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河 《唯实》1993,(11)
毛泽东在长期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实践中,纠正了陈独秀主张先建立资本主义、再建立社会主义的“二次革命论”和王明主张直接建立社会主义的“左”倾理论,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科学理论体系,成功地领导中国革命经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辉煌地位。在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民主革命成功之后不可能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下,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相似文献   

2.
杜君 《理论学刊》2004,(4):77-79
“五四”以后30年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国现代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如下特点和规律:首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社会性质虽然仍属于旧民主主义,但是,革命的部分内容和目标及它同世界革命的关系比旧时期发展了;其次,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完全是进步的,推动历史的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比旧时期复杂多了;再次,中国现代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及它的新归宿,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没有,而为新时期所特有的事物。  相似文献   

3.
2013年5月,我参加了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的“学党史重走长征路”活动,到贵州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陈列馆等。遵义会议在中共党史乃至中国现代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此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在这之中,毛泽东把自己正确的主张转化为党和军队的实际行动,使遵义会议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从领导学看,一种正确的主张要被领导层所普遍接受,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正确主张提出者不是处于主要领导地位,更不容易。而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做到了这一点。本文试图从领导学的角度来解读这一发生在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黔北小城遵义秘密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正是由于这一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共产党才得以胜利地结束了长达4年的“左”倾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因此,遵义会议不仅直接改善了中国革命的处境,而且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权的确立,是中国近代以来革命发展的逻辑结果 ,更是其自身不懈努力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领导权的认识、领导地位确立的群众基础及其先进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上唯一有能力承担反帝反封建任务的政党,它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6.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权的确立,是中国近代以来革命发展的逻辑结果,更是其自身不懈努力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领导权的认识、领导地位确立的群众基础及其先进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上唯一有能力承担反帝反封建任务的政党,它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7.
朱薇 《党的文献》2018,(4):68-74,106
毛泽东党内核心地位的逐步确立主要经历了从遵义会议到党的七大长达十年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任弼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征中,他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与张国焘分裂主义做斗争,有力地推动了毛泽东在军事上核心领导地位的确立;1938年,他出使共产国际,取得共产国际对毛泽东本人及中共中央政治路线的明确肯定,为六届六中全会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袖地位提供了重要保证;1941年9月,他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全面主持中共中央机构改革,从组织手续上完成了毛泽东在党内核心领导地位的确立;1944至1945年,他主持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总结和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联系中国实际情况、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突出贡献,确立了毛泽东所代表的正确路线的历史地位。任弼时还积极宣传阐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努力使全党统一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团结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相似文献   

8.
《湘潮》2021,(5)
正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虽然已有近20年的历史,但王明的教条主义挟共产国际之威,在党内还在流行。王明的教条主义使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严重脱节,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丰富的实践本身没有得到理论的提升。虽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政治、组织、军事上的领导地位,但党内由于受教条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1,(3):35-35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它为什么会应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而产生?这是由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了尽头,历史重任需要一个新型的政党来承担。中国的民主革命开始于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之初,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都对中国民主革命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农民和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使这两次运动均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0.
朱宇 《奋斗》2014,(6):53-54
正1923年10月,中共哈尔滨组的成立,标志着东北这块早期革命活动的沃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发动人民同中外反动势力进行了殊死搏斗,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丽篇章。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除了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对中国革命最终胜利尤其是新中国的诞生,  相似文献   

11.
1935年1月15日到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机会主义在组织上和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50年前,在延安和其他解放区流传着一本书,叫《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它是在1937年由解放区印制的,随后,在上海重印,发行全国。当时只知道是延安解放社出版的,没有个人署名,现在才知道是张闻天主持编著的。这本书的特点之一,是对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写得比较具体,略占全书1/3的篇幅。我们认为这种比例是适当的。建国以来,中国现代革命史的著作,把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讲得十分简略,只将它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匆匆交待而过。这样便造成了一种缺憾,使人对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历史过程,理解得太肤浅,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性质和意义也就理解得不深了。现在,中国革命史讲义的编写和教学,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讲得具体了些,而且占了一定的篇幅,这就回到本书的大致结构了。对80年代的青年学生来讲,只有讲清100多年来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全过程,才能使他们对中国革命有个清晰的、整体的概念,也能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作为参照,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13.
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重要标志,实现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我认为,对于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王家坪。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党中央、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和陕北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全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为了集中展示中共中央在延安和陕北期间领导中国革命的丰功伟绩,早在1950年7月就组建了延安  相似文献   

15.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使我们党获得了进行经济建设的政治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党就把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经济改革与经济建设确定为各项工作的中心。经过二年半的努力,被长期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国民经济的恢复也使得我国国民经济状况出现了新的特点,即国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并确立其领导地位,统一财经工作初步建立了计划经济的雏形,我国产业结构开始发生转变,重工业地位在逐步加强。这些变化是我们党根据当时国民经济状况为争取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而采取的对策的结果。这些结果同时也表明,我国国民经济正在悄悄地发生转轨,转向以社会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领导地位、突出重工业和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为特点的发展国民经济的轨道。而充分体现这一转变的则是从1951年春开始编制直至1955年  相似文献   

16.
[编者]今年是“五四”运动70周年。我们隆重纪念它,是因为这个震惊世界的伟大爱国运动和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的伟大的新文化运动,唤醒了中国人民,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航向——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此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并逐步走向胜利。中国人民为什么会选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的新航向?根本原因是,在中国,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人们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95年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确立并巩固的。由于受到苏共和共产国际以及当时环境影响,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形成了高度一元化的领导体制,十五大以后提出了依法治国新理念,十八大以后党的领导体制有了新突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屡屡失败,人们期待着先进阶级政党的领导。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工人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终于使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在这历史性的转折关头,已在“五四”大潮中初露锋芒的青年毛泽东,一经确立起共产主义的信仰,便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活动中去。 创办《文化书社》和《俄罗斯研究会》,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革命活动,为建党做理论准备 1919年末到1920年夏,是毛泽东完成由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关键性时期。在这一阶段,毛泽东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广泛接触,(?)大量阅读革命书籍,由此在思想上产生了质的飞跃。毛泽东后来对斯诺回忆说:“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热心地搜寻那时侯能找到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大致经过了转变的准备阶段、转变的开始阶段、转变的确立阶段和转变的完成阶段。 1912年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这一阶段  相似文献   

20.
正"1935年1月在这里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现在我们看到的会议室陈设,基本上是当年开会时的原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