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残疾人》2012,(10):6-6
“有手语翻译与助聋义工帮助,减少了我们看病的麻烦。”日前,全国首个“助聋门诊”在上海东方医院启动,听障患者盂志达实地体验了一回,比划着手语“说”出了心声。  相似文献   

2.
“现在门诊看病也能享受补助了,这是政府为民办的一件好事、实事。”5月初,在绍兴县中医院门诊看病的蒋女士高兴地说。据了解,她在医院门诊共花费307元,享受补助30.6元,而如果在去年,按照那时候合作医疗制度规定,这30.6元必须自掏腰包。自绍兴县人大常委会开展“两项评议”以来,县政府改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降低报销门槛,扩大受益范围,像蒋女士这样的许多普通农民得到了更大的实惠。合作医疗初见成效近年来,人民群众就医难、看病贵问题突出。“小病拖,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这…  相似文献   

3.
“现在伢门诊看病也能享受补助了,这是政府为民办的一件好事,实事。”5月初,在绍兴县中医院门诊看病的蒋女士高兴地说。据了解,她在医院门诊共花费307元,享受补助30.6元,而如果在去年,按照那时候合作医疗制度规定,这30.6元必须自掏腰包。自绍兴县人大常委会开展“两项评议”以来,县政府改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降低报销门槛,扩大受益范围,像蒋女士这样的许多普通农民得到了更大的实惠。合作医疗初见成效近年来,人民群众就医难、看病贵问题突出。“小病拖,大病捱,重病才往医院抬”;“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已开展了四年多,从整体效果来看,社区卫生机构还没有起到“家门口医院”的实际作用。城镇居民习惯小病小灾跑药店,大病大痛去大医院,这往往造成了“大庙吃不下,小庙吃不着”的现象,认为“小庙没有大菩萨,看病还得到三甲”,这也是当前新医改所针对大医院“看病贵、看病难”顽症的主要根源之一,以及由此产生的“过度诊断”、“小病大治”等问题诱因。社区卫生服务“地理上很近、心理上很远”。  相似文献   

5.
熊正良 《人大建设》2013,(12):36-37
“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是农村医改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今,这一目标在大别山革命老区实现了吗?老百姓看病是否便利了?2013年10月下旬,罗山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就此进行了视察。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注重解决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健康问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各级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得到明显好转。广大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无不心存感激。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长期处于一种较低水平的状态,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很多偏远山区、老区甚至还比较突出。不少农民的医疗开支占收入的一半以上,因病致贫的农民占相当比例,因此,农民生不起病,不敢看病,小病拖,大病扛。  相似文献   

7.
“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这些民谣曾是农民看病难的真实写照。如今,这种情景正悄然转变。  相似文献   

8.
提起“夜门诊”,人们会很自然地想起夜间看病的诊所。然而,我们所去的“夜门诊”,是设在居委会里专门在夜间为小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调解民间纠纷的接待室。  相似文献   

9.
王咏红 《群众》2013,(3):I0041-I0042
就近就便,是城乡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就诊的基本选择,也是医疗服务的基本规律。但如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强,居民就诊不论大病小病都会趋大趋强,造成看病就医不方便、疾病直接和间接经济负担加重等问题。针对优质医疗资源布局不合理,人民群众对“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这一难题反映强烈,我省紧紧扭住“强基层”这一“牛鼻子”,把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进行了多方面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在社区医疗机构看普通门诊也可报销了!每次看病超过10元,超出的部分医保将给予报销50%,不过年度含起付线标准、自付比例部分,累计最高限额为500元。从2011年8月起,福州市城镇居民医保普通门诊也可报销,除了小病报销外,门诊大病病种也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1.
百姓语录     
风铃 《公民导刊》2006,(12):56-56
近闻,南京一家医院为了提高“知名度”,竟然在门诊门口的广告牌上写着:“凡脸蛋像本中心医务工作者,看病可享受3—9折,凡脸蛋像歌星、影星、球星等名人也可以打折”。据报道,一位长得像“郭达”的患者看病享受了3折优惠。  相似文献   

