综合安全"观融合的产物。"东盟方式"是其运行的基本程序。在实际运行中,它表现出明显的军事、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领域的互动;东南亚国家、东盟、"自然经济区"等市场组织和"第二轨道"等公民社会组织以及外部的区域间组织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形成一种多领域和多元行为主体的综合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印度—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印度和东盟区域合作的历史进程和主要成就;介绍了双方目前经济合作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双方加强经济合作的动因,并对其未来的前景和合作方向作了初步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东盟能源合作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能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 ,一直是现代经济运行的血脉。近年来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 ,中国能源供需缺口不断扩大。参与能源的国际合作 ,保证能源供应的稳定与安全成为中国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作为中国对外能源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与东盟间的能源合作发展迅速 ,并成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一大亮点。一、中国与东盟能源合作的现状中国与东盟在能源领域的正式合作最早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8年7月 ,中国与菲律宾签订原油长期贸易协议 ,协议规定自1979年至1983年中国共向菲律宾出口胜利原油120万吨 ,这是中国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第一…  相似文献   

10.
气候安全是一个事关各国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重大全球热点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为了遏制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势头,中国和其他各国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和应对行动。但在国际合作层面,由于发达国家态度较为消极,进展不大。解决地球气候变暖问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地区是中国的周边地区,中国一贯重视发展与东南亚地区国家的关系,本文从博士论文和学术专著层面出发,分析和论述了中国大陆学者对东南亚(东盟)区域合作的研究状况和不足,认为:1,从研究领域看,中国大陆学者对东南亚(东盟)合作的研究主要是注重经济领域的研究,尤其是中国与东南亚(东盟)的经济合作;但是,对于其他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缺乏,特别是缺乏对东南亚合作的深入研究;2,从研究单位来看,云南省和北京市是中国大陆研究东南亚(东盟)合作的中心;3,从时间来看,中国大陆学者对东南亚(东盟)合作研究的兴趣逐年增加,特别是2003年之后。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安全合作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对东南亚安全合作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就我国在东南亚安全合作背景下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对策,认为中国作为东亚地区的大国应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主动融入和积极推动地区安全合作的发展,为新时期我国国家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3.
当前全球气候危机加速演进,气候变化与国际战略深度融合,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大变局和秩序重塑的关键时期。美国拜登政府重启气候新议程,将气候变化议题提升至美国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的中心地位,其战略目标是在全球气候权力重组、气候安全体系重构、气候治理秩序重塑中争夺主导权,拜登政府的气候战略框架已基本成型。统筹应对美国气候战略竞争风险和深入推进COP26后中美气候外交,关系到国际安全体系与全球气候治理新秩序的构建。中美唯有良性互动、拓展合作空间才能维护国际安全及人类在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东南亚地区的非传统安全合作中,存在3个层次的合作机制。东盟主导下的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深化缓慢,执行乏力,主要扮演着合作的倡导者和规划者的角色;成员国间的双边或多边小范围合作机制是东盟合作计划的实施者,但合作领域单一,能力有限;区外西方大国主导的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合作相结合,发展迅速。这3个层次的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既相互支持,又相互竞争。面对东南亚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的独特架构,中国需进行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安全研究领域中人们普遍采用的几种建构主义安全化研究理论,来解读美国气候变化问题安全化的过程,可以发现:在诠释气候变化问题的安全化过程这个问题上,以实践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理论或分析性框架比注重话语分析的社会科学理论或分析性框架更加有效。强调将实践上的变化作为成功构建安全的标准,这就将目标指向了如何将科学认识加以社会构建这一理论工作。把安全化当做一种更为普遍的认识构建过程的一个具体案例,这将可能将我们导向一种理论的改良,这种改良的理论所要描述的是一个更为广大的由行为主体和网络构成的整体构架,一个随时间推移产生的新兴现象的知识演变过程,一个文件与言论发挥多重作用的复杂话语体系。此外,要想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问题在国家层面上的安全化进程,一个很有价值的做法就是进行比较案例研究,特别是同以中国为代表的国家进行对比,因为中国在气候政策决策上推行的是一种经济发展框架。中美在气候政策方面的关系缓和推动了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的召开,这一事例将为比较案例研究提供一个有趣的框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广东省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日趋紧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设为广东省发展与东盟各国的关系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东盟次区域合作是东盟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盟区域合作协议的具体落实。广东可以利用自身的体制优势、产业优势、对港澳台经贸优势以及侨乡优势,创新机制,积极参与东盟次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7.
安全化是非传统安全问题形成的必经过程。在非安全领域的问题能够造成(潜在)威胁并已成为国际社会重要议程的前提下,国家所处的安全环境、本国独立维护安全能力所受威胁的认知以及国家与该问题起源地之间的地理距离,是决定该国是否将该问题安全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国家有关自身独立维护安全能力所受威胁的认知是核心因素。英美两国在气候变化安全化上的行为表明:若某非安全领域问题具有全球性,那么国家与该问题起源地之间的距离可以等同于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家安全环境受到较大威胁,那么国家认为其独立维护安全的能力也受到较大威胁,本国将该问题安全化的可能性增大。如果国家安全环境受到威胁较小,这将出现两种情况:第一,若国家认为其独立维护安全的能力未受较大威胁,那么本国将该问题安全化的可能性小。第二,若国家认为其独立维护安全的能力受到较大威胁,那么本国将该问题安全化的可能性大。为了限制国家在安全化行为上的反复变化给全球气候治理造成的障碍,联合国可以通过发挥集体安全机制的作用促使气候变化"集体安全化"。  相似文献   

18.
This preliminary study traces how climate change came to be viewed as a security issue in the United States through a review of policy documents and reports prepared for and by the US security sector. The paper draws upon the ideas of constructivist schools of security studies to provide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the securitization process as it has occurred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then refl ects upon the adequacy of those frameworks to interpret the securitization of climate change. In the US, new knowledge of the phenomenon of climate change was fi rst constructed in the research sector, in the fi elds of 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science. Environmental and Earth sciences then became a locus of research, and climate change fi rst entered security discourse as a topic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the implications of climate change and its potential impact on water resources, food production, diseases, infrastructure, and human migration came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security sector, this knowledge stimulated an internal discourse, where each new document functioned both as a new securitization statement and as a policy response to prior documents in a chain of discourse. Actors in this securitization process included not only “speakers” making a securitization claim (knowledge claim) and “audiences” that accept or reject a claim. Importantly, it also included actors who were instrumental in translating knowledge between research and security sectors. This brief consideration suggests that social science theories that center on practice are more robust than those that center on discourse for interpreting the securitization of climate change. Improved analytic frameworks need to better account for actors whose role is to transfer and translate knowledge from one sector to anoth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