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心     
假如有人问一生何时最快乐,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会说童年。因为童年的快乐源自于拥有一颗童心。童年是二月的雨,滋润着春,收获着秋。童心是刚刚出土的春草,给生命留下嫩绿和清新;是阳光下闪烁的露珠,给人生留下晶莹和纯情;是生命中的花朵,给岁月留下香甜和温馨。人性中最善良、最诚实、最纯洁的就是童心。记忆深处的童年时光,捉迷藏、放风筝、修房子、踢毽子、扔沙包、跳橡皮筋、过家家、堆沙堡……只有爱、青春、欢笑和阳光,五彩斑斓,绚烂夺目,生机勃勃。长大以后生活变得艰辛,要做的  相似文献   

2.
天才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道路, 蠢材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道路,天才在于选择。 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 并不适合走专业化的道路, 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比什么都重要。  相似文献   

3.
曾经有一位老先生对我说:“我是孩子的爷爷,我现在跟我儿子的矛盾很大。我儿子把孙子搞得太紧张了,给孙子请了四个家教,上七八个班,孙子每天晚上十一点前别想睡觉。连双休日都安排得满满的。我说这么做孩子肯定受不了。我儿子却说我落伍了,说这是竞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位老先生很无奈。现在许多父母生怕孩子在童年时代就落后于人,所以早早为孩子规划人生:童年被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特长班挤占,童年时代的梦想就被父母想要在孩子身上实现的各种计划无情地替代。其实快乐、幸福、自由是童年的真谛。童年时代具有特别意义,很多奇思…  相似文献   

4.
挖田鼠     
在微博上看到一位80后晒出了她儿时的玩具,那品种丰富的玩具记录了博主快乐的童年时光,也勾起了我对儿时的回忆。那个时代的农家孩子,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不可能有五光十色的玩具,但物质条件的贫乏并不能束缚孩子们的天性,我们充分利用触手可及的材料与方法创造着仅属于那个年代、那些孩子的快乐,挖田鼠,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慢慢才知道     
时间慢慢淌过,静水流深,无声无息带走了青涩和纯真,也悄然沉淀下许多宝贵的财富。也许我们曾经彷徨过,迷失在欲望中,而当得到了所谓的成功,却发现这种成功带来的喜悦竟抵不上童年的一个洋娃娃所带给的快乐。在生活中慢慢体会,在体会中慢慢思考,我们才知道沉淀下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儿时灯笼会     
李冰 《人民司法》2021,(6):10-11
“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每年元宵节快要到来的时候,童年那再熟悉不过的歌谣就会在我的耳边响起,儿时那充满快乐的灯笼会就会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那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初,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说,一年中最开心的事儿莫过于过大年了。过大年可以让孩子们吃上平时难以吃到的肉。  相似文献   

7.
《检察风云》2014,(11):76-77
罗大佑的歌词里,童年是池塘、榕树、知了、蝴蝶……可如今,中国的孩子们却奔波于各种补习班与兴趣班之间,连假期也不能享受一个放纵悠闲、"看着天空发呆"的夏天。有条件的父母们,纷纷把年龄越来越小的孩子送出国门,接受海外的"快乐教育"。那么,备受国人推崇的海外教育究竟是如何做到寓教于乐的?国外的孩子在假期又有哪些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呢?  相似文献   

8.
在新时期小说中,童年母题得到了丰富而深刻的艺术表现.从叙事特征看,这类以童年为书写对象的童年小说常常包含着"过去-现在"两种时态、"成人-儿童"两种视角;从情感基调来看,温情是这些童年小说的美学特征和情感标识.同时,在童年经验与记忆的诗性回眸中也内含着作家追踪与反思自我人格生成,以及在自我主体性形成中开掘童年所蕴含的人类童年心理及时代因素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9.
童年是人生的根本,这是"儿童本位"得以支撑的基础。童年拥有丰富的天性资源。成人是童年资源的继承人、受益人。从个体发展来看,长大成人是儿童成长的目的。但从老子等人"复归于婴儿"的主张看,人生的目的是童年的复归,童年依然是人生的最终目的。从种系进化来看,童年是一种自然目的。童年资源是人的全部生活和整个文明大厦的根基。不只是儿童教育应当坚守"儿童本位",文明的进步和提升也需要坚守"儿童本位"。人类社会和文化只有坚守"儿童本位",才有可能实现马克思之"人性复归"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一个10岁男孩的母亲给我写信,讲了自己的诸多困惑和不解。在信中,她说——我一直觉得,我还不算一个无知的母亲。我的父母很爱我,但我的童年不幸福,这种缺憾再也无法弥补,所以,我很早就下决心,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是,这么多年过去,我发现自己其实很失败,孩子并没有朝着我希望的方向发展,甚至是背道而驰,希望他养成的好习惯,他一样也没有养成。在家的表现且不说,每次听老师讲他在学校的表现,总是让人心寒。他的性格很开朗奔放,世间好像没有他愁的事,这点很好,经历多年的严格管教,他依然保持这样的性格和心态。他的问题:1.散漫:…  相似文献   

