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前教育无“人”、校园无“人”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学者的关注。校园无“人”是因为校园人已被异化为“物”,因而教育也异化为物化教育。物化教育的根本缺陷在于对人之价值和意义的忽视,而缺乏人文关照的校园文化是不能担当起其应有之历史重任的。21世纪,关注人,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将成为教育的主题,而倡导“人”文化也必将成为21世纪校园文化建设之必然趋向。  相似文献   

2.
自马克思逝世后的19世纪70年代至今,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跌宕起伏.受各种主观或客观因素影响,马克思主义研究越来越偏离马克思的本来意图——关于“颠覆人与物质异化的事实”以及“人类真正的解放”.因此,不应一味地反复诠释马克思主义,企图使之完美无瑕;而应恰当地运用它,并使之成为实现共产主义道路的指南针、路标.这样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才真正具有其跨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民办高校已经从新生事物发展成为校育行业的支柱之一,其不断增长的在校学生犯罪率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教育和法治教育等方面,探讨民办高校预防校园犯罪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具有教育、凝聚、激励、导向、辐射等功能。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为适应社会发展而具备的自身特点。面对21世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时代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积极应对,建设与时俱进的高校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5.
高校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晴雨表,历来是国家、社会和公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建设公平正义、高效有序、安定和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学成为每一位“大学人”孜孜不倦的追求。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担负着维护秩序、教育学生、建设文明和谐校园的使命。通过对云南警官学院以制度创新促进校园和谐稳定,建设良好校园文化的实践探索为例,归纳出这一成功教育模式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2 1世纪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产生的巨变和改革大潮的到来 ,校园文化不仅受到各界关注 ,更是打破传统教育的世袭领地 ,展现在校园沃土上茁壮生长的一株奇葩。就教育研究而言 ,也是别开生面 ,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交往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其意义隽永。中国式现代化所倡导的交往秩序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交往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商品拜物教是资本主义交往异化的现实表征,资本逻辑是交往异化的根源所在。资本逻辑主导下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分别是一种征服与被征服、物化与被物化及剥削与被剥削的异化关系。而中国式现代化所倡导的交往秩序,拟在内容上实现“物的膨胀”向“人的发展”转变,本质上实现“资本逻辑”向“人本逻辑”转化,关系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人平等互助,这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逻辑主导下交往异化的批判与超越,又是马克思恩格斯交往理论的逻辑旨归。中国式现代化使人类社会历史遵从“人本逻辑”的发展规律,真正实现从“自然的人”向“现实的人”再向“自由的人”转化。  相似文献   

8.
略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品位和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何为校园文化的品位 品位者,等级档次之谓也。校园文化的品位,是指校园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的档次和文化在其中含“金”量的高下。亦是从审美角度对校园综合育人环境的一种审视。  相似文献   

9.
卢卡奇的物化观和马克思的异化观在内涵、产生根源、扬弃途径等方面均有差异。卢卡奇物化观认为:商品生产中人和人的关系表现为物和物的关系;社会失去整体性;劳动成果的物反过来对劳动者进行控制。马克思的异化观则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和自己的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和劳动活动相异化;人和人的本质相异化;人和人相异化。卢卡奇认为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普遍的、必然的现象;马克思从人类发展史和生产方式的角度,来探讨异化产生的根源问题。卢卡奇企图在改良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过程中使人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马克思则主张通过实践革命达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保持积极向上、长盛不衰的发展趋势,不仅要有雄厚的经济、科技实力,而且要具备有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和道德规范。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伦理道德思想,传统美德认为:德,国之基也。所有良好的行为之中,讲道德居于首位。古人所谓“百行德为首”。“非德之威,虽猛而人不畏,非德之明,虽察而人不服”。这些伦理道德思想。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提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通行证”,而终身学习又特指  相似文献   

11.
人的异化把人类生存发展的多种需求都归结为物质需求,精神需求也成为物质需求的形式,人变成了消费动物。被资本制造和刺激而无限膨胀的物欲推动无节制的社会生产,通过破坏和毁灭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也在破坏和毁灭人类自身。所以,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时,必须改造人的需要。通过消除人的物化、异化,才能使人类对整个社会生活和生产作出自主与自觉的调控,实现自我克制、自我超越,成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社会技术的高速进步和经济的迅猛发展,高校校园网络日益普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的普及对高校师生的学习、生活、交往方式带来了重大的影响,由此形成的网络文化对传统校园文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创建一个良好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使网络更好地为高校教育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中学生早恋现象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但问题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么严重。有人讲:“今日的中学校园里,确实的大量的严重的存在着中学生早恋现象。”也有人说:“我国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发展呈加速蔓延之势,以至成为校园文化的一大‘风景’……”。这种认知上的判断失实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4.
成长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快速变革期的“90后”大学生,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他们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诉求与挑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依照“90后”大学生的特点,紧密联系当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校园文体活动、校园网络文化、学校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  相似文献   

15.
旨在开发学生口袋的“校园经济”由来已久,初始阶段的“校园经济”还只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小打小闹而已。现如今,“校园经济”的大潮汹涌澎湃,许多学校已成为逐利之徒麋集之地,铜臭则早已盖过了书香。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激烈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的主力军,高等学校必须站在战略高度探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拟就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素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已进入21世纪的今天,依法治校已经成为每位中国校长管理学校的一个重要理念。谈起依法治校许多校长都感慨万分。一些校长认为教育法是“软法”,依靠教育法治理学校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不尽人意之事。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舆论环境对教育不利、与教育和学校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一定的缺憾的态势下,确实普遍存在学校难管、校长难当的现象。许多校长抱怨:无论因何情由,一旦学校成为被告,败诉人之位往往被学校承包。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的激烈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的主力军,高等学校必须站在战略高度探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拟就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素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曾指出“个人现在受抽象统治”。实际上,个人是受抽象的价值交换体系统治,通过物的统治表现出来。在资本主义社会,交换价值成了社会统一的价值衡量尺度。人们为了追逐交换价值,不得不把自己的个性出卖,成为无个性、无色彩的人,从而导致了“个性的异化”。“个性的异化”不仅体现在流通领域,更体现在生产领域。它异化了人的本质力量与交往方式,还让人的个性逐步丧失。在我国,实现自由个性,需要辩证看待“个性的异化”、坚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着力破除资本逻辑,以构建理性的“交往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人才与知识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学校教育的深化改革已成为必然。 近几十年来,我们总是过分地强调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使中学教育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分数教育”。对“智育”的追求,我国的中学教育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可否认,要检验教学实践的成果,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升学率等等是衡量、评价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但我们更应该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