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天兵  樊丹 《先锋队》2014,(12):32-33
一个个惨痛事例告诉我们,党纪国法是不可逾越和触碰的"雷池"和"高压线"。2014年3月的一天,运城市盐湖区纪委检查二室。区残联理事长靳某一案的调查已近尾声。靳某沮丧地看了半天调查人员递给他的"错误事实见面材料",缓缓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突然间,他抬起手狠狠地抽了自己一巴掌。他没想到10年前自己在上王乡乡长任上的一桩"旧案",会在10年后东窗事发。  相似文献   

2.
1935年,年仅18岁的他踏上了革命道路。1941年,他被党组织派往前苏联红军军事学院学习,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学成回国后,他受党委派到敌占区单独执行潜伏任务,从此开始了他的红色特工生涯。解放后,因组织和形势需要,他留在河南省新乡、郑州等地继续"潜伏"。直到1968年,他才结束了27年的特工生涯,公开身份,重新回到阳光下。在隐蔽战线长达20多年的工作中,他功绩卓著,屡立奇功,他提供的一条情报曾挽救了上百名战士的生命,他身份百变,灵活机动,难辨真假,曾利用假身份战斗在敌人的"心脏",解放后,他更以"敌特"身份挫败了敌人的越狱暴动……他究竟是谁?  相似文献   

3.
从大学毕业进入首钢水域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起,魏福龙在技术岗位上走过了12个年头.12年前,他懵懵懂懂,总有提不完的问题,被大家称为"愣头青";12年里,他没日没夜地守在生产线上,反复核对数据,老师傅都说他是"一根筋";12年后,已是水钢技术中心质量管理室副主任的他,一如既往地执着和严谨,成为同事眼中的"顶梁柱".  相似文献   

4.
李文清 《实践》2011,(6):15-15
孙奎连是一名重返"知青"路、带领第二故乡人民脱贫致富的共产党员。39年前,孙奎连跟着父母随医疗队来到宁城县大城子镇"上山下乡",在八里罕中学高中毕业后,他到了大城子镇鸡冠山村当了一名知青,那年他刚刚17岁。三年的"知青"生涯,使这个在大城市里长大的学生,成长为大队团总支书记、民兵副连长、大队党支部副书记。  相似文献   

5.
他曾一个人乘飞机冒险跳伞,去营救西安事变中身陷囹圄的蒋介石;他曾与胡宗南斗智斗勇,挫败其摧毁西安的惊天阴谋;他曾在延安由毛泽东特批重新入党,却在建国后蒙冤入狱。他的真实身份和传奇经历,在尘封半个多世纪后才逐步映入人们的视野。他就是国民党中统"西北局专员"、在敌人心脏潜伏十五年的传奇特工——李茂堂。  相似文献   

6.
鲁南 《党史纵横》2011,(12):61-62,64
1937年"七七事变"后,我国的许多优秀儿女不分党派纷纷投身抗战,日军则千方百计打击和瓦解我抗日中坚力量,为此甚至不惜使出许多不为人齿的手段。抗战期间,著名民主爱国人士和教育界权威何思源积极在山东组织抗战,日军对他恨之入骨,为逼其投降,公然在天津的意大利租界内"绑架"了他的家属,没想到何思源夫人是法国人,何思源巧妙"反...  相似文献   

7.
抗日猛将蔡爱卿沈志高蔡爱卿,岳阳市城郊红光村人。他作战勇猛,不怕牺牲,被誉为"虎仔连长"、"模范指导员"。抗日战争时期,他率领新军纵横太岳地区,同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斗争,薄一波称赞他是一位抗日猛将。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进攻山西。阎锡...  相似文献   

8.
江伴轩 《学习月刊》2012,(12):86-86
"党员",这个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称呼,对于他来说,却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他年龄不小,党龄其实并不长,但是他一直都以一位老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只能冲在前,担当不能落人后,"先进性"在他身上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对于事业,他自我约束,奋力争先;对于他人,他始终坚守着"仁"与"善"。他就是武汉市江汉区地方税党组书记、局长李志勇。他所理解的"仁"是一种大爱。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说:"敢于对事业负责处理人,这是大仁大义。越敢处理人,  相似文献   

9.
荣开明 《学习月刊》2014,(17):26-29
邓小平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最为称奇的是他一生经历的三"落"三"起"特殊经历,尤其是他在十年"文革"中第三次"落"后再"起",成为继毛泽东之后中共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国内经济、政治、文化危难重重,国际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期内,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新格局,将"危"转化为"机"使得世界上任何一个不带偏见的人们都对中国的成就表示惊讶和赞赏。  相似文献   