11.
幼态持续学说向我们揭示:人是"永恒的儿童";童年是潜在适应的"贮藏室";发育缓慢是人类个体童年的特征;发育缓慢使人类大受其益;等等。幼态持续学说在人文学科上最直接的贡献是它的儿童观意蕴。它也使儿童本位观念和童心主义哲学获得了生物学、进化论等自然科学方面有力的支持支援支撑。幼态持续学说对童年的发现,对于改变以童年为敌的社会现实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小觑童年、毁坏童年、急匆匆将儿童赶往成年世界的想法和做法,是一剂解药。  相似文献   

12.
正童年的记忆里,傍晚时分,那袅袅的炊烟轻柔地缭绕在屋顶上,是我最快乐的向往。当青春光彩映照我的脸庞之时,我却悄然告别了故乡的炊烟。怀着绮丽的梦想,脚步坚定地向城市进发。时光如流,年年岁岁,我习惯了城市的喧嚣、热闹;习惯了住单元楼,安防盗门;习惯了城市那没有炊烟的整洁与单调;习惯了面无表情走在城市蔚蓝的晴空下。故乡的炊烟离我越来越远,像一幅古旧的画卷,静静地沉淀于我心深处。  相似文献   

13.
韦贵莲 《检察风云》2014,(23):68-70
今天,很多来到城市打工或创业的年轻人不愿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于是选择将子女带在身边,来到城市。生活成本低廉的“城中村”成为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首选的居住地。然而,长期以来,城中村社会治安状况备受诟病,那么“城中村”的孩子们,这些打工者的子女,在这里生活得怎么样?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以该区某镇19个城中村为蓝本,对近年来被害人为未成年人的案件进行了梳理,他们认为,改善城中村儿童法治环境,使孩子们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从而促进社会整体和谐稳定,是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快乐     
马克思曾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谁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快乐,快乐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快乐的心情能使人身体健康长寿。快乐的人能够安于平淡的生活,快乐的人能够与世无争。快乐是健康地度过每一天,快乐是守着亲人对自己的关怀,快乐是在逆境中不能沉沦而是崛起的心态。快乐是在孤独中的守望成功的喜悦。快乐的人能够在困惑中不迷茫。曾有位作家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  相似文献   

15.
“童年”作为一个社会学的概念是区别于人类学上所说的“儿童”这个概念的,它并不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的。有学者认为,在近代文明史中,中世纪以前的人类社会是不存在所谓“童年”的,直到印刷术的发明,书籍和印刷媒体的出现才使得儿童开始被隔离于成人的世界之外。而进入现代文明之后,电子媒体,尤其是电视成为了大众传播的主要工具之后,“童年”开始走向消逝。本文将着力于探讨传播史上不同的传播工具,尤其现代文明中的电子媒体,对于东西方社会上的“童年”这个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曾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谁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快乐,快乐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快乐的心情能使人身体健康长寿。快乐的人能够安于平淡的生活。快乐的人能够与世无争,快乐是健康地度过每一天,快乐是守着亲人对自己的关怀,快乐是在逆境中不能沉沦而是崛起的心态。快乐是在孤独中的守望成功的喜悦。快乐的人能够在困惑中不迷茫。曾有位作家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如果说你喜欢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际遇。”  相似文献   

17.
我一直这么认为:童年时,我是如此铿锵地走过。虽然我的童年是苦涩的,总是伴着贫穷的味道,但每每回忆起童年的点点滴滴,心底依旧会涌起无限亲切的温暖、绵绵不绝的感动和丝丝缕缕的欣慰。  相似文献   

18.
快乐并非因为心中无烦恼。每个人都有烦恼,但并非人人都不快乐。快乐也不依赖财富的多少。有些人金钱银少,但一样快乐,  相似文献   

19.
我的童年是被同伴们“嘲笑”着长大的,母亲用她特有的教育方式给了我“痛苦”的童年。那时的她还算年轻,身子骨还算结实,时常追着我跑遍整个村庄……  相似文献   

20.
争吵的童年 已经是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嘉嘉,身材瘦小、眼神凝重、不苟言笑,脸上缺少了同龄孩子的活泼与稚气。嘉嘉的童年是不幸的,在他模糊的记忆里,难以寻觅到全家人其乐融融的画面,更多的是父母争吵不休的场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