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合作共治”的政社关系作为一种创新型策略提出来,既是为了适应制度环境变化、权力结构调整和组织使命趋同的现实需要,也是为了破除绝对权威崇拜、自身能力不足、警戒防范态度和法制保障滞后等制约因素的困扰。鉴于“合作共治”的政社关系并非自然生成,则需要从“合作共治”的前提——意识的培养、基础——互信的构建、核心——权责的明确、保障——法制的完善等四个维度对其实现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种意见认为,人民公社的出现实际上是超越阶段的。有些人企图人为地不断改变生产关系,早日进入共产主义。当时有一种流传的说法叫做“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所谓人民公社具有全民所有制因素,主要内容就是“政社合一”。“政社合一”实际上是“党政企合一”,党建在政上,政又建在企上,而且是  相似文献   

3.
当今中国,以往的社会管理已经暴露出很多的认识误区和制度缺陷,社会管理需要向社会治理转变,即要在承认个性化、多元化的基础上,通过互动和调和——沟通、对话、谈判、协商、妥协、让步——整合起各社会阶层、各社会群体都能接受的社会整体利益,最终形成各方都必须遵守的社会契约。对中国社会而言,要向社会治理转型,需要政社分开。社会组织的影响力不仅存在于社会领域,还会辐射到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  相似文献   

4.
理政新语     
《党建文汇》2014,(4):3-3
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征程中。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突出优异的答卷。  相似文献   

5.
治国理政     
《湘潮》2012,(7):53-54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的启示:1、重视历史上治国安邦的政治谋略。毛泽东评价姚崇向唐玄宗提出的十条要求是“古今少见”的“简单明了的十条政治纲领”。2、评价历史上政治人物的得失成败。他明确指出:“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3、关注古人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毛泽东读《南史·韦睿传》批语甚多,称赞韦睿巡行战地是“躬自调查研究”,又说他指挥作战“将在前线”,郑重地写下这样的评语:“我党干部应学韦睿作风。”  相似文献   

6.
治国理政     
陈克鑫辑 《湘潮》2011,(7):46-47
白宫频现“毛主席语录”。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的就职典礼结束后,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的官方中文译文最后部分写道:“……让我们再一次迎着寒风中流击水,不论什么风暴来袭,必将坚不可摧。”奥巴马的对手麦凯恩2008年7月在回答有关能源问题时说:“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允许千花齐放。”  相似文献   

7.
浅谈赏罚与治政吴旭霞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曾说:“治国之要三:曰官人,曰信赏,曰必罚。”可见,赏罚是领导者的两个基本权利.故历代统治者对赏罚都十分重视。如唐大宗李世民,对赏罚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次论述。他曾对他的叔父说:“国家大事,惟赏与罚。”如果赏当其劳,无...  相似文献   

8.
推行了一段“政务公开”,增加了“政务”的透明度,取得了群众的监督,有效减少了“政务”的失误,大得民心。然而,有政绩,就有“政误”,虽是都在极力避免失误,但总也难免出现失误。也许并非只是出于“爱面子”的原因,现在的“政务公开”是,“政绩”公开多,“政误”公开少,甚至少到极为罕见的程度。罕见并不等于没有。河北省邯郸县兼庄乡党委、政府就很有眼光,带头在全乡开设了“政误”公开栏,亮丑亮短,诚心纳谏,赢得了农民群众的真诚赞扬。“政误”公开需要一种觉悟。这种觉悟来自于带头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真心实意…  相似文献   

9.
邵铁锋  刘国良 《新长征》2014,(10):49-49
前郭县建立"政社互动"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部门工作进社区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服务配套"的意见》,推动与实现社区管理工作创新。 厘清关系、定位角色,权责归属有章可依。社区居委会与有关部门是"指导与服务、协调与监督"的关系。社区组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规定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并依照“权随责走”要求,围绕35项工作职责、赋予35项工作权力。  相似文献   

