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尽管2012年我国通过修改《刑事诉讼法》确立了侦查人员作证制度,但是就目前的刑事诉讼立法与司法而言,我国侦查人员作证将面临一系列制度性的困境。首先,在缺乏传闻证据规则跟进的情况下,公诉人员凭借各种书面材料足以证明控方证据的合法性,因而根本没有必要提请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其次,尽管侦查人员应该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但是基于侦查人员的特殊性质,现行的证人作证制度尚不足以保证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最后,在侦查人员存在各种思想顾虑以及侦查人力资源配置严重短缺的情况下,目前的司法管理制度无法为侦查人员作证提供足够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在刑事诉讼诉讼过程中,侦查人员作为某些案件证据最初的接触者以及取证活动所形成的程序法事实的证据来源主体,由其充当证人参与法庭质证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案件真实的发现和实体法律的正确适用,而且有利于激发刑事诉讼各方参与者的主动性,彰显程序自身的公正性,还可有力约束侦查人员的非法取证行为。①因此,侦查人员作证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章拟在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从作证范围和作证方式两方面对我国侦查人员作证制度进行探究。希望通过对以上两者的探究,提出完善侦查人员作证制度的建议,以促进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落实,真正发挥该制度应有的诉讼价值。  相似文献   

3.
触手可及的程序正义——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刑事诉讼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渐渐成为刑事司法理论与实践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实现程序正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如此,我国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现状仍然不尽如人意。我国侦查人员不出庭作证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围绕立法完善、作证范围、作证保护等方面进行关于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制度构架,以促进我国证人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警察出庭作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庭审制度的 基本要求,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基本措施。 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刑事审判中证 人不出庭作证成为常例,作为侦查人员 的警察出庭作证更成为稀罕"新闻"。因 此警察出庭作证的法理研究和法律实务 应引起各方关注,以健全和完善警察出 庭作证规范,促进司法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作为刑事诉讼证据之一,证人证言历来受到广泛重视。1996年全国人大对我国刑事诉讼法进行了重大修改,其中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庭审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强化了控辩双方在庭审中的作用,调动了控辩双方在庭审活动中的积极性。从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司法实践来看,新的庭审方式在推行中最突出的、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说就是证人出庭作证问题。突出表现为证人不愿作证、不敢作证;既使提供了证词,也不愿或不敢出庭作证。本文就在检察实务中遇到的有关证人证言的问题展开对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制度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具体制度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侦查人员作为一类特殊的人证,其出庭作证与否以及作证制度的具体建构将直接影响刑事审判发现实体真实和维护程序正义价值的实现.对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制度建构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进而对制度设计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中,侦查人员作证是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是指刑事诉讼中侦查人员在人民法院开庭审判时出席法庭,接受控辩双方以及人民法院的询问,就其侦查行为的合法性以及侦查过程中所接触的案件事实和搜集到的证据向人民法院作证,以查明案件事实的司法制度。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第一次以正式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这一制度对指控犯罪和  相似文献   

8.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对庭审实现实体真实和程序正当均具有重要作用,而能否保障证人到庭作证与传唤证人责任的分配机制相关。1996年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庭审诉讼结构中引入了"抗辩制"因素,但并没有与之相配套的传唤证人责  相似文献   

9.
比较法视野下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之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警察出庭作证制度渐成学术界热点问题之一,然而,笔者认为这一提法并不十分科学。因为,刑事诉讼中从事侦查工作者并非只有警察这一群体,检察官甚至有些国家的预审法官亦参与其中,所以,用“侦查人员出庭作证”这一提法更为合理、全面。笔者于文中着重分析了侦查人员不出庭作证的原因及其出庭作证的价值,并对如何设计我国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提出一些设想,以期完善我国的证人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10.
证人证言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的一种重要的证据形式,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无论从现行法律规定上,还是从具体实践操作上看,证人作证制度在我国仍存在着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在于证人出庭作证难,证人拒绝作证情况突出而影响了庭审进程.针对于此,本文从我国刑事证人作证制度的立法与现状出发,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若干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鲍键 《中国检察官》2013,(16):58-61
《刑事诉讼法》第57条、第187条明确和规范了侦查人员出庭的相关内容及身份:一是侦查人员为说明证据收集合法性而出庭说明情况,其出庭身份有别于证人身份;二是侦查人员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作为证人出庭作证。侦查人员出庭有助于审判机关进一步查明案件事实,也必然会导致庭审对抗性加强,会给公诉人庭审活动带来挑战和压力。  相似文献   

