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有组织犯罪侦查主体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莹 《政法学刊》2010,27(5):87-92
至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有组织犯罪侦查工作也基本上能适应我国有组织犯罪的发展。然而,随着我国有组织犯罪的发案数量、社会破坏性的迅速增加,以及跨国有组织犯罪对我国的影响和渗透逐步扩大,现有的侦查主体之设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有组织犯罪的发展。应分析西方主要国家有组织犯罪侦查主体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打击有组织犯罪的实际情况,提出改革我国有组织犯罪侦查主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外侦查法律关系主体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朱巧红 《政法学刊》2004,21(5):80-82
世界各国对侦查法律关系主体范围的规定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点,相比其他国家而言,我国法律中对侦查法律关系主体的划定范围较小;另外,学界对被害人是不是侦查法律关系的主体这一问题,看法不一致.笔者以为被害人应为侦查法律关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职务犯罪侦查管辖,即制度规范确立的职务犯罪侦查管辖权的归属,亦即职务犯罪侦查主体对职务犯罪案件行使侦查管辖权的具体范围。要高效准确地侦破职务犯罪案件,督促公共权力廉洁运行,就必须从我国宪政体制的实际出发,结合职务犯罪的机理和侦破职务犯罪所必需的条件,科学合理地配置职务犯罪的侦查管辖权。职务犯罪侦查管辖问题的研究,不仅要理性地说明在我国现行宪政体制下,哪个机关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最为合理,还要厘定职务犯罪侦查主体与相关机构如纪检监察部门乃至公安机关的职责界限。一、职务犯罪侦查管辖的不同观点及评价职务犯罪侦查…  相似文献   

4.
侦查目的是侦查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如果说侦查价值是侦查的绝对精神导向的话,侦查目的就是价值的现实体现和归结,直接决定着侦查程序的方向和未来,成为侦查程序推进的内在力和标尺。本文从侦查概念入手,分析了侦查目的和价值、主体、构造的关系,从而为我国侦查目的予以定位,并对我国的侦查目的的改进和完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诱惑侦查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惑侦查真正运用于刑事侦查领域源于20世纪的美国,主要是用来防止间谍及破坏活动。后来诱惑侦查逐渐被日、英、德等国所吸收并对其有所发展。诱惑侦查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尚无明文规定,而在司法实践中确实存在诱惑侦查的事实。诱惑侦查的主体从主体的法理依据上看  相似文献   

6.
控方双轨侦查模式是指侦查活动由同属于控方的官方侦查机关和被害人及其委托的民间侦查机构同时进行的一种侦查模式,强调官方侦查主体与被害人之间的配合、协作和制约。建立控方双轨侦查模式的依据有三:弥补公力救济之不足,保证被害人之权益,监督、制约官方侦查。在考察国外控方双轨侦查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侦查模式现状,提出我国应建立控方双轨侦查模式,并列举了具体理由。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学者已开始对侦查(此处暂将“侦查”与“侦察”视为同一用语)主体和客体的研究。但是,在许多问题上,学者们认识很不一致。笔者就这两个问题,试作如下研究。一、侦查主体关于侦查主体,有的学者认为,侦查主体“就是从事侦查实践活动的人。”并认为,“这个一般规定包括着丰富的内容:第一,侦查主体是自然人;第二,侦查主体是实践的人;第三,侦查主体是从事侦查实践活动的人。”还说,侦查主体除了从事侦查的职业警察以外,还包括案情分析和指  相似文献   

8.
侦查权是国家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为实现侦查目的,依法定的侦查程序,运用特定的侦查手段开展侦查活动的权力。从内容上看,侦查权可分为案件侦查权和侦查监控权两个层次。在我国,侦查监控权主体的法律地位尚未予以依法确认,侦查监控权主体内部权能的划分也不合理。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研讨,希望有助于立法和司法实践。一、侦查监控权概述(一)侦查监控权的提出本文采用“侦查监控”而不采用“侦查监督”这一范畴,是因为就侦查监督而言,包括立法机关对侦查机关的监督,又包括专门机关对侦查机关的监督,上级侦查机关对下级侦查机关的监督,侦查机…  相似文献   

9.
我国侦查主体与侦查权的合理设置与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石平 《河北法学》2008,26(2):109-113
我国现行侦查主体设置与侦查权配置的二元化模式不符合国际"侦查主体一元化"的潮流,因此后者必然成为我国在此方面改革的借鉴。"检警一体化"的侦查模式由于其存在特定缺陷也难以与我国历史情况与现实国情契合,因此按"警察一体化"的侦查模式重新调整我国现有的检警关系成为我国对此改革的方向。独立、垂直的职务犯罪侦查局的设置可以将剥离出来的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的侦查权和纪委对党员干部涉嫌职务犯罪的调查权或称之为"准侦查权"合并吸纳,有利于对职务犯罪的实际预防、控制和惩处。  相似文献   

