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耀 《公安研究》2010,(4):11-15
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为主体的“三调”联动机制对于加强社会矛盾化解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政法公安机关做好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必须依托“三调”联动机制,不断解决机制运行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增强化解矛盾、预防矛盾激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黄忠群 《当代广西》2010,(12):46-47
田阳县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在新形势下认真研究、思考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依托“农事村办”、“农情联解”的服务平台,使人民调解工作在平安建设、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独特的优势和作用,筑牢了维稳工作的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形势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纠纷及信访案件不断增多.且呈多元复杂、重大难调等新的特点,仅靠人民调解“单兵作战”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对此,我们力求从载体、机制和方式上进行创新,着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提高效能,延伸领域,较好地发挥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相似文献   

4.
宗玲 《前沿》2009,(4):146-149
人民调解作为我国重要的民事纠纷解决方式之一,近些年存在着弱化的现象,这其中既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也有制度性原因,人民调解本身在新时期的定位不清晰也导致其发展缓慢。重振人民调解需要从扩大人民调解的影响入手,坚定其“民间性”、完善相关制度,并注意在农村和城市的不同侧重点。  相似文献   

5.
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是除诉讼程序外运用最广泛、最成功、最受群众和基层社会欢迎的一种矛盾纠纷解决途径和基本手段。目前,我国人民调解制度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被西方法学界赞誉为“东方经验”、“东五一枝花”。  相似文献   

6.
《民主与法制》2013,(26):F0004-F0004
20个春秋,20载耕耘,山东省诸城市司法局龙都司法所所长兼龙都街道调委会主任邬明洲工作在基层司法行政战线上,将赤胆忠心默默奉献给了人民调解事业,先后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00余起,99%的纠纷经悉心调处实现案结事了,他防范化解了“民转刑”案件16起、群体性事件9起,为保一方平安、护一方稳定、促一方和谐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先后荣获“全省模范司法所长”,“十佳优秀政法干警”、“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多项荣誉称号并荣立个人二等功。  相似文献   

7.
吕萍 《云南人大》2009,(7):11-12
人民调解是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践证明,强化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作用,可以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平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新的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大局的需要,如何进一步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为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做出新的贡献,亟待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诉调对接是综合解决社会矛盾的改革尝试之一,经过几年的摸索,诉调对接机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然而还未能触及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里的深层次问题。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问题、人民调解制度如何独立问题不解决,就不能实现分流社会矛盾、缓解法院压力的初衷。  相似文献   

9.
"诉调对接"是综合解决社会矛盾的改革尝试之一,经过几年的摸索,"诉调对接"机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然而还未能触及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里的深层次问题。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问题、人民调解制度如何独立问题不解决,就不能实现分流社会矛盾、缓解法院压力的初衷。  相似文献   

10.
汤苏文 《群众》2011,(2):56-57
我国的人民调解,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一枝花”。随着今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正式实施,这朵鲜花吸引了世人的更多目光。在共和国司法史上,公元2010年8月28日,发生了一件大事: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审议,  相似文献   

11.
在公安派出所设立人民调解室,构建综合调解格局,实行"公调对接、民调进所"工作联动机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是我国人民调解制度在新时期社会矛盾多发情况下的改进和创新,它适合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必将对构建社会和谐稳定起到积极作用。公安机关要针对当前派出所人民调解室工作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完善机制,树立调解优先理念,打造好"公调对接、民调进所"工作平台,在党委政府的支持领导下,整合联动各种联调力量,并与法庭对接,提高调解工作效率,为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为加大调解工作力度,促进社会和偕稳定,积极探索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诉调对接机制。日前,恫梓县司法局,县人民法院整合司法资源,联合成成立了全省第一家涉诉涉法人民调解中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上海法院的民事收案近十年来成倍上升,民事审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迫使各级法院要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出路。长宁法院在市高院的指导下,根据“注重纠纷调解,强化调解衔接”的要求,于2003年6月在长宁区司法局的支持下引进“人民调解窗口”的做法,借用社会力量就地化解涉诉民事纠纷。3年来,该院委托“人民调解窗口”调解各类纠纷1816件,其中调解结案1509件,调解成功率达83%。  相似文献   

14.
施朝兴 《云南人大》2010,(2):I0001-I0002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名的人民调解工作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探索新途径,防范和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真正发挥了人民调解工作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的主渠道作用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化解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要坚持调处结合、调判结合,能调则调,当处则处,该判则判,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矛盾纠纷调解衔接配合机制,充分发挥调解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制度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为主体的"三调"联动机制对于加强社会矛盾化解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政法公安机关做好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必须依托"三调"联动机制,不断解决机制运行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增强化解矛盾、预防矛盾激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近年,中牟县通过加强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坚持防范在先原则,在预防和化解民间纠纷、群体性矛盾方面较好地发挥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为维护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张丹 《人大建设》2006,(4):40-41
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被国外誉为“东方经验”,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在情、理、法支撑的特殊的农村社会结构中,人民调解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文试图通过对农村人民调解制度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对其完善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以来,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县委统战部指导县司法局组建由10名知名律师组成的“同心法律服务团”,积极为企业提供法律援助,推进和谐企业建设Jr~,N开展。一是县司法局帮助企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加强对企业人民调解组织的队伍建设、业务开展和制度建设的指导工作,建立健全企业人民调解,  相似文献   

20.
如今,在长宁区已建立了193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区10个街镇全部建立人民调解信访代理工作室和社区“律师调解人才库”和“人民调解志愿者库”,700多名专职和兼职人民调解员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