12.
刘京京  王晓 《今日广西》2008,(11):27-29
“如果在门诊看病,误诊率是50%;如果你住到医院里,年轻医生看了,其他医生也看了,大家也查访、讨论了,该做的B超、CT、化验全做完了,误诊率是30%。”4月10日。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在博客上公布的这组数字,引起了各界争议。有老百姓表示,有这么高的误诊率,看病岂不成了“撞大运”;更有医生指出,门诊误诊率不可能这么高!这一统计数据并不科学,老百姓应冷静对待。  相似文献   

13.
孙静 《现代领导》2008,(6):18-19
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着作之一《黄帝内经》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病养生谋略,这也是如今我国卫生界遵循的“预防为主”战略思想。而作为社会公共卫生网络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便是“治未病”的践行者。“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居民看病的主要模式。目前,全国六千三百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万余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活跃在城市各个社区,成为城市卫生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余娟 《中国民政》2012,(3):64-64
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民政局采取“四诊工作法”,提升民政为民服务能力和办事效率。一是优化“门诊”服务。完善“值班领导信访接待日”,班子成员每日到办公室轮流“坐诊”,将矛盾及时化解在基层,为群众“候好诊”“把好脉”。二是完善“急诊”服务。完善民政“急诊”服务,对下岗职工、老弱病残、五保户、特困低保户等特困弱势人群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三是开展“巡诊”服务。结合区委“一线工作法”,  相似文献   

15.
马跃明 《今日浙江》2016,(23):20-21
“以前看病难、看病贵,往往是小病扛、大病拖,现在看病更便捷、负担更轻了。”这两年,在浙江各地经常可以听到老百姓的称赞。近年来,浙江以“双下沉、两提升”为主线,深化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改革,率先实现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县(市、区)全覆盖,率先全面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整合,加快形成健康浙江建设的体制新优势,给百姓看病就医带来诸多实惠。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是对我党80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的集中概括。“三个代表”最突出、最深刻的内涵是把党的建设放到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从经济、政治、化三个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推进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7.
在哲学上,“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属于传统哲学的论题,而非马克思主义的论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题,是基于实践论基础上提出的“真理观”与“价值观”的辩证统一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往往把前者混淆并等同于后者,这是误解。这种误解发端于苏联教科书,也构成中国理论界的一种范式和理论立场并反映在教科书中。其实,唯物史观不是在“真理”与“价值”这两个范畴的直观视野上直接讨论二者的关系,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讲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即唯物史观没有“真理”与“价值”的关系论题,“真理观”与“价值观”的辩证统一问题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有论题。  相似文献   

18.
由教授看病犯愁说起朱林兴近闻不少教授为看病而犯愁,因为每一次上医院,挂号、诊治、取药要花去大半天时间。这对于视时间为黄金的高级知识分子来说,实难忍受。许多以事业为重的高息知识分子只得小病忍,中病耐,大病挺,以至诊治尔及时而英年早逝。高级知识分子是国之...  相似文献   

19.
金伯中 《公安学刊》2011,(4):26-27,36
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实施“警务广场”战略,关键是要围绕“五个一切”,做到“五个必须”:一切为了人民,必须始终坚持民意导向不动摇,把服务人民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必须积极推进警务民主化,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一切依靠人民,必须切实建设警务共同体,打牢公安工作的群众基础;一切都要密切联系群众,必须大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打造群众喜爱、人民满意的优秀警队;一切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必须把评判权交给群众,全面实施民意评警。  相似文献   

20.
阿密乃。“阿密乃”意为求真主答应、许可。伊斯兰教徒在集体礼拜后,或在阿訇念完《古兰经》第一章《开端》(法谛海)后,要念“阿密乃”。其意思是说:真主啊。您应允我们的祈求吧。就是说,穆斯林们不仅仅局限于向真主祈祷,而且请求真主答应。念“阿密乃”是为了进一步坚定穆斯林的信仰,净化穆斯林的心灵,求得真主的允纳。堵阿宜。“堵阿宜”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祈祷。穆斯林在集体礼拜或集体站“者那则”后,由阿訇带领大家举双手向真主祈祷,然后把手往脸上放一下,称为接“堵阿宜”。口唤。阿拉伯语的音译,原意为“同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