10.
特殊侦查手段具有秘密性、技术性、同步性、直观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外国特殊侦查手段的立法模式有诉讼法典模式、综合法律模式和专门法律模式。我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特殊侦查手段的立法和司法运用滞后。完善我国职务犯罪特殊侦查手段应从五个方面着手,即实现特殊侦查手段法制化,限定特殊侦查手段使用的主体,承认依法定程序通过特殊侦查手段所获得证据的合法性,确定特殊侦查手段的审查监督内容及规则,特殊侦查手段的资料管理和侵权救济。  相似文献   

11.
我国补充侦查制度概述补充侦查是指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程序,在原有侦查工作的基础上,就案件中事实不清、证据不够确实充分的部分重新进行侦查的诉讼活动。其特点在于:第一,补充侦查的主体是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是我国法定的侦查机关,依法享有侦查权,其他任何  相似文献   

12.
并案侦查是侦查机关在侦查活动中,将推断为同一犯罪主体的系列案件联系起来,实行合并侦查的一种侦查措施。作为一种实践性极强的侦查基本形式,并案侦查有主体同一性和案件系列性,情报集中性和对策运用针对性,组织活动协同性和侦查措施综合性等鲜明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3.
关于侦查的几个主要法律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侦查的法律问题,其基本内容体现在宪法和法律上关于侦查的制度和规范中。通过讨论,求得对侦查的法律问题的正确认识和掌握,无论对于侦查的理论研究,还是对于侦查实践,都是极为重要的和非常紧迫的。侦查的法律问题很多,现仅将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论述如下: 一、关于侦查主体的资格与权限问题 侦查主体的资格与权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侦查合法与否的根本标志。我国法律规定,侦查是专门机关的专有职权,侦查权属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只有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才有权依法对犯罪案件进行侦查。任何其他机关、团体或者公民个人都无权实施侦查(刑诉法第3条、第4条)。侦查权由国家通过法律授予特定的国家机关  相似文献   

14.
论立案与侦查的关系——关于初查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思平 《政法学刊》2001,18(6):48-49
我国侦查部门一直以来是采用先立案后侦查的提起侦查方式。然而,执法实践证明,一切侦查活动都必须在立案之后才能进行是不可能的。立案不能作为提起侦查的条件,提起侦查的条件应概括为侦查主体获得犯罪线索之后,只要认为有可能存在犯罪事实时,就可以提起侦查。立案则可以在侦查的任何一个阶段,它标志着要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5.
我国侦查部门一直以来是采用先立案后侦查的提起侦查方式。然而,执法实践证明,一切侦查活动都必须在立案之后才能进行是不可能的。立案不能作为提起侦查的条件,提起侦查的条件应概括为;侦查主体获得犯罪线索之后,只要认为有可能存在犯罪事实时,就可以提起侦查。立案则可以在侦查的任何一个阶段,它标志着要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6.
耿连海 《政法学刊》2005,22(4):97-99
在侦查破案的初始阶段,由于侦查主体对案件各方面因素的认识往往是模糊的和不明确的,因此,侦查主体往往通过侦查想象,再现犯罪分子的作案过程、形成侦查假设、预测犯罪情势,并且据以深入开展侦查活动。侦查想象能够帮助侦查人员在纷繁复杂的案件中,理出一些头绪,指出一定的侦查范围和排查重点,为进一步判明案情和开展侦查工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7.
职务犯罪侦查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制度,是引导和界定职务犯罪侦查主体合法有效打击职务犯罪的主要标准和参照。我国的职务犯罪侦查制度自建国五十多年来,期间虽已经历了种种修订和完善,但在刑事司法国际化程度加剧,正当程序理念不断渗入全社会的法治大环境下,要将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两大诉讼目的平衡,我国现阶段职务犯罪侦查制度中程序制度的改革就显得由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论"法外侦查"制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法定侦查制度与法外侦查制度并行,侦查法治主义的大趋势与法外侦查合理主义的潜流共存。"法外侦查"制度,即侦查法律之外,有侦查政策与制度,有侦查主体、侦查程序、侦查手段、侦查目的,法外侦查侵权不负法律责任。"法外侦查"制度存在"相对合理性",但是,它毕竟与侦查法治主义及其发展趋势格格不入,弊害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必须革除。  相似文献   

19.
胡化其 《法制与社会》2014,(22):114-116
2012年新修订《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技术侦查措施"的规定为我国在反腐中加强对贪污贿赂行为的监控提供了可能性。但其中关于技术侦查措施的主体、对象、法律规制等方面的规定仍须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应将国家安全机关也列为适格主体。同时,针对技术侦查措施适用与公民权利保护之间的博弈,应当基于贪腐主体的特殊性,对该群体的公民权在一定程度内予以合法的限缩。  相似文献   

20.
论技术侦查     
技术侦查作为秘密侦查的手段之一,是一种新型的侦查方式,目前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较大的应用.但由于技术侦查亦会对公民的隐私权,通讯自由权等合法权益造成较大的侵害,因此,其适用条件受到较大的限制.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新型犯罪层出不穷,有效地适用技术侦查措施十分必要.然而,因为目前我国对于技术侦查制度的规制相对较少.所以,为了更好的实践我国的立法目的,打击犯罪、保障人权,我国应当通过立法对技术侦查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适用对象,适用主体,审批程序,权利救济等作出详细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