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解放初期,叶剑英受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委托,主持华南并代理中南地区工作,身兼数十项职务,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1.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1949.9.6——1955.5)中共中央于1949年7月决定叶剑英任此项职务。8月11日离开北平前往华南,9月3日抵达赣州。9月6日中午,原华南分局书记方方率分局机  相似文献   

2.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出席开国大典的领导人中,却没有看到开国元勋、首任北平市长叶剑英的身影。此时此刻,已任中共中央华南局第一书记的叶剑英,正在赣南重镇赣州指挥第四、十五兵团20万大军发起广州战役。10月14日,羊城解放。在广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当这位讲着一口广州话的省政府主席兼广州市市长与代表们拉家常、共商建设大计时,突然被两名工人抬起来,绕场一周……  相似文献   

3.
1951年8月3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00次会议通过《关于扩大培植橡胶树的决定》,要求从1952年至1957年,以最快的速度,在广东、广西植胶树500万亩,其中400万亩应在1954年完成,并确定此事由陈云副总理主持,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剑英直接指挥。从此,叶剑英同志与华南橡胶业的开拓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4.
1949年12月9日,国民党云南省主席、云南绥靖公署主任卢汉,在昆明率部举行起义,宣布脱离国民党阵营,接受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在云南和平起义的前后,时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广州市长、广东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要职的叶剑英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对卢汉等做了大量工作,对云南和平起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广东党史》2006,(6):23-24
1956年一个夏日上午,一艘平底客船由炮艇拖带,缓缓离开广州珠岛宾馆南侧专用小码头,沿珠江顺流而东,驶向番禺方向。此前两年卸下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职务的叶剑英,邀请邓小平、邓子恢、罗荣恒、刘亚楼等视察紫坭糖厂,然后游览南海县境内的南粤名山西樵山。广东省、  相似文献   

6.
前辈风范     
叶剑英重视舆论监督1952年2月,广州解放刚3个多月,中共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州军管会主任叶剑英从《南方日报》看到一则消息:一辆军车在广州市区撞死了一个行人,青年司机被判处死刑(尚未执行)。叶剑英认为,汽车压死行人属于过失杀人,并非司机蓄意谋杀、凶杀...  相似文献   

7.
1949年4月,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改称华南分局。根据中央的指示,5月下旬,方方带领华南分局机关内迁粤东解放区。7月下旬,中共中央决定召开赣州会议,要求方方立即动身前往赣州。方方带领华南分局机关在敌人包围阻隔的情况下,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即从梅州赶到赣州。随后,新的华南分局成立,方方成为叶剑英的主要助手,他们一同南下主政广东。华南分局从香港迁到广州这半年里,方方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  相似文献   

8.
在华南和广东的革命和建设史上,方方是一个重要人物。他在大革命时期入党,土地革命时期曾任福建省委代理书记,抗战时期曾任中共闽粤赣边区省委书记、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简称南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中共香港分局书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三书记。广州解放后,方方被任命为广东省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兼省土地改革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9.
正新中国成立后,叶剑英曾先后三次回返家乡广东省梅县,就党和国家各项政策措施在基层的落实情况进行调研。1953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兼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叶剑英回到梅县。这次回乡,叶剑英不但听取了梅县、丙村区的工作情况汇报,还走访人民群众,深入基层进行市场调查,亲自询问松口圩镇上布店、国营粮店、油盐咸淡京什店、水果店等的货源、品种和价格。他特别留意倾听有关价格方面的情况介绍,再三强  相似文献   

10.
1948年12月13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叶剑英担任即将解放的中共北平(后改称北京)市委第一副书记、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北平市市长。1949年9月8日,新华社公开发表毛泽东撰写的电讯稿:北平市市长兼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叶剑英将军奉命赴两广工作,担任中共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剑英在历时不长的8个多月的市长岗位上,不仅经历了新北平的诞生,而且直接领导了北平的和平接管、新政权的建立、整顿社  相似文献   

11.
卢荻 《共产党人》2007,(18):47-48,51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败退台湾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不甘心失败,不断派遣特务潜入大陆,进行爆炸、袭击等阴谋破坏活动,甚至窥测时机,采取各种极其卑劣的手段谋杀新中国党政军领导人。其中,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广州市  相似文献   

