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形成科学完善的选人用人机制,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公选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然而,公选的社会效应如何,选出来的干部是否足够优秀以及如何使用公选干部成为人们对公选制度的考问,笔者认为在公选工作中把握好四种变量关系是对上述疑虑的直接回答。  相似文献   

2.
公推公选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选拔任用干部的方式。公推公选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体现了公开、民主和竞争,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列举了公推公选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这是党的十六大对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公开推荐、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有益的实践探索.相对于传统的干部选拔制度,公推公选融入了更多的民主元素.扩大民主化程度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增强扩大民主实效,是确保公推公选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值得组织实施者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为政之道,首在择人。"公选恰恰切中了治国之道和为政之道,因而近年来已成为国家选人任人的重要渠道和方法,国家也在法律层面上开展了公选法规的制定实施。中央《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中这样表述:"到2015年,  相似文献   

5.
速览四川     
今年将统筹公选一批市厅级领导干部 3月10日,全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指出,今年是市县乡领导班子集中换届之年,要坚定不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着力大规模高质量竞争性选拔干部。  相似文献   

6.
公选制度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项新制度,具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功能。西方现代文官选任制度与我国公选制度相比较,在表象形式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从实质上分析却存在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7.
从今年8月开始,四川面向全球统筹公选9名副厅级干部和249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职位之多、力度之大、范围之广,超过了历届公选,也是我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敏感的干部选拔上又一次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丁俊萍 《探索》2015,(1):65-71,2
在党的建设研究领域,"党的制度""党的制度建设""党的建设制度""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多个词汇相继使用,有时甚至并用。这些不同表述中都包含有"制度"二字,显然有其共通性,但其内涵有其各自侧重点。在主要考察党的制度的内涵及其特点、党的制度建设的内涵及地位和作用、党的建设制度化历程、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内涵、重大意义以及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部署和实施等基础上,加深对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这一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选拔任用干部的机制日臻完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工作方法也越来越被认可,并得到广泛推广运用,使那些德才兼备的年轻同志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通过公选走上领导岗位。但从各部门对公选领导干部的使用情况看,大多数存在着公选领导干部“公用”问题,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公开选拔的领导干部走到领导岗位后得不到重视或重用,往往是协助他人工作,  相似文献   

10.
《党员干部之友》2008,(7):13-13
江苏:大力推行领导干部公推公选。近年来,江苏省以大力推行领导干部公推公选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截至目前,全省共公推公选各级领导干部1775人。一是公开职位,拓宽选人视野。二是两轮推荐,扩大群众参与。第一轮,召开由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有关部门负责人、竞职单位中层正职以上干部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的干部大会,全额定向推荐参加下一轮竞职人选。  相似文献   

11.
赵昌 《唯实》2005,(1):14-15
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中的新事物,公推公选还有很多方面需要不断研究探索、规范完善。我们在以下几方面提出一些创新和完善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公推公选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受到各方面肯定。在有的地方,组织部门精心谋划,各级干部踊跃参加,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然而,也出现一些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有人形象地说,有这么一些"空中飞人",  相似文献   

13.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在公选工作中,增强科学性是确保选人用人质量的重要基础。只有保证了公选工作的科学性,才能更好地体现“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公推公选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受到各方面肯定。在有的地方.组织部门精心谋划.各级干部踊跃参加,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5.
海东地委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把自上而下的推动和自下而上的探索结合起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实行公开选拔制度。地委于1999年下半年拿出4个副县处级领导职位,首期在全区公选,目前4名副县处级干部试用一年期满待考核。通过地、县两级公选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发现和掌握了一批优秀干部,形成了一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和良好的激励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13,(6):27-27
<正>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作为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种有效手段,从实施的那一天起,就备受人们的关注。而公选出来的干部作为这一举措的直接受益者,其能力素质的高低、工作表现的好坏更成为对公选工作利弊的最有力的验证。那么,作为公选干部,要想迅速明确工作方向与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选择恰当的工作方式开展工作,找准自身定位就显得尤为关键和必要。  相似文献   

17.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已经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这是干部工作实现与时俱进的一大创新成果."公选"制度的核心和灵魂是公开透明,这一特点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干部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当然,"公选"制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也必然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笔者认为,在完善"公选"制度的过程中,有必要关注这样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求贤》2011,(11):42-43
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验区.是市委对滨海新区的重要要求。2011年滨海新区面向全国全市开展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这次公选为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增添了新动力.激发了新区干部队伍的干事创业热情.推动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新区人才高地建设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9.
公开选拔干部已成趋势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公选干部正在由点及面逐步延伸。从20096年11月,遂宁市打破身份、资历和学历限制,  相似文献   

20.
最近,新疆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三级联动,公开选拔1365名干部,其中地厅级职位55个。此举旨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广开进贤之路。这次选拔包括地厅级职位55个,县处级职位301个,乡科级职位1009个。其中,正厅级职位4个。这次公选合理设置报名条件,不唯学历、不唯年龄、不唯身份。公选注重基层历练,注重选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