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王保彦 《探索》2007,3(6):41-43
党员的地位与作用是判断一个党组织特点的重要维度.党员主体地位的保证与主体意识的养成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发挥创造活力必不可少的条件.明确提出党员的主体地位是总结我们党长期建设经验的创新,反映出党的建设的新定位、新视角和新导向.所谓新定位指由以把党员培养为党的决策的积极拥护者、执行者、落实者为主,拓展为主要辅助和保障党员自主决策、自我监督.新视角指党的建设的着力点由制度等硬件建设,拓展到党员自身素质的完善上.新导向指党的建设由外在的教育、约束拓展到启动和提升党员本身的主体意识.因此,尊重和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必然要求切实转变思维,在实践中挖掘和提升党员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2.
吴倬  李成旺 《探索》2011,(5):100-105
民众主体意识的高度自觉和全面进步,可以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正确的引领方向,因而构成了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前提之一。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众主体意识特征的梳理与审视表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崇尚理性的批判精神、追求卓越的超越精神以及自立自强的实践精神.构成了当代中国民众主体意识的基本特征。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社会而言,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文化批判倡导崭新文化,完成新时期价值观的提炼、概括和塑造等等,以此来促进当代中国民众主体意识的进一步超越,这无疑对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政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政治的发展。在农村的政治发展过程中,农民处于中心地位。因此,农民的政治意识对中国政治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积极培育农民的主体意识、抑制和消除传统定势因素,才能促进农村的政治发展,保证农村的政治稳定,从而进一步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主体意识,既是时代要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本文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主体意识的民主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关键。基层民主意识的确立,提高和发展过程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紧密相连,不可分离。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时,必须运用经济的手段和宣传的方法逐步消除传统政治,文化对群众的现代民主意识的影响,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的基本理论教育、引导群众。  相似文献   

6.
党员主体意识就是党员对自身在党内的主人翁地位的认识.部分党员的主体意识弱化,主要是由于党内民主参与的缺失.只有加强党内民主参与,实现普通党员民主素质和参与技能的极大提高,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才能真正确立党员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7.
刘天杰 《求实》2002,(12):62-63
网络的发展为强化主体意识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应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信息优势 ,积极开发人的创新意识 ,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一、"主体我"对"客体我"的认识与评价 当自觉主体对外部世界有了较清晰的价值认识之后,就会更加积极地定位于自觉意识的努力表现中.自我认识是我们对自己的主观评价,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认识与评价,这种评价不应该过高或过低,否则都会带来消极影响,产生持久性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9.
论编辑主体的市场意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编辑主体的市场意识愈显重要,本文从编辑主体市场意识薄弱的根源及危害、知识经济时代市场意识对出版业的积极作用出发,论述了如何培养编辑主体的市场意识.  相似文献   

10.
党员主体意识就是党员对自身在党内的主人翁地位的认识。部分党员的主体意识弱化,主要是由于党内民主参与的缺失。只有加强党内民主参与,实现普通党员民主素质和参与技能的极大提高,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才能真正确立党员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当前党内政治生活中,党员主体意识还不强,党员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影响和制约党员主体作用发挥的问题和障碍依然还存在。激活党员主体意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党员的主体意识和能力素质。树立“党员本位”思想,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员主体地位”的认同度和落实力度,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以制度为基础形成强有力的党员权利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张丽清 《唯实》2000,(4):3-6
本文重点对两种意识失衡的历史成因,应然变革的现实依据及变革的合理性原则加以浅析,以图经过法治观念的变革推进法治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葛壮 《实事求是》2016,(5):30-34
自从台湾在新世纪伊始的2000年完成了历史上的首次政党轮替,在台湾政权大位上掌控权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国民党黯然下台,并且在2004年的"总统"大选中又因为相当诡异的"3.19枪案"而让民进党再次执掌大权以来,在陈水扁为首的贪腐势力作祟下,台湾社会经济经历了整整8年的沉沦,以蓝绿双方阵营恶斗不断的政治乱象也在进入本世纪后愈演愈烈。2016年,民进党党魁蔡英文再次通过政党轮替登台,与台湾地区这些年来日渐凸显的所谓"台湾主体意识"紧密相关。本文就此话题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以俾人们多视角地增加对两岸情势发展的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发展中需要调整八种意识。  1.教师的专业荣誉意识——专业化发展的动力。荣誉是生命,荣誉是动力。教师的荣誉意识进而可以发展为教师的专业精神,现代教师应当具备的专业精神至少包括:敬业乐业精神、勤业精业精神、发展创新精神以及学生为本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5.
党员是党的主人,党员是党的事业和党内生活的主体,党员主体地位的确立离不开党员主体意识提高这个重要心理基础.本文在党员主体意识提高的产生背景和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党员主体意识的提高对党的建设可能产生的影响.作者认为,这种影响是复杂的、深刻的,特别是对其可能导致的加大党内的矛盾和冲突,削弱党的团结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他们有着相对较强的自我意识,喜欢捕捉新观念、新思想、新潮流,在思想品德的养成和理想信念的确立上有着较强的自主性和可塑性。从目前我国国情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来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主要由创新意识、伦理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梦想意识和爱国意识六个部分组成。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可以使他们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征程中更好地增强复兴动力、提升理性文明、肩负时代使命、促进和谐发展、谱写人生乐章和实现报国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主体意识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论“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8.
关注低保人员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一张呵护数以万计城市贫困居民生存的社会“最后的安全网”,正在各地城市发挥作用。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施行10年余来,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特别是城市低保人员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在对城市低保人员主体意识变化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做好低保人员帮贫扶助工作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9.
门头沟区委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从改变"党务公开不够、农村无职党员说话没分量和党代表参与党内事务渠道少"的现状入手,有效地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20.
强化高校辅导员的主体意识是提升其职业素养的基本前提,也是推动其职业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文章探讨了职业化进程中辅导员主体意识的内涵以及主体意识的缺失,并提出通过强化辅导员的五种主体意识,即角色意识、学习意识、研究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来增强其职业素养,助推其职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