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后现代女权主义者批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具有父权制的色彩和局限。在后现代女权主义者蒲乐安看来,作为马克思主义继承者的毛泽东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和局限。蒲乐安认为,毛泽东早年将妇女解放问题放在首要地位,而在转向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以后,性别问题开始从属于阶级问题,毛泽东对妇女问题的关注趋于一般化。通过对毛泽东妇女思想这一中国妇女解放实践的理论成果进行分析和思考,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即对女性问题的当代思考必须立足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社会物质生产出发,才能深刻认识到妇女解放运动是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命运息息相关、与人类解放的进程相一致的。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为当代女性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妇女工作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提到了议事日程。妇女工作管理已成为妇女干部岗位培训的一门必修课。妇女工作管理教材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具体表现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是贯穿妇女工作管理始终的指导思想. 70多年来,全党全社会对妇女解放运动的主要问题达成了共识,妇女被压迫的根源是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存在,妇女的解放必须伴随着整个民族的解放和阶级的解放而实现,妇女解放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从制度上为妇女解放提供根本的保证;占人口  相似文献   

3.
妇女的社会地位问题是研究妇女解放问题的重要前提.本文从宗教的角度探讨了世界妇女社会地位的共同性,从早期的平等、中期的不平等到妇女的独立性、妇女的宗教像征以及妇女教育等问题上都是共同的,本文试图以此为世界妇女的解放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从传播到作为完整思想体系的确立,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艰难的过程。当时,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对立的主要有三股势力;一是压制女性的封建礼教的妇女观;二是资产阶级女权主义;三是无政府主义的妇女解放观。以李大钊等人为代表的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以及其他进步人士所承担的首要使命,就是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进行批判与扬弃。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妇女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她的解放的现实和历史充分说明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实现妇女解放,才能实现妇女的进步与发展。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妇女的今天。党是开展妇女解放运动的根本保证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6.
妇女解放的主体意识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一是指妇女解放运动有其特殊性、具体性,不能以一般的民族的、阶级的要求代替它。二是指妇女对人生价值及需要能够自我确认、自我把握。三是指妇女们能够独立自主地求解放。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时候,谈妇女解放的主体意识问题,有助于正确评价我国以往的妇女运动,有助于正确把握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方向。 争取妇女解放,实现妇女作为人的主体性,是妇女解放运动的最终目标。要说明这一点,还需从人的解放谈起,因为妇女解放属于人的解放。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7.
维新派以西方"天赋人权"理论为思想武器,以试图拯救国家、凝结人心和新民等政治预设为基点,期望破除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把戒缠足、兴女学作为妇女解放的突破口,倡导、发起和引领妇女解放运动,促使中国妇女解放与女性主义文学在社会革命和思想文化革命的历史际遇中发生并渐进发展。在他们的导引之下,早期妇女先觉者也勇敢地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展示自我,争取"人"的权利,发出解放自身的呐喊。维新语境中的妇女解放思想还没有达到系统和全面化,但它对中国传统妇女观形成有力的冲击,开创了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解放思想和运动的先河。  相似文献   

8.
郑欣  张炳林 《工会论坛》2005,11(1):122-123
鲁迅从男女平等的前提出发 ,在批判封建节烈观的同时 ,提出要有男女一律应守的贞操观。认识到妇女独立的关键是拥有经济权 ,然而经济权的取得并不容易 ,因此他主张女性必须起来为自身的权利战斗。他认为 ,只有解放了社会 ,妇女才能最终解放自己 ,妇女解放运动应融入社会革命的大潮之中。  相似文献   

