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大学生村官文化水平高,有着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选派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工作,利用他们的优势带动农民致富,无疑是件好事。但是,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五种现象。一是截留现象。目前,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没能到农村一线,而是被截留在各级党政机关,名在农村,人在机关。造成大学生村官被截留在乡镇的主要  相似文献   

2.
党建信息     
《先锋队》2013,(25):48-49
五寨县:着力清除大学生村官"三个脱节"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农村工作能力,五寨县采取三项措施着力清除大学生村官的"三个脱节"。一是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清除专业和业务脱节。除了有针对性地组织理论培训,增强业务知识之外,该县充分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增加大学生村官新技术、新知识、新业务能力的储备。同时还开展研讨实践活动,农业、畜牧、  相似文献   

3.
党建动态     
《党的建设》2010,(2):47-48
嘉峪关市建立四项制度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嘉峪关市积极探索建立了四项制度,加强大学生"村官"日常管理和教育培养,帮助其尽快转换角色,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建设农村。一是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安排大学生"村官"参加镇党  相似文献   

4.
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本文在对上海市青浦区大学生村官进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大学生村官队伍存在的问题,并对继续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进行了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村官”文化水平高,有着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选派“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工作,利用他们的优势带动农民致富,无疑是件好事。但是,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五种现象”。一是“截留”现象。目前,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没能到农村一线,而是被截留在各级党政机关,名在农村,人在机关。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村官”工作存在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大学生“村官”的来信上作出重要批示,习近平同志在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努力使他们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体现了党中央着眼于加强“三农”工作,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把大学生“村官”工作作为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进一步抓实抓细抓好的决心。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选聘优秀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我国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重大的人才战略工程,也是政府帮助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有效途径。如何完善用人机制,保障大学生"村官"到任后"留得住",发挥好作用,是大学生"村官"工作得以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村官"工作中的现状,就农村基层组织如何完善大学生"村官"的用人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张北县为大学生村官逐级配备导师,构建县乡村立体式激励关爱体系,帮助大学生村官迅速成长成才,在农村干事创业。 村级配备工作导师。按照"一对一、多对一"方式,由村"两委"干部担任大学生村官实践导师。一是在工作方法上,帮助大学生村官认路。在处理日常事务、调解邻里纠纷、谋划村级发展等各类工作中,引导大学生村官主动参与、积极建言,并传授农村工作经验,手把手教会大学生村官用"群众语言"解决"群众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对山西临汾市农村文化发展现状及大学生村官的基本特质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应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大学生村官具备理论素养深、知识面广、工作热情高、年轻有活力等特质,因而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应发挥如下独特作用:应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引领者,乡土文化的挖掘者、创新者,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实践者,文化设施的管理者、建设者.  相似文献   

10.
<正>大学生村官文化高、见识广、干劲儿足、思路清、脑子活,是党组织派到农村的一支生力军,承担着建设新农村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大学生村官应当树立执政兴村理念,成为农村各项工作中攻坚克难的排头兵,成为农村发展的瞭望者和引航人。成为党在农村的排头兵,是政治定位的需要。大学生村官工程是一项浩大的政治工程、党建工程、民心工程,是党实施的一项战略工程、强基工程和人才工程。其目的是充实基层建设力量,储备后备干部人才,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对山西临汾市农村文化发展现状及大学生村官的基本特质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涵应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大学生村官具备理论素养深、知识面广、工作热情高、年轻有活力等特质,因而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应发挥如下独特作用:应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引领者,乡土文化的挖掘者、创新者,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实践者,文化设施的管理者、建设者。  相似文献   

12.
周立夫  王富东 《新长征》2012,(11):50-51
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的一项战略性决策,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人才保证的大胆尝试和有效手段。大学生村官作为农村的新生事物,其作用发挥得如何,是衡量大学生村官工作成败的  相似文献   

13.
信息频道     
德令哈市:“换、学、动、融、严”并举。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在思想引导上坚持“换”,以定期召开座谈会形式,加强与大学生村官思想沟通,交换意见。换位思考,解疑释惑。达成共识。在学习引导上坚持“学”.将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工作纳入干部队伍建设内容,组织大学生村官集中学习农村政策、农村实用技术、村务管理和基层组织建设等知识。在工作引导上坚持“动”,定期组织召开大学生村官与群众见面会,与群众拉家常,开展谈心交流活动,促使其主动了解农村、了解农牧民,参与村级工作。在生活引导上坚持“融”。在做好大学生村官的生活补贴、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明确休假和探亲假期限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任县为确保大学生村官学得快、留得住、干得好、有作为,不断拓宽思路、创新机制,着力推动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推行"老带新"帮扶制度。在新任大学生村官中推行"一名乡镇党委委员+一名农村‘两委’干部+一名农村老党员+一名往届大学生村官"的"四位一体"帮带制度。通过乡镇党委委员直接关怀、农村干部直接帮扶、老党员直接指导、大学生村官互助帮扶的形式,加强对新任大学生村官的生活和工作的扶持,帮助其尽快进入状态、发挥作用。目前,全县20名新任大学生村官“工作方法有人教、工作作风有人带、工作困难有人帮”,顺利实现了由“大学生”到“村官”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5.
努力使“大学生村官”在村和社区“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村、社区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课题。浙江省长兴县的调查显示,选派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大学生村官”在村(社区)大有作为。三年实践表明,长兴在加强“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使用、培训和管理,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从长远角度考虑,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是一项十分必要和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庄浪县将大学生村官的成长作为加强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抓紧抓好,通过“5+1”帮带、定期培训、交流锻炼和考核奖惩等四项制度,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干事创业,助推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09,(3):6-6
农村是青年学生了解国情、熟悉社会的好课堂,是培养锻炼人才的重要阵地。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为保证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作出的战略决策。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把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作为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大事来抓,不断完善工作举措和配套政策,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要加强岗位培训和工作指导,把大学生村官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范围,建立乡村干部与大学生村官的结对帮带制度,帮助他们熟悉农村政策,掌握发展农村经济、做群众工作的本领。  相似文献   

18.
《天津支部生活》2009,(9):33-33
为让大学生村官尽快掌握农村工作基本方法,更好地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今年以来,宁河县委在大学生村官中广泛开展了以“记好一本民情日记、掌握一项实用技能、参与或领办一个致富项目、结交一个帮扶对子、写好一篇调研报告”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主题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村官在服务农民群众中不断展现才智、丰富人生。  相似文献   

19.
李源潮 《党建》2012,(1):9-11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部署实施以来,各地已累计选聘大学生村官22.3万名,除期满流动的外,目前在岗的有21万名。总的看,这项工作得到了农民欢迎、社会赞扬,大学生踊跃参加。今年选聘4万多名,报名的有35万。村官上任前各地都要组织专门培训,但由中组部、农业部联合举办大学生村官培训班,这是第一次。参加这次培训班的都是今年新选聘的村官,看到这么多有志向、有抱负、充满青春活力的大学生,自愿到农村去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干事创业,我感到十分高兴。  相似文献   

20.
自1995年我国首次开始大学生“村官”工程以来,越来越多地区出台了大学生“村官”政策,但是大学生“村官”能否在农村“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已经成为目前大学生“村官”制度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工作机制迫在眉睫,而现行的大学生“村官”制度主要重视管理工作,或多或少忽视了大学生“村官”机制的制度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村官”长效工作机制的设计及建立造成了一定阻碍,同时也将引发大学生“村官”长效工作机制的不经济性,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和大学生“村官”自身发展。因此,应从制度成本角度分析构建与完善大学生“村官”长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