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毛泽东箴     
《新湘评论》2010,(14):32-32
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39页事隋总是不完全的,这就给我们一个任务,向比较完全前进,向相对真理前进,但是永远也达不到绝对完全,达不到绝对真理。所以,我们要无穷尽无止境地努力。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箴     
《学习导报》2010,(14):32-32
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39页事隋总是不完全的,这就给我们一个任务,向比较完全前进,向相对真理前进,但是永远也达不到绝对完全,达不到绝对真理。所以,我们要无穷尽无止境地努力。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讲:“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然而,当前一些官兵对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谈问题色变,孰不知部队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之中推动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笔者认为,对待问题的态度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思想境界,体现着一个人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4.
表达与倾听     
凡重要问题不厌其详地征求意见,总是有好处的。 要彼此有共同的语言,必须先有必要的共同的情报知识。 有了正确的观点和正确的思想,还要有比较恰当的表达方式告诉别人。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箴言     
研究问题,要从人们看得见、摸得到的现象出发,来研究隐藏在现象后面的本质,从而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的矛盾。——《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139页如果不把"外"弄清楚,对于"中"也就不容易弄清楚。世界上没有这方面,也就没有那方面。所以有一个"古今",还有一个"中外"。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箴言     
《学习导报》2011,(4):32-32
研究问题,要从人们看得见、摸得到的现象出发,来研究隐藏在现象后面的本质,从而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的矛盾。——《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139页如果不把"外"弄清楚,对于"中"也就不容易弄清楚。世界上没有这方面,也就没有那方面。所以有一个"古今",还有一个"中外"。  相似文献   

7.
《当代贵州》2011,(35):65-65
有了问题就开会, 摆到桌面上来讨论, 规定它几条, 问题就解决了。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箴言     
《新湘评论》2012,(22):32-32
要有理、有利、有节。就是斗争要有道理,要有胜利的把握,取得适当胜利的时候要有节制。——《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35页 他们想影响我们,我们想影响他们。我们也没有一切都捅穿,法宝不一次使用干净,手里还留了一把。矛盾总是有的,目前只要大体过得去,可以求同存异,那些不同的将来再讲。——《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91至192页 ...  相似文献   

9.
因毛泽东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在筹建新中国过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而进入西方学者的研究视域。70年来,西方学者围绕《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进行了一些研究,呈现了《论人民民主专政》研究视角的多维性、《论人民民主专政》生成逻辑的多重性、《论人民民主专政》"问题域"多样性等特点,反映了西方学者对待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的矛盾心态,即肯定与否定交叉、正确阐释与曲解误读交织。出现这种现象,既有意识形态的原因,也有研究方法局限所致。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箴言     
《学习导报》2012,(22):32-32
要有理、有利、有节。就是斗争要有道理,要有胜利的把握,取得适当胜利的时候要有节制。——《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35页 他们想影响我们,我们想影响他们。我们也没有一切都捅穿,法宝不一次使用干净,手里还留了一把。矛盾总是有的,目前只要大体过得去,可以求同存异,那些不同的将来再讲。——《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91至192页 停止争论不是一方说了就算,而必须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平协议。——《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59页  相似文献   

11.
《矛盾论》是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代表之作。在这部著作里,毛泽东用一定的篇幅对矛盾构成的内在机制即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作了深入的阐发。笔者认为,毛泽东在论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问题时尤为重视矛盾的斗争性,这也是毛泽东解决矛盾的艺术所在。本文欲对毛泽东矛盾学说,尤其是其斗争性思想的形成及意义作理论上的探讨。 一、矛盾斗争性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的矛盾斗争性思想是很丰富的,其表现也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强调矛盾斗争性的普遍性。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引用列宁的话…  相似文献   

12.
正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无处不有,问题无处不在。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队、一个单位,总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实遇到问题本身并不可怕,不去认真细致地分析问题和积极主动彻底地解决问题才最可怕。  相似文献   

13.
徐爽 《世纪桥》2010,(19):42-43
毛泽东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在毛泽东的著作《矛盾论》中得到了充分的阐释。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的基础之上,对于矛盾学说作为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说明和发挥,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使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学说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矛盾论。同时,《矛盾论》中闪烁出的辩证法思想不仅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实际问题的方法,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一个应用发展的新阶段,推动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刘超 《学习月刊》2013,(8):15-16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的基本属性有两个: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相互否定、相互离异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虚名与实绩     
《当代贵州》2011,(26):67-67
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1937年至1945年间,毛泽东构建了系统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对毛泽东的理论著述进行系统考察与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本文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划分为基础理论、中层理论和应用理论三个层面。毛泽东论述了客观世界的基本性质、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阶段性、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进而提出认识活动具有过程性的重要命题,对教条主义思想发起了认识论层面的批判。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由此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理论。随后,毛泽东划分了近代中国革命运动的不同阶段,将此时中共革命的性质确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革命阶段为标准对中国近代史进行历史分期,明确规定中共革命将朝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革命阶段划分与历史分期可被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一种中层理论。统一战线理论与游击战争理论则是典型的应用理论,二者分别围绕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与游击战争的战略性进行理论建构。以思想史为视角,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内在结构,有助于在不同的研究成果之间建立对话关系,促进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是《论十大关系》发表60周年,也是"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认真学习这篇经典著作关于问题意识的精髓要义,对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问题一方面,承认矛盾和问题的客观性,勇于正视问题。毛泽东说:"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  相似文献   

18.
《矛盾论》是毛泽东的哲学著作之一。本文试图从《矛盾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其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并以此为根据,进一步论证了《矛盾论》的矛盾法则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箴言     
《新湘评论》2012,(24):32-32
我们不是当面一套,背后另一套,我们只有一套,没有两套。——《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511页 我们要得到你们的友谊,你们也要得到我们的友谊,这是问题的中心。有了这个中心,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是不是?——《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161至162页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箴言     
《学习导报》2012,(24):32-32
我们不是当面一套,背后另一套,我们只有一套,没有两套。——《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511页 我们要得到你们的友谊,你们也要得到我们的友谊,这是问题的中心。有了这个中心,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是不是?——《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161至162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