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扫除诱发青少年性犯罪的网上黄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上黄毒主要是指目前肆虐网上的色情音乐、淫秽图片、黄色小说和电影等,它们是诱发青少年性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仪如此,网上黄毒的泛滥无疑还将使人们传统的伦理道德、文化准则和价值观念受到冲击。而思想文化上的混乱,最终将影响社会安定。因此,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学校的纷纷上网,如何使上网青少年远离黄毒,从而减少和避免由此诱发的日益增多的青少年性犯罪,已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互连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2005年6月底,我国上网人数已达到1.03亿,达到世界第二。2006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可能增长28%,达到1.2亿。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它给人类生活带来快速便捷的同时,寄生在网络上的“精神海洛因”——电脑黄毒,如同潘多拉魔盒打开后放出的一条最漂亮最迷人但又最危险的美女蛇,吞噬成千上万青少年的心灵,网络“红灯区”,严重危害着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手机上网在提供便捷高效服务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淫秽色情信息的泛滥,毒害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应尽快完善法律制度,出台《电信法》,加强移动运营商、增值服务提供商的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出台相应政策扶持校规,学校应当制定灵活多样且合法有效的校规,从源头上根除“手机黄毒”,从而更有效地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2009年12月,一场大规模的扫黄行动——打击手机淫秽色情专项行动在全国铺开;国内三大电信巨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立下军令状,要彻查手机黄毒,斩断淫秽色情网站的  相似文献   

5.
晓红 《工会博览》2010,(6):34-36
2009年12月,一场大规模的扫黄行动——打击手机淫秽色情专项行动在全国铺开;国内三大电信巨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立下“军令状”,要彻查“手机黄毒”,斩断淫秽色情网站的收费链条。  相似文献   

6.
姜玉 《法制博览》2015,(8):260-261
伴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侵犯网络隐私权的问题。网络隐私权问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由此对传统的隐私权提出挑战。针对目前出现的不同形式的网络侵权问题,本文从法律、商业行为规范、技术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赵文婧 《法制博览》2023,(13):49-51
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迅速崛起,网络交易成为我国当前主要的交易形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网络交易安全问题也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民商法的应用能够维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交易的公平,保护网络交易安全。文章详细分析了网络交易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民商法保护在网络交易安全中的价值和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分享经济模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基于此分享经济的主要呈现形式之一网络直播愈发火热。当下,网络直播已经成为社交、营销以及教育等传统活动开展的重要渠道之一,各种类型的网络直播活动在社交媒体的加持下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了许多法律问题,如社交媒体主播在未经他人允许的情况下通过网络直播现场演出所导致的版权侵权法律问题。因为人们的法律意识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显著增强,该类侵权纠纷问题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中比较常见。因此,有效解决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版权侵权相关问题在当下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文将对该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应用法律解决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版权侵权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7,(6):17-19,16
网络成瘾是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而新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许多国家都陆续出现了这一问题并呈日趋严重之势。目前在我国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青少年网络使用问题,网络成瘾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尤其是青少年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网络传销案件频发,严重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为此,本文对网络传销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从网络传销的特点及危害、网络传销查处的难点和网络传销惩防对策三点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网络当中也出现一些问题,为了加强网络安全、规范网络秩序,各种措施纷纷出台。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网络中匿名状态下产生的问题,从网络间接实名制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实名制下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匿名制与实名制的优劣,希望为将来的网络立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网络接触中青少年被侵害及相关保护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的出现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也带来了许多相关问题,如网上黑客的攻击、色情内容的传播、信息欺诈等,广大青少年也深受其害。认识网络接触中青少年被侵害及相关保护问题,有助于网络道德建设,加快青少年网络体系建设的步伐,使社会注重青少年网上行为教育,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法规,使青少年在网络接触的过程中,尽量少受网络信息的侵害。  相似文献   

13.
林孟 《法制博览》2013,(5):191+188
本文通对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的含义、特征、表现形式、刑法保护的不足及其完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思考,特别是结合最新研究对网络知识产权犯罪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文章对促进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的深入研究,对网络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尤其是对立法的建立、健全和司法实践中有关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对未成年人痴迷网络引发违法犯罪问题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未成年人因痴迷网络而引发的违法犯罪问题呈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对因痴迷网络而导致犯罪的未成年犯的调查,分析了未成年人因痴迷网络引发犯罪问题的特点、原因,初步预测了这一问题的发展趋势,并根据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结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实践,提出了预防未成年人痴迷网络引发违法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赵洋 《法制博览》2013,(6):307-308
现如今网络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随之而来的便是一股排山倒海式的网络反腐风潮,成为了互联网时代反腐斗争的新形势。由于网络反腐的特殊性,所以给政府的反腐力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网络反腐如何进行规范化,成为了现如今许多前辈研究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事业的蓬勃发展,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本文拟从探讨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法律规制及其防范对策出发,以期帮助社会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我国青少年网络法制教育、对网络场所的执法力度、网络执法队伍及执法人员水平建设、网络法制建设、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国际合作,以有效防治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17.
申淑平 《法制博览》2023,(8):124-126
近年来,网络诈骗在高校校园中屡屡发生,校园网络诈骗已经不单是校园安全问题,还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高校校园网络诈骗的成因较为复杂,除了网络安全教育缺失以外,隐私严重泄露、网络监管不力、防诈力量薄弱、安全技术落后等均导致高校校园网络诈骗难以根除。鉴于此,本文重点从安全教育机制、隐私保密机制、网络监管机制、协同反诈机制、技术防护机制五大方面出发,探讨了高校校园网络诈骗防范机制的建设思路,以期为校园网络诈骗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网上购物走入了普通大众生活,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以及相关法规的滞后性,使消费者权益在这一新型交易模式中容易受到损害。如何切实全面的保护网络消费者的权益已经成为网络交易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从网上消费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解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19.
梁友明 《法制博览》2023,(31):109-111
《民法典》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民事权利保护作出了新的规定,其中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对网络虚拟财产继承制定的规定,将网络虚拟遗产纳入可继承遗产范围,结束了学界一直以来对该问题的争论。本文在《民法典》颁布施行后,通过对相关司法实践进行回顾,总结网络虚拟财产继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分析,以为完善我国继承立法、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孟仪 《法制博览》2023,(21):157-159
本文主要针对大数据时代网络谣言的行政规制展开研究,先阐述了目前网络谣言行政规制的问题,如网络谣言的打击范围较宽、公共信息公开不及时和不全面、网络谣言行政规制手段单一,并提出了完善网络谣言行政规制的建议,如明确网络谣言的打击范围、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建立多元化网络谣言行政规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