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化创意产业化融合是现代经济增长新途径,它从产业源头开始为产业成长提供了更多选择,其文化创意产品更能适应消费者个性多样需求,但这种产业化创新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与制造业、信息服务和大众消费进行广泛融合,提升原有文化内容和附加值,不断创新产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最终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化的融合拓展。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学产业通过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化经营为中国网络文学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经济驱动。这一产业形态的商业模式经历了产业蓄势的“破茧之旅”,并以在线经营和IP赋能的双重路径形成网络新文创的业态架构。网络文创产业化的理论逻辑基于文学自身精神与经济的价值二重性,这种二重性功能选择蕴含着二律背反的隐形风险:一方面市场驱动的运营逻辑构成网络文学存续的经济支撑,另一方面文化资本的绩效追求也可能对网络文学及其文创产业造成商业反噬。因而,良性的网络文学文创生态需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双效合一”原则,以保障这一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区建设的产业化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建设产业化就是将社区建设所涉及的行业逐步推向市场,使之成为与市场规律相适应的以社区经济、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社区服务为内容的一种特殊产业。各级党委、政府应把社区建设产业化问题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大对社区建设产业的投入,为社区建设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包括社区建设项目的设计、设施的兴建、政策和办法的出台等,并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形成良好的社会福利社会办、社会事务社会管的发展氛围。要实现社区建设产业化,关键在于社区建设本身的改革:一是社区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要从建立…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动漫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同时少数民族动漫的产业化发展实际上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发挥特色民族文化唯一性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分析民族动漫产业化在发展过程中对民族文化要素的应用,分析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动漫产业发展的基础作用,并对少数民族动漫产业化发展中民族文化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化生产的技术化、工业化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带来文化事业的产业化。在有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甚至是为其带来滚滚利润的支柱产业。在当今国际经济格局中,不仅包括传统工商业的竞争,也包括文化产业的竞争。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正通过其文化产品在全球迅速传播。严峻的现实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意识到,中国文化在未来的命运,取决于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程度,取决于中国的文化产品在世界文化市场所占有的份额。对文化事业产业化问题的探讨,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的一个热点话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文化事业向产业转化是一种…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几次波澜壮阔的产业组织制度变革,每次都焕发出新的活力。尤其是在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村经济“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广泛适应性的产业组织经营形式———农业产业化。这一新事物的出现,给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带来了更大的活力,目前已成为农村最大最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农村经济工作的主旋律。本文试图就农业产业化这种新型产业组织制度作一理论性的探讨。一、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和农业市场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宏  谷继建 《长白学刊》2010,(1):154-156
有文化不一定有产业;有了文化组成的产业,却不一定有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规则,要形成这样的态势必然伴随着文化构件产业化的路径建构问题,尤其是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配套和民间互动,加上正确的路径,才能形成一个强大的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8.
王安保 《山西政报》2006,(16):48-49
蒲县位于吕梁山南端,海拔高,气温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质地疏松,具有发展马铃薯的自然优势。马铃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强的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成为一项独特的产业。通过调研,我认为,把马铃薯产业作为推进蒲县农业产业化的先导产业,率先步人产业化轨道,将有力地带动蒲县整个农业产业化的深入推进,有力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缩小县东、县西及城乡差距,加快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各地农业产业化蓬勃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出现了许多好的典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在理论的探讨方面,明显滞后于实践,有待深化。本文仪就农业产业化的内容、形式、作用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作了初步论述。一、产业化的主案内容和形式农业是最古老的、最传统的产业,按照产业发展的次序,农业用于第一产业。现有的其他产业都是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只有农业为其他非农产业提供剩余劳动和食物时,才可能有其他产业的分立和发展。所以,农业是母亲产业、基础产业,是最早、最重要的产业。那么,为…  相似文献   

