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正大家都知道遵义会议是长征中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机的情况下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其实,毛泽东在党中央领导地位的确立不是在遵义会议上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在湘江战役之后的通道会议就拉开了序幕,而会理会议则为这一过程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16,(8)
长征途中,为了反对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给党和红军造成的严重危机,中共中央在俄界召开政治局会议。俄界会议是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批判了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为最终战胜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阴谋、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明确了北上陕甘的任务和今后的战略方针,为红军长征到达陕甘、建立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开辟革命的新局面指明了方向;做出了红军组织问题上的调整,提高了部队战斗力、保存了革命力量。俄界会议为挽救长征以来党和红军的第二次严重危机,和赢得长征的最后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遵义会议前后,周恩来苦撑危局,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积极筹备遵义会议的召开,在遵义会议上极力推举毛泽东出来指挥红军,会后,又坚决维护毛泽东的军事指挥,为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重要标志,实现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我认为,对于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毛泽东是在艰苦的革命岁月里锻炼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他心系党和红军的安危,即使是在"靠边站"时期,也总是为党和红军粉碎国民党军的"围剿"建言献策。长征中,他同"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及其军事策略、张国焘分裂党的严重错误作了坚决的斗争,带领中共中央及其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自然界各种困难,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  相似文献   

6.
朱德在红军长征中的重大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党和红军的高层领导人中,只有朱德经历了两年长征的全过程.他作为红军总司令,在对红军摆脱"左"倾军事错误、重新确立毛泽东正确领导方面,对克服张国焘分裂主义、维护党和红军团结统一方面,对红军在极其恶劣自然环境里求得生存方面,对长征中军事统战工作方面,以及对红军三大主力实现在西北大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逐渐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保证了党能够按照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标志着党已经从幼年走向成  相似文献   

8.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逐渐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保证了党能够按照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标志着党已经从幼年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长征是史无前例的壮举,也是一个危机管理的过程。80年前,红军长征之所以能取得伟大的胜利,与党和红军成功开展了危机信息情报管理密不可分。长征途中,党和红军的危机信息情报管理主要是建立高效的信息情报管理机制、建设专门的信息情报人才队伍、建成全方位的信息情报收集渠道。  相似文献   

10.
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3,(17):34-34
毛泽东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之所以能够领导工农红军一次次打败强大的敌人,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党和红军善于团结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当年在井冈山,毛泽东时刻关心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亲民作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天津支部生活》2013,(8):49-49
毛泽东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之所以能够领导工农红军一次次打败强大的敌人,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党和红军善于团结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当年在井冈山,毛泽东时刻关心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亲民作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使党和红军陷入空前的危机。通过危机前的理论和物质准备,对危机的科学认识,建立正确的领导集团及采取正确的斗争策略,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中共中央和主力红军最终胜利到达陕北,实现了由危转安。  相似文献   

14.
李张兵 《世纪桥》2013,(9):55-57
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九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取得辉煌成就,但也经历了多次挫折和磨难。国民大革命时期遭受国民党反动派大屠杀,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对党和红军第五次围剿,文革时期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破坏和扰乱,成为党史上三次生死存亡危机,但是,党在危机中坚持了实事求是、勇于抗争和敢于认错的自我纠错原则,终将使党化险为夷摆脱危机。  相似文献   

15.
李张兵 《世纪桥》2013,(12):55-57
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九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取得辉煌成就,但也经历了多次挫折和磨难。国民大革命时期遭受国民党反动派大屠杀,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对党和红军第五次围剿,文革时期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破坏和扰乱,成为党史上三次生死存亡危机,但是,党在危机中坚持了实事求是、勇于抗争和敢于认错的自我纠错原则,终将使党化险为夷摆脱危机。  相似文献   

16.
刘仁 《党史博览》2018,(8):23-28
正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挽救了党和红军。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开始纠正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在尊重共产国际的前提下,独立自主探索自己的方针政策。1934年5月,季米特洛夫被选进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在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上,他正式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从1935年至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这一时期毛泽东与季米特洛  相似文献   

17.
1932年至1939年,奥托·布劳恩以李德这个名子在中国生活了7个春秋,且位居党和红军“统帅”之位。这一时期正是中国革命最为艰难的阶段,李德“左”倾军事教条主义的错误,给艰难的中国革命雪上加霜,党和红军被迫开始漫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周恩来作为这一时期党和红军的主要领导之一,面对李德的错误和失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了坚决的抵制和纠正,并在遵义会议上,与李德彻底决裂,站出来支持毛泽东出来领导党和红军,从而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正当中共党领导红军开始第五次反“围剿”之际,奥托·布劳恩以共产国际在…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在人民军队统帅地位的确立几乎经历了整个红军时期。在毛泽东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军事统帅这一过程中,周恩来作为党和红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对毛泽东的支持与配合,关系重大。长征开始后他积极让毛泽东参与对红军的决策领导工作,在遵义会议上大力支持毛泽东进入中央领导核心,在新三人团中充分发挥毛泽东的作用,后又顾全大局、胸怀宽广,甘当毛泽东的助手。正是周恩来顾全大局,以宽广博大的政治胸怀,确保遵义会议后逐步形成了毛泽东对全军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9.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拨正了中国革命的航向,毛泽东的思想为全党全军所接受;实现党的领导核心的转变,开始形成了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中国革命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征程;实现了政治方向的转变,为人民军队的胜利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是人民军队走向胜利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20.
红军长征中的湘江战役主要发生在广西。从军史言,这是人民军队创建以来受创最重、牺牲最大的一次战役;从党史说,它以残酷的事实表明错误路线的领导使党和红军濒临绝境,为召开遵义会议并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奠定了最重要的干部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