9.
男女平等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邓颖超是中国妇女运动的杰出领袖,她的妇女解放思想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条件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深刻影响,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日渐浸染,维护妇女人权的迫切需要,中国女权运动的现实呼唤,以及历史上巾帼英雄的榜样激励。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解放理论不是中国固有的,因而,它有一个逐步传入、广泛传播及中国化的过程.这也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萌芽、成长和形成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对其初始状态的考察与思考,初步弄清中国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是何时产生、在哪里起步以及在哪些方面首先与中国妇女解放的实际相结合的,以此作为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史的起点,为当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点思想史方面的历史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晚清外交适逢千古未有之变局,外力冲击日益严重,社会转型日渐剧烈,国人对近代外交的认知日加深化。随着清季社会的变迁,清廷遣使驻外经历了从最初的抵拒,到不断地变通、调适,最终与国际社会接轨的动态变化过程。本文拟对此做一系统探讨,以见晚清社会变迁于遣使驻外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以宋明理学为正统思想的清代,理学贞节观念为主轴的妇道已成为汉族社会一般妇女的行为准则。众多孀妇为了避免世俗的非议,为了受到官方的旌表和鼓励而选择了守节终身。而在清代甘肃,孀妇再醮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清代甘肃妇女再醮的原因包括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清代满族女性的家庭地位具有双重特征。正是满族女性的两个不同的生活空间,两种迥异的家庭生活,两种矛盾的地位状况,形成也强化了满族女性的内在自我与社会自我两个层次的、矛盾的自我意识,而平衡这两种矛盾的意识,满族传统的女性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国时期,男女平等思想发展、传统宗族制度衰落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继承理论和思潮的传播,促成了中国传统女子财产继承权的近代嬗变。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争取女子财产继承权的社会思潮和观念变迁巨大。  相似文献   

15.
明末清初的黄宗羲是位著作宏富、思想深邃的学者.但直至其殁后二百余年,他的思想才在晚清发生实际影响.透过其时人们对黄氏学术的不同评述,可以更深切地了解和认识晚清社会与思想.  相似文献   

16.
妈祖信仰在明清之际由商帮移植进武夷山地区,在以后的发展中其信仰群体与信仰形态均发生了嬗变。当下妈祖信仰在武夷山仍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沈尹默与现代中国书法文化复兴是紧密相联的。他在书法实践上致力于弘扬帖学,培养了大量的书法精英人才;他在书法被边缘化的年代坚持书法大业,重视书法研究会的功能,推进国际文化书法的发展,把书法从晚清文人的馆阁体中解放出来;他的一系列书法论稿,从微观的角度对书法艺术及其技法进行了探索,建立了独特的沈尹默书法体系。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将扛出沈尹默书法文化大旗,秉承他的书法精神,对书法文化研究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与既往对晚清公益的研讨多限于男性组织的研究不同,本文选择广州“ 公益女学堂”作为个案,发现当时投身公益的晚清女性,绝大多数出自绅商阶层。正是基于地缘、学缘和阶层等交往形成的关系型社会资本和基于同道中人的理解、欣赏和信任而产生的认知型社会资本,在同一群亲友型志士群体中深度交融,为当时不被主流社会所容的有志女性生产出一个相对自由包容的“平行世界” ———既是女性公益事业生发之初最现成的组织依托,又是其存续和发展最关键的抗风险系统。本文遂提出多维社会资本交融的观点,来解释中国女性近代公益组织的生发机制。事实上,这样一种集多层次社会资本为一体的亲友型志士网络广泛存在于近代中国变革的肌理之中,尚有待于未来更多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19.
肇建已 3 0 0周年的避暑山庄是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在它和它周围寺庙建筑中保存的康、乾两帝所撰大量碑铭、匾额、题咏 ,突出表现了多民族联合、宇内大一统的思想 ,详细记载了清王朝统一中国北方和强化对西藏的行政管理和历史功绩。其中所反映的清朝初期统治者对以蒙古、维吾尔、藏等民族上层为代表的各个利益群体施以在尊重其信仰和习俗基础上的恩泽 ,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在全国各民族当中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史实可以做为我们当前在统一战线工作特别是民族宗教工作中通过对多种利益群体的尊重和兼顾 ,在一个相当广泛的人群中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至康熙二十年(1681)]的青花瓷艺术没有因御窑停烧和战乱而衰败,相反,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展现了独特的时代特征和风貌.陶瓷学界称这个时期为中国瓷器发展的转变期.由于晚明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解放,御窑与民窑的融合和互动,以及科技的发展,使瓷器在构图风格、造型技法、纹饰绘画、审美观念等方面都有极可贵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