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科技创新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以及甘肃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 ,提出了技术战略、科技投入、科技信息、科技服务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支持对策。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 ,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必须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文章在分析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搞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刘丽 《求索》2011,(5):154-156
税权语境下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侧重的是征税权、收税权和用税权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配置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强调央地事权法治化是央地税权关系法治化的前提,事权与税权的匹配是央地关系法治化的基本原则,并指出通过征税权回归"人大主导";刚性的税权预算;用税权的合理转移支付和"议会型"税权审计监督模式来实现央地关系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4.
王志峰 《前进》2000,(1):26-27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副产品的相对丰富,农村经济已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面对这一新的形势,基层政府如何积极发动、热情引导广大群众,科学而及时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使农民的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近年来,临猗县大阎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结...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的治理改革与制度创新,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地方政府,被地方经济和政治利益刺激,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角色。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改革与制度创新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和重新定位,地方政府的重组和机构改革,决策能力和管理工具的创新,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构建新型的政府与公民关系等。浙江省的治理创新,走在全国的前列。经济、社会与政府管理的内在协调性和相互促动,构成了浙江政府管理改革的动力和演进机制,其成功还取决于政府的自觉意识和合理的改革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6.
整体政府理论涉及政府部门之间的横向合作与沟通,也涉及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纵向协调与整合,旨在克服当前政府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碎片化"制度结构和部门自我中心主义,提升政府处理综合性问题的能力。本文以整体政府理论为分析工具,深入分析"央视大火"应急处置中地方政府与驻地中央机构的互动过程,考察不同层级政府间合作的利益协同机制、资源共享机制、责任分担机制、信息沟通机制,以及由此引发的合作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崔燚 《公民导刊》2007,(7):41-43
经济与科技的发达,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它们不宣而战,悄然而至,让曾经一度辉煌的川江水运业措手不及。 目前,经营亏损与服务群众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摆在地方政府和川江短途客运企业面前的一个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8.
郑毅 《岭南学刊》2011,(5):63-67
学界目前对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问题的必要性的探讨并不深入。事实上,就理论必要性而言,这一研究既是制度深化的基本规律的体现,又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各相关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必然结果。就现实必要性而言,不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失调需要以法治手段加以矫正,而且中央与不同类型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呼唤宏观、基础性的研究。此外,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研究为客观实践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时期政区层级变化的角度看,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中央与地方一级政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实质上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限划分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问题。每次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较大调整都会伴随地方行政层级的变动,而地方行政层级的变化也影响着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一部地方行政层级变迁史就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不断调整史。  相似文献   

10.
即将全面展开的地方机构改革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避免再次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历史怪圈 ,稳步推进地方机构改革的关键在于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抓住地方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明确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 ,切实解决人员分流的渠道 ,抓好配套改革的同步进行 ,并将机构改革的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加以巩固。  相似文献   

11.
黄高荣 《湖湘论坛》2002,15(1):49-51
在农业结构调整上,不管是政府,还是农民都将把“市场需要什么就调什么”、“消费者需求什么就生产什么”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最高指导原则。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在一些地方的农村工作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中,往往是就原则而用原则,就市场而论市场,生产盲目跟着市场转,而没有分析这个原则背后所隐藏的经济学基本原理(即支撑这一原则的理论基础),忽视运用经济理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前瞻性指导,有些人甚至否定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理论指导作用。由于缺少理论指导,方式选择上常常采取尾追型、加减型、行政指令型、分散型的农业结构调整模…  相似文献   

12.
张建民 《湖湘论坛》2003,16(2):37-3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坚持和进一步完善,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至关重要.经过近50年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这一基本制度的各个具体方面都在不断完善.但是,就各级人大代表的结构现状与我国社会中现实存在的各方面社会成员来对照比较,还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人大制度作用的充分发挥,妨碍着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产生着一些不利于人大制度完善和发展的影响.在当前,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应着力从改善代表结构入手.  相似文献   

13.
易炼红 《湖湘论坛》2002,15(4):41-42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余年的发展,我国乡镇企业正从传统的粗放经营阶段进入一个新的市场环境,一个日益采用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充分吸纳现代生产要素,紧跟世界企业发展潮流,全面提升结构与质量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乡镇企业要实现新发展,就必须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战略相配合,实施八大战略性调整。1.聚集战略。乡镇企业要与国家推进城市化战略相配合,积极从分散走向聚集。乡镇企业的聚集战略包括区位聚集与产品聚集两个方面。区位聚集是指乡镇企业布局要集中。乡镇企业要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向县…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由于产权界定不合理和农民土地产权的缺失,导致违法征地现象严重.土地交易成本昂贵,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文章引入产权理论,特别是从农地的使用权和处置权方面,论述了农地问题造成的原因,提出合理界定农地产权,建立允许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机制,让农民分享产权增值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庞道沐 《湖湘论坛》2001,14(1):15-17
一、关于湖南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基本特征  党中央在1999年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对我国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的分析,作出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判断。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历来农业基础比较好,这种阶段性变化的特征更加明显。具体讲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1、农产品丰富有余,相对过剩。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农产品的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到较为充裕,并出现了结构性的相对过剩。1999年,…  相似文献   

16.
商业贿赂犯罪在市场领域不断滋生蔓延,危害极大。商业贿赂犯罪的侦办与其他普通刑事犯罪有显著不同,存在五大难点:案件发现难、案件认定难、调查取证难、案件定性难和打击处理难。商业贿赂犯罪的打击防控策略包括创新侦查思维,加大侦破力度;案件高发领域,做好预防工作;加强群众监督,强化协同作战;完善相关立法,增强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7.
钟朝晖 《桂海论丛》2005,21(4):68-70
行政事业存量国有资产问题是当前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但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根据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在资产重组和配置方面暴露出来的弊端和问题,文章试图提出一系列可操作性的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凌经球 《桂海论丛》2012,(6):56-61,1
推进西部地区的农业现代化,破解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目标。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是西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条件。当前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总体状况不理想,既有制度机制不健全、政府职能缺位等外部因素制约,也有非农就业比重低、生产效率低以及地块细碎等内部因素障碍。要从统一思想认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规范政府管理、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加以整体推进,才能加快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9.
网络传销犯罪比传统意义上的传销犯罪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破坏力更强,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不稳定因素。这种新型犯罪改变了以往传销犯罪"偷偷摸摸"的面目,而是建立公开网站,打着高科技、新政策等旗号诱骗公众加入,更具隐蔽性与迷惑性。当前,公安部门在打击网络传销犯罪上还面临着诸多困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突破与解决。  相似文献   

20.
孙迎联 《理论月刊》2004,(10):26-28
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农村改革与农业发展的思想。这些思想涉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中国农村经济迈向现代化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