10.
1983年6月,邓小平为"学习雷锋标兵"朱伯儒题词:"向朱伯儒同志学习,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共产党员。"写好后,他叮嘱办公厅的工作人员:"请不要急于拿去发表,应该请语言学家推敲一下,看看有没有用字不准确的地方。"经语言学家王力过目,他认为"符"字用得不规范,于是用铅笔在旁边写了个"副"字。邓小平对此表示:"改得好,改得好。虽然过去用这个‘符’字,但现在不用了,就是错别字了。  相似文献   

11.
"他干什么像什么,从军25年来,9次换岗,每个岗位都干出了精彩。"熟悉他的同事都这样说。 "他憨厚踏实,不论在哪儿,都一心扑在党的事业上,创造出让人难以想象的实绩。"了解他的领导这样评价他。  相似文献   

12.
1949年3月,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和他的战友们反思历史、考察现实、展望未来,提出"不当李自成"的"赶考"命题,开始了中国走向富强的赶考进程。四十多年后的1991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西柏坡挥笔写下了"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8个大字,并强调:"毛主席曾在这里发出号召,进城后要继续不骄不躁、谦虚谨慎,继续艰苦奋斗,不要被糖衣炮弹所打中……我看只要照着毛主席当年说的去做,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自己!"  相似文献   

13.
韶山是毛泽东的故乡,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毛泽东生于韶山,长于韶山,他不仅属于韶山,而且属于中国,在某种意义上说,又属于世界。韶山因他的出现而闻名中外。多年来,无数的人民群众和外国友人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到韶山参观后,在思想上精神上获得的感受和启示是很重要的。1963年3月25日,叶剑英元帅来到韶山。他在参观完"毛泽东青少年时代陈列室"后,激动不已,挥笔写下了一首诗,其中有这样一句:"韶山风物耐人思"。  相似文献   

14.
谢镇军,广东梅县人,1918年元月出生。16岁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在留日期间他参加了中央领导的秘密外围组织"哲学研究会"。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谢镇军愤然放弃学业回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9月在家乡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梅县中心县委劳工部长,组织"梅县民众留日同学抗敌后援会"。  相似文献   

15.
高铭 《支部生活》2011,(3):44-45
江水滔滔,峡谷深深。邓前堆背着药箱,溜索过江,给江对岸的村民治病送药,整整28年。 2011年春节,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乡村医生邓前堆的先进事迹被媒体关注后,感动着大江南北,人们称他为"索道医生"。尤其是他"希望村子里修一座桥"的朴实心愿,已引起中央和云南省有关部门的重视,正在着力解决。  相似文献   

16.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的陈赓,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早在1916年,13岁的他就入伍参军,后因厌倦军阀混战而脱离旧军队来到长沙,一面在粤汉铁路湘局工作,一面继续读书,参加了"青年救国会"等群众团体,与毛泽东领导的革命团体密切接触,受其影响,他更加积极地投身于革命事业。1922年12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了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7.
江胜信 《党建》2010,(8):17-18
有一位老兵,还在"前线"。他就是阎肃,今年整整80岁。自称"80后"。中老年人知道他,是因为由他撰稿的歌剧《江姐》以及主题歌《红梅赞》。半个世纪以来,该剧5次复排,演出500多场,创造了中国歌剧史的奇迹。  相似文献   

18.
在衡水电业社区居民委员会,有这样一位年近六旬的民警:他已到食道癌晚期,却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每天不论风霜雨雪,早出晚归,巡查辖区,护卫着一方的平安;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地付出;他从警24年,先后14次被评为局优秀党员,连续多年获得"优秀民警"和"优秀党员"荣誉称号;他所负责的社区因基础工作扎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年年被评为安全社区。他就是衡水市桃城公安分局和平路派出所"片警"张广胜。  相似文献   

19.
2014年2月11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揭晓,今年87岁,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榜上有名。在默默奋斗了近半个世纪后,黄旭华首次进入公众视野。他的事迹感动了中国,在中华大地上口口相传。在战乱中成长1926年3月,黄旭华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少年时期,就读于聿怀中学。1938年抗战时期,  相似文献   

20.
刘永路 《党史纵横》2010,(12):25-26
●他是毛泽东题诗称赞的"虎穴忠魂"●他是周恩来临终提及的不能忘记的老朋友●他是共产党打入国民党内部的最高情报官●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台湾英勇就义 1950年6月10日,台湾当局以"为中共从事间谍活动"的罪名,对"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吴石将军等四人执行死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