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北之差     
《党风建设》2000,(4):17-17
21世纪最初的10年中国是什么样的?专家们描绘的可能的国景是:经济生活中虽有隐忧但仍将趋向强盛、科技在应用方面有新的突破、文化教育改革获得重大进展、环境问题则可能忧喜参半。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正处在历史复兴进程中,当代中国正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和平崛起。历史和现实都对中国科技发展予以极高期待,科技应支撑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应为人类科技进步作出新贡献。一、中国和平崛起需要科技支撑在当代,中国和平崛起是国家系统演化的整体跃迁,是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渐次崛起的历史过程。其中,实现经济、军事、科技"三位一体"的刚性崛起  相似文献   

3.
经济文化是影响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目前科技发展中存在的诸如技术进步缓慢、灰色技术使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缓慢、社会资本负效应等问题,都可以到经济文化中去寻找原因.在处理经济文化与科技发展的关系问题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清经济文化的时代特点,实现增长动力源转换;二是科学看待创新风险,形成健全的科技文化;三是培育企业社会责任,推动自主科技发展;四是发挥政府作用,实现经济文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规划了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目标是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资源环境保护体系,主题是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改善经济发展质量,基本对策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方面,核心目标是建立节约资源的经济体系,科技支撑是绿色科技。六年来,《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5.
增创新优势推进科技新发展林炳承科技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竟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中国目前科技尚不够发达,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所起的作用只有35%左右,而发达国家达到60—80%。而且我国原有的科技体制是在传统的计...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革命是最根本的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动力。为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党中央发出了科技第一生产力“要有一个新的解放和大的发展”,“科技工作要为解决国民经济热点、难点问题多作贡献”的重要指示,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发展经济振兴中华这个战略目标,为提高找国的科技水平、综合国力奋发进取,做出新的成绩。贵州是一个资源丰富经济落后的地区,依靠科技振兴经济,行“跳跃发展”以争取“后来居上”,更具有积极意义。我们的资源优势如果不用科学技术去开发,就不可能变为经济优势;没有科技的兴旺发达,也不可能有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论及经济建设时,总是把它与科技、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多次强调科技、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那么,在小平同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路中,经济、科技、教育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他是如何论及和看待三者之间的关系呢?本文试图就此问题加以分析和探讨。 一、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始终强调  相似文献   

8.
彭坤 《党史文苑》2010,(8):48-50
胡锦涛的自主创新科技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自主创新思想的形成是建立在思想、经济、科技三方面基础之上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科技思想。  相似文献   

9.
贵州作为西部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目标,就必须充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创新。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因素,是第一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科学技术的创新,就不可能有社会经济的现代化。今天,任何一个科技创新,无论是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还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都必须要有大量的科技研发资金作为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时,必须把增加科技研发资金作为重要的政策内容。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科技研发资金的投入问题,并通过制定科技发展战略促使科技研发…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锏 《新长征》2010,(8):60-61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是推进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是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充分认识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新型农业科技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才能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各国之间的竞争已不单纯是经济增长数量和科技成果数量的比较,更重要的是比较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程度,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目前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科技的转化率、科技对 CDP 增长速度的贡献值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我们要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不足,理智地把握科技经济一体化的世界趋势,主动地寻找对策。一、科技与经济尚存“两层皮”现象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具有无限性、可复制性、共享性和积累性等特点,它的到来使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正视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发展教育、科技,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去追赶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在短短的六十多年时间内,从一个“一穷二白”的科技空白国转变成为世界知识创新大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知识发展之路和自主创新之路。中国科技实力持续迅速上升,改变了世界科技格局。1978年之前的中国是世界科技革命和科技全球化的“边缘化者”,也是“落伍者”;而后中国不仅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经济革命,而且也发生了一场持续的科技革命,成为世界科技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综合国力我国综合国力近年来大有提高,它们在世界上所占位置分别是:资源(包括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居世界第5位。经济它主要测算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主要农业产品产量等指标,目前在世界经济排列次序中,中国名列第8位。科技测算科技力包括国家重大科技成...  相似文献   

15.
中国走到今天,面临的是中国全面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建设小康社会,对国际社会引起巨大影响。这不仅是因为中国的进步,更是中国在为世界市场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对世界资源有了更多的需求。中国发展问题正在由经济问题转化为政治问题。政治问题需政治解决,而不能将一切经济解决不了的问题,都交给科技解决,科技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尤其是政治问题。这是近代中国“实业救国”失败留下的重要经验。中国现代化发展到今天,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已与计划经济时代完全不同,比如城市化、制造业的发展造成资源短缺、社会分化导致的大量的社会问题等。毛泽…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从前三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仍面临巨大压力。在长期经济走势中,通货膨胀、就业压力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成为常态,而世界经济低迷则成为不可忽视的外部背景,在此基础上,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因此,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对我国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7.
张碧芳 《学习月刊》2011,(22):126-12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国外在科技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国外先进的科技文献被更多地介绍到国内,科技翻译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工程英语翻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困难,除了与公共英语的翻译有某些共同点外,更重要的是,一方面要根据一般翻译的标准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其领导力量和制度保障;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其根本目标;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是其关键和核心;建设一支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是其人才保障;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是其动力机制。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指导下形成的道路,是一条从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实践中探索出来的道路,是一条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根本指向的道路。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发展中国科技、经济和提升中国综合国力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9.
2001年,随着时间推移和谈判的突破性进展,中国加入WTO已是指日可待。入世之后,中国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将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竞争与挑战,而其焦点则是人才。这会使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人才争夺战更加白热化。而从国内看,由于东中西部的发展差距,也由于西部受历史、自然、经济、人文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从80年代开始就已形成的人才不断外流的态势仍未有根本性的改观,如无突破性的措施手段,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很可能还将处于被动局面。那么,西部地区面对这样一种现状和严峻的挑战,人才工作到底怎样进…  相似文献   

20.
正记者:记者:张司长,您好!科技进步曾造就了中国古代社会辉煌文明;科技落后也留下了中国近代痛楚的记忆。在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人们对科技的关注程度大大提高,能否请您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经济、国家竞争力的问题?张先恩:张先恩:在过去500年当中前300年,全球仍然处在农耕经济时期,GDP增长极其缓慢,这是科学孕育期,科技对社会经济影响不十分明显。经典物理学框架下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第二次产业革命,导致世界财富迅速积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电气化时期,凸显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