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回顾我们党90年的奋斗历程,有一条宝贵的经验,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理论建设。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我党60年的执政经验,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是政党政治的时代。在全世界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除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外都实行政党政治,而执政党作为执掌国家政权的党,在各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执政方略体现执政党的执政宗旨、执政目标、价值追求和政治智慧,对于执政党的全部工作及其效果,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要保持长期执政地位,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必须高度重视党的执政方略。党的执政方略的概念、内涵,其与党的指导思想、治国方略、执政理论、执政方式、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是研究党的执政方略首先要搞清楚的基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认识,阐述了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经验和政治优势,也体现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与时俱进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执政问题和能否全面认识、把握执政党建设的规律,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也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它决定着党的兴衰成败,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保证我们党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对执政党能不能执好政、能不能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是无产阶级作为一支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时代。这时,作为无产阶级领袖的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是解决无产阶级自己的理论指导和创建一个能够领导无产阶级求得解放的…  相似文献   

5.
即将在全国执政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科学地总结了民主革命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经验,把坚持党的优良作风提到关系党的性质和党的事业成败的高度,提出继承基本优良风范和改变某些不适应形势的具体作风的思想,强调在执政条件下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和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把党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防骄反腐。为在和平和执政条件下党的作风建设作了不可或缺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6.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在正确的执政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没有正确的执政理论,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执政实践;只有在正确的执政理论指导下,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由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学术带头人、教授、党建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光华主持完成的“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重点项目(2005年度)”的最终研究成果:《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建设研究》(专著),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专门研究党的执政理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好书。该书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06,(14):10-12
党的先进性建设主要包括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建设同我们党的先进性建设高度统一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本文仅就党的思想理论建没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略陈浅见。  相似文献   

8.
王耀光 《奋斗》2005,(2):40-41
邓小平同志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理论,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起点,揭示了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社会全面进步发展,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与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的基本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具体实践的高度统一,对指导党风廉政建设仍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理论品格是由理论的历史渊源、实践基础、创造主体、形成机制、思想内涵等赋予的理论属性,它决定着理论的生命力,是理论自信的关键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简称“中国理论”)自信来源于许多方面,核心是其具有科学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作为掌握着全部国家政权的执政党,其执政使命就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前无古人的光荣、伟大而艰巨的事业,迫切要求党必须全面地、尽快地提高执政能力,以正确而有效地从事执政实践活动。然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党的执政能力是否高强,党的执政实践活动是否正确有效,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党有没有科学的执政理论的指导。加强中国特色执政理论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党的建设的一项基本性工程。一、充分认识加强中国特色执政理论建设的重要性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  相似文献   

11.
吴广庆 《世纪桥》2011,(19):34-35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将其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加强思想理论建设,要充分认识到思想理论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的坚定性、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和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在思想理论建设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在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共  相似文献   

13.
《新长征》2012,(7):34-34
中国共产党自1942年春起以延安为中心开展的全党范围的整风运动,对强化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堪称党的建设发展史上一座极其重要的里程碑。其一,延安整风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4.
张荣臣 《党课》2009,(10):10-16
执政党建设是执政后党的建设的一项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毛泽东对执政党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先后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贡献。但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中国共产党已经执政60年了,在未来的执政实践中,我们一定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以实践来检验一切,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我们党对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对于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是从执政宗旨上对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作出的概括,回答了为谁执政、靠谁执政的问题。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历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亿万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着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在聚精会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过程中,不断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描绘出一幅为国人自豪、令世界瞩目的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建设已经作了总体部署,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抓好六项重点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证明,党建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水平和质量。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善于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发扬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我们就能够使党建工作水平有一个新的大提高,党的建设新工程的质量和实效也会更有保证。  相似文献   

18.
乔秀芬  竺光 《奋斗》2005,(12):50-51
一个成熟的执政党,执政能力周全的党,不但能够在实践中表现出较高的执政水平、领导水平,而且还能够创建一套成熟的执政理论。因为执政理论是党的意识的一部分,具有较高执政能力的党是能够熟练地运用自己的思想理论武器来论证自己执政的合法性的。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途径虽然主要是实践的锻炼,但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恰恰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又一途径。没有执政理论作指导,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有时会处于被动和曲折,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需要与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使其特有的政治功能在实际生活中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19.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从理论和实践、继承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结合上。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党,重视理论创新是她的鲜明特征和重要品格。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根据实践的发展,积极探索党的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路子,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