10.
王明是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倾冒险主义和抗日战争时期“右”倾投降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以他为代表的“左、右”倾错误曾经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危害。王明也曾为革命事业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但观其一生,可谓“过”远大于“功”。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社政司靳诺司长及李斌、邓传淮处长一行于4月2日来湖北就青年教师入党问题进行调研。在深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了解有关情况后,即在汉召开“高校青年教师入党问题”座谈会。武汉理工大学王威孚、中南民族大学黄子亮、华中师大何祥林、武汉体院刘淦清、三峡大学陈少岚、孝感学院李四芬等院校党委书记参加了座谈。  相似文献   

12.
王美芝 《党史文苑》2010,(10):42-45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叶坪成立。当天,临时中央政府的通讯社开始对外发稿。不久,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华》创刊。这一社一报,同属“红中礼”组织机构内,即一个组织机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那么,“红中社”全称究竟叫什么?当今的相关史书大多称其为“红色中华通讯社”,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2,(12):46-46
在关注各式各样政府创新的同时,有一个问题经常会被问起,那就是这些创新的寿命究竟有多长,会不会成为“运动式”或“一阵风”。这并非杞人忧天。有研究机构曾经对基层政府的20多个创新项目进行跟踪研究后发现,很多项目最后的命运是“人走政息”“半途而废”。制度创新既要考虑具体问题,又耍考虑一般性问题,只有从非常具体的问题创新转为一般性的制度创新甚至理念创新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说这项制度是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4.
尤梓 《廉政瞭望》2014,(7):66-67
如今“政二代”接班,最普遍的方式是先在党内当选一定的职务,然后参选“市议员”或者“立委”,再以此为基础,参选“县市长”,最终进入更高阶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各地将办事机构、职责权限、程序、人员等方面都公之于众,接受群众监督,谓之“政务公开”。而对于决策及工作失误等“政误”却一概不公开。不少单位在汇报工作或做工作报告时,讲成绩时滔滔不绝,而对于工作失误或避而不谈,或避重就轻。笔者认为,“政误”不公开,还是某些领导官僚主义思想和腐败现象在作怪,对工作有百害而无一利。“政误”公开,对于改进工作,实施民主监督是有好处的,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自身素质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也是大有裨益的。一是“政误”公开后,可以对照检查工作失误的原因,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注意…  相似文献   

16.
陈克鑫 《湘潮》2013,(4):48-49
1956年,毛泽东在八届二中全会上针对有的同志羡慕“资本家吃饭5个菜”,“解放军吃饭是盐水加一点酸菜”的抱怨,幽默地说:“这个酸菜里面就出政治,就出模范。解放军得人心就是这个酸菜。”随后,他严肃地说:“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3,(8):48-55
通过它,领导者可以了解社情民意,知政之得失;通过它,主流媒体能够及时反映基层真实情况,以利于决策。在很多人眼里,它神通广大可以“通天”。它,就是在普通百姓眼中带有神秘色彩的“内参”。2013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227期《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一文中所反映的情况作出重要批示:“……联想到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埘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各种浪费现象的严重存在令人十分痛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  相似文献   

18.
莫把“政疾”当“政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下社会各界对“政绩观”错位带来的种种弊病与不良后果普遍引起关注,莫让“政绩”成“政疾”的呼声日盛。但是,人们对那种公开以“政疾”冒充“政绩”,功过混淆、鱼目混珠的现象,却至今未能引起足够重视。鉴于此,有必要大声疾呼:莫把“政疾”当“政绩”。  相似文献   

19.
《学习导报》2012,(15):32-32
2006年11月13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之际,温家宝总理来到会场。在和代表谈心时,温总理引用《尚书·大禹谟》里的“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告诉在座的各位代表:我们讲“善”,就是要在为了中国的光明未来而追求真理的进程中,与人为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  相似文献   

20.
《新湘评论》2012,(15):32-32
2006年11月13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之际,温家宝总理来到会场。在和代表谈心时,温总理引用《尚书·大禹谟》里的“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告诉在座的各位代表:我们讲“善”,就是要在为了中国的光明未来而追求真理的进程中,与人为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