12.
新刑事诉讼法以基本法的形式首次明确了侦查人员的出庭作证义务,具有更高法律素养的职务犯罪侦查人员的出庭作证势必会成为未来庭审的常态,本文通过对职务犯罪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并且从侦查角度分析职务犯罪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意义,探讨职务犯罪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保障,冀望更好地贯彻落实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13.
在检察机关办理自侦案件过程中,侦查人员的工作一般以案件侦查终结移送起诉为终止,往往不大关注对移送起诉后案件的审查和审理。笔者认为,侦查人员的工作应延伸到法庭审查阶段,直至所办案件作出有效判决。此阶段的工作除与审查起诉部门和审判机关加强沟通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侦查人员参加庭审的旁听。这样做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有利于提高侦查水平。侦查人员参加本人侦查的案件的庭审旁听,是对自己所办案件的一次全面检阅。侦查人员在旁听过程中能及时了解听取证据是否确实、充分,有无遗漏和忽略之处,证人是否改变证词,被告人是否…  相似文献   

14.
在控辩式庭审过程中,被告人证人推翻自己在侦查期间所作的供述和证言的理由通常只有一条:在侦查期间,侦查人员出现诱供、诱证甚至刑讯逼供,迫使自己作出与事实不符的供述或证言。由于侦查人员一般不出庭,没有机会及时向法庭说明侦查过程。于是,在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过程中,公诉人不得不采取建议延期审理等手段,客观上不仅使公诉人在处于不利地位,也使侦查机关形象在庭审过程中受损。为此,笔者建议,遇到以上情况,应允许侦查人员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其作用有三:  相似文献   

15.
证人证言是法定的证据种类之一,在查明案件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询问证人的过程中,侦查人员常常遇到证人拒绝作证的问题。由于证人拒绝作证(以下简称“证人拒证”)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影响了及时查明案情和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为了解决在实践中存在的这个既普遍又突出的问题,现对侦查中证人拒绝作证问题度试作如下探究。  相似文献   

16.
刘少夫 《法制与社会》2011,(10):136-137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机制尚需进一步进行研究和实践,本文从花都区通过试行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机制有效打击犯罪的典型案例出发,阐述了该机制在查明案件事实、保障程序正义、提高侦查水平等方面的诉讼价值,提出可以从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适用范围、申请程序、作证程序、职业保障等四个方面全面规范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机制.  相似文献   

17.
侦查人员因其职务行为,无论是在案发时抓捕嫌疑犯,还是进行勘查、检验、讯问等侦查活动,均可以作为知道案件情况的人,在必要时出庭作证。出庭作证的侦查人员作为一种特殊的证人,就其执行职务过程中获悉的案件事实和相关情况向法庭进行说明,其作证程序应与一般证人有所区别。为保护侦查人员的安全,对于从事缉毒、反恐、打黑等特殊任务的侦查人员,在必要时可以视频屏蔽方式出庭作证。  相似文献   

18.
证人是诉讼活动的重要参与者,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庭审制度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基本措施。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刑事审判中证人不出庭成为常例。我国法律应在规定证人履行作证义务的同时赋予证人在特定情况下的作证免除权.这不仅有利于瓦解犯罪、提高诉讼效率、鼓励证人出庭作证,也是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庭审制度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基本措施。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刑事审判中证人不出庭成为常例,并由此形成作证制度的三大弊端:  相似文献   

20.
证人作证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证人出庭作证率低,拒绝作证,翻供的情况很普遍,导致政法部门的办案效率不高,庭审不顺利,成为难以维护司法公正的制约因素。本文对证人不愿作证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