10.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方向农业产业化,就是按产业化要求组织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其基本特征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点产品、主导产业,按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的要求,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重组,形成各具特色的“龙”型产业实体,以达到产业区域化、组织集团化、经营市场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简单地讲,拳头产品(龙型企业、公司)十支柱产业(或基地)十一体化经营,就是农业产业化。用产业化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众传媒属性之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乐阳 《桂海论丛》2003,19(3):94-96
我国的大众传媒业是事业还是产业 ?究竟有无产业属性 ?该不该进行产业化 ?这是一个大众传媒理论界讨论了多年但尚未形成共识的命题 ,文章对此进行分析 ,认为我国大众传媒具有三重属性 :第一 ,大众传媒产业组织的产业属性 ;第二 ,大众传播的社会属性 ;第三 ,传媒机构党和政府“喉舌”的政治属性  相似文献   

12.
转型时期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发展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动政治制度的发展创新 ,增强政治制度的生机和活力 ,是我国现代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主题。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观念形态 ,与政治制度发展息息相关。转型时期政治文化相对独立的发展方式 ,对政治制度发展具有动态的双重效应。因此 ,只有大力加强政治文化建设 ,才能推动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佛教文化:新世纪云南旅游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祥和 《思想战线》2000,26(5):93-96
云南佛教文化具有多样性、丰富性、本土化程度强、品位高等特点,是一种极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经过不断建设,云南已建成一批佛教文化旅游景点,不少地区也把佛教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国外以宗教文化为主线的旅游很有特色,一些成功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要使佛教文化真正成为旅游发展的一个亮点,就要解放思想,加强研究,推出精品路线,发掘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后殖民理论视野中东方民族文化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殖民理论揭露出从殖民时期到全球化时代西方对东方的隐蔽的文化霸权,东方民族的文化在西方的知识生产和文化渗透下,被扭曲被贬低,被掩盖被抹杀。东方民族也有对西方的文化抵抗,但力量是非常微小的,东方民族文化的历史命运在后殖民理论视野中是悲观和无奈的。在东方民族面对全球化时代新的一轮西方文化冲击时,东方民族应坚守自己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论民族文化的内涵与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民族文化是中华伟大文明和灿烂文化中的瑰宝。本文就什么是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主要内涵,民族文化的科学创新进行了探讨,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防工业与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防工业作为我国工业体系中的一个特殊部门,在新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国防工业是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国防工业的跨越发展和体制变迁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国防工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为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贵州清真寺建筑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真寺为穆斯林宗教活动场所和文化中心。贵州穆斯林历来重视清真寺建设。贵州清真寺建筑继承了伊斯兰建筑艺术 ,学习和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融伊斯兰教特色、阿拉伯建筑风格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于一体 ,具有独特风格和多样型制 ,许多建筑物有着重要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Xiao-Qing Wang 《当代中国》2006,15(49):687-704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culture and the inculturation of Catholicism in a northern Chinese village. Little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on the effect of local culture on the continuation of Catholicism in China. Based on my ethnographic and archival research on a Catholic village and on a neighboring non-Catholic village in northern China,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suggest that local culture is the underlying factor for the continuation of Catholicism. Differentiated life-cycle rituals in the Catholic village from those of the non-Catholic village, a combination of Catholic belief with fengshui, local religion and local cultural symbols have been used as effective means to carry on Catholicism. This article helps explain why hundreds of Catholic villages in northern China have kept their Catholic identity for generations, and why the underground church in China could survive, but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findings requires more and diverse cases.  相似文献   

19.
中华指纹文化是中华民族先人通过对指纹进行长期观察、运用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从某种程度上讲,其与"四大发明"具有同等意义。数千年来,指纹作为中国人的身份象征、证明凭据和诚信标志,大量应用于社会管理与民间交往等众多领域,成为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中华指纹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完美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20.
《八桂侨刊》2020,(1):15-29
东南亚的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早期中外文献有不少关于南洋群岛中医的记载。在印尼,中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演变,并逐渐被当地民众吸收,融入当地的医疗体制。中医在印尼的发展得益于印尼华侨华人的积极推动,尤其是全国性与地方性的中医机构的建立与合法化是其在印尼发展的重要因素,东盟中医机构之间的相互交流也促进了印尼中医的发展。中印尼关系正常化以来,中医成为两国经贸交流与文化交流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