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规划中,西线经大理、保山、德宏,过中缅边境,穿越缅甸北部,直达印度洋沿岸,延伸至西亚及非洲东部等区域,是一个资源丰富、前景广阔的大市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作为滇西八州市的交通枢纽和中心腹地,是云南向西出境的必经之地,在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建设的背景之下,大理在桥头堡建设中大有可为,同时桥头堡建设的推进也必然对大理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2011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结合云南省“两强一堡”建设,保山已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特色文化品牌,现在应该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丰富经验,一边继续做大做强,一边做出科学评估,进一步遴选最佳项目,并在特色文化品牌的打造中,重视挖掘与东南亚、南亚的亲源点、接合点,不断增长和提升交流合作元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文山州委、州政府结合文山州对外开放的实际,提出了“以天保口岸为龙头,做好小口岸对接大市场的文章”。这是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举措。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地区,是一个正在兴起的有巨大潜力的开放区域,对文山州来说,则是扩大文山州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机遇。文山能否抓住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  相似文献   

4.
2009年7月下旬,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明确指出,云南要充分发挥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路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建设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成为云南各界人士必须认真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发挥大理优势 推进桥头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建设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这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加快发展的一次重大战略机遇,有利于推进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建设,提升大理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经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拓宽发展空间,实现大理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理州要以建设桥头堡为目标,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以大开发促进大发展,以大发展解决面临的问题,把大理建设成为云南桥头堡中的滇西桥头堡。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理论学习中,经常听到有些人提出理论与现实“反差大”的问题。对此,我们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准确的回答。从哲学上分析,误把理论与现实这一矛盾对立面存在的合理性当成这两者反差大的理论根据。在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关系中,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两者确有矛盾对立的一面,不能等同混淆,否则就有悖理论与现实这一矛盾的辩证关系。但是把理论与现实的对立当作两者反差大的理论根据,这其实是一种虚假误因。因为我们所讲的理论与现实的统一是在两者对立的前提下的统一,否则就构不成理论与现实的矛盾统一体。如果脱离理论与现实…  相似文献   

7.
保山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指在保山市这一行政区域内,人们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及内涵的总称,其意义在于它是保山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的最高成果,以及这些成果的表现形式、符号,延续、遗留下的痕迹.具体的讲,大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保山境内的各少数民族较为完整的文化特色;②中原文化在保山境内与各少数民族文化长期碰撞、融合、演绎的历史及其成果;③在人类文明史上,保山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外部世界对保山的影响形成的历史现象、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8.
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构想和目标定位,未来的成都将是一座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区域枢纽和中心城市。作为全域成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青羊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资源、文化底蕴和产业优势,也具备充分的现实条件,应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继续加大对外开放与合作的力度,进一步全方位提升全区国际化水平,成为未来成都世界现l代.田园城市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张丙海 《社会主义论坛》2021,(2):前插2-前插3
党的十九大以来,云南省保山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保山建设现代化大城市带来的发展机遇,坚持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坚持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平安保山建设步履行稳致远.2020年全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综合满意率达97.23%,执法满意率达96.61%,创历史新高,连续...  相似文献   

10.
杨善洲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杨善洲精神的培育地和发祥地,保山理应在学习杨善洲精神方面走在前列,切实做到“墙内开花墙内香”,让杨善洲精神在保山大地上生根发芽、进而发扬光大,进一步把学习杨善洲精神转化为抓机遇、转作风、强队伍、干工作、谋项目、促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青年马克思是马克思思想波动比较大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利益思想在这个阶段也经历了三次演化。本文试图深入阐述青年马克思利益思想的演化过程,从一种理性主义的利益观到人本唯物主义的利益观再到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利益观。我们看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利益问题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历史过程。从现实方面来说,这有助于我们认清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一座活力四射、格调高雅、魅力十足和功能强大的城市,不仅要有完善的硬件设施,更要有鲜明的文化个性。即使是健全完善的城市硬件,也是由这座城市的个性文化理性造成的。城市的硬件只是城市之“形”,而城市的个性文化,即城市的软件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任何一个再漂亮的城市建筑物,如果不赋予它文化内涵,它就不成其为建筑艺术,也就缺乏生命的活力;任何一个历史古迹,如果不与一定的个性文化相联系,就无法判定它的价值;一座城市如果没有内在的文化底蕴和自己的理念,也就没有个性,没有风格,没有特色,甚至没有自己的内在逻辑,那就等于没有灵魂。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年来,我国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为之一新,就是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中实现了新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年是一场大考试。在这场大考试中,我们经受住了一场又一场的严峻考验,并在考验中创造了辉煌成就,赢得了党、国家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发展。当前我们正面临着国内的历史大转折和世界的国际局势大转折。这种大转折,给我们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大机遇,要求人们要敢于抓住机遇,勇于开拓进取  相似文献   

14.
面对西部大开发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将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投身大开发。从犍为县的实际来看,要把这次难得机遇变成实实在在的发挥,就必须做好结构调整、基础设施、招商引资、环境保护与建设四篇文章。 一、围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做好结构调整这篇文章 与多数西部内陆县一样,我县经济结构具有典型的资源型初级化特征,很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民增收缓慢;过分依赖资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旅游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文化的魅力,只有大力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才能加大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开辟旅游的新道路。今年以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云南省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的重大部署,这是深入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建设民族文化强省、推进旅游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创新举措。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从战略的高度,以开阔的思路、独特的风格建设南诏国和大理国两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全面提升大理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犍为县水利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力兴水治水,水利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08年,全县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460多处,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15座,小(二)型水库57座,山坪塘1864口,石堰319道,提灌站148处,  相似文献   

17.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从理论上说,应该被归结为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关系问题 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关系,是一个充满永恒诱惑力的话题;只要人类社会的发展没有终止,这一问题就会不断地呈现在力图探索社会发展之路的人们面前。近一百年来,无数中国人站在20世纪的中国这块现实土壤上,透过浓厚的时间之雾,回顾民族的历史足迹,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这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要求上来,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农机化发展观,推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树立和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战略思想。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新的形势向农机化提出的新课题、新任务。立足大农业就是要跳出原有的思维,站在大市场、大产业和城乡经济大背景的角度看农业;发展大农机就是要跳出农机抓农机,从单一的大田粮…  相似文献   

19.
一、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性 中共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政党行为。现实是历史的现实,即现实以既有历史为基础,又是历史的历史的合乎逻辑的发展。中共发展的现状或现实的发展有否违背其与人民紧紧地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生存和发展而奋斗的初衷,是各民主党派时刻关注的问题。这是现实与历史衔接的头等重要的问题。各民主党派在与中共互相监督的过程中对中共的监督的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基于这一问题的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各民主党…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他的思想和实践留下了许多经验教训。历史地看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共前两代领袖对陈独秀评价,并总结他们从不同视觉剖析党史人物这一特例,对于我们研究历史人物,为现实服务,有着特殊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