12.
担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的叶剑英,在主政广东期间,特别重视调查研究.在理论方面,叶剑英强调通过调查研究、把握广东实际的重要性;在实践方面,叶剑英或是亲自调研,或是委派相关人员作专题调研,以获取第一手材料,准确了解和把握广东实际,为当时广东的政治、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形成了通过调查研究、达到实事求是的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原局第一书记邓小平:三战全胜1948年4月中旬刘邓大军进入河南中西部。5月9日中共中央决定:加强中原局,邓小平任第一书记,陈毅任第二书记,邓子恢任第三书记;成立中原军区,刘邓野战军及陈赓兵团改为中原野战军,刘伯承任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司令员,邓小平任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政治委员;陈毅任中原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李先念任中原军区第二副司令员。陈毅仍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以便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协同作战,逐鹿中原。  相似文献   

14.
主政广西、广东两省和中南地区建国后,陶铸历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南军区党委常委,中共广西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四书记、华南分局代理书记,华南军区第二政委,广东省人民政府代理  相似文献   

15.
翻开家中的老影集,居然找到几张解放初期在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居住时留下的旧照片,照片记载着一段平凡而又刻骨铭心的日子。解放初期的广州社会动荡、形势复杂。1949年10月21日叶剑英同志率领华南分局机关抵达广州,着手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工作。我的父亲杨展云作  相似文献   

16.
陶铸,湖南祁阳人,1926年入党,1950年任广西省委代理书记,后任华南分局代理书记兼广东省代理主席、中南局第一书记兼广州军区政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妻子曾志,也是党的高级干部,曾任广州市工业书记,后调广东省主管工交企业。  相似文献   

17.
卢荻 《红岩春秋》2006,(1):11-14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庄严申明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主张在条件成熟时,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在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新中国成立时,国内百废待举,经济亟待恢复和发展,而以美国为首的国外敌对势力加紧包围和封锁新生人民政权。鉴于香港、澳门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创造性地提出了在香港、澳门实行“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广东大陆解放后,为了支持解放海南岛和广西,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叶剑英指示柯麟、柯正平(又名柯平)兄弟在澳门成立贸易机构——南光有限公司,设法筹集解放军急需物资,通过澳门进入广州。南光公司公开注册时间较晚,为1950年5月。后来澳葡当局承认为中国在澳门的代表机构。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为了冲破美国的“禁运”,叶剑英指示加快南光公司的发展,由南光公司负责并请时任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何贤(现任澳门特首何厚铧之父)、副会长马万祺(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等爱国知名人士协助,大力筹措中国人民志愿军急需的战略物资。长期以来,中共在澳门一直有党组织和党员在秘密活动...  相似文献   

18.
叶剑英(1897—1986) 广东梅县人。1917年进入云南讲武堂第十二期炮科学习,1920年毕业回广东,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活动。1924年参加创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1925年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与领导广州起义,任工农红军副总指挥。1928年赴苏联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先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福建军区司令员。1934年参加长征,1935年7月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长征途中,拥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同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阴谋作坚决的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参谋长、南方局常委、中央军委参谋长等职务。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长、北平市市长。1949年9月,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在江西赣州主持召开解放华南的作战会议和华南分局扩大会议,制定解放  相似文献   

19.
在建国50周年及广州、广东解放50周年前夕,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8月28日在省委党校主持召开了纪念华南工作团成立50周年大会。吴南生、杨应彬、钟明、黄焕秋等老同志与250多位原华南工作团团员欢聚一堂,共叙当年,抚今追昔广州的沧桑巨变。大会还首发了由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的《受命于破晓之前——参加接管广州回忆录》一书。会后,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当年受命组建华南工作团,并参加广州接管工作的原华南工作团团长黄焕秋同志(以下简称“黄老”)。接管广州后,黄老任华南分局青委书记。此后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数十年,离休前是中共中山大学党委书记、中山大学校长。黄老为教育事业,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获霍英东成就奖,是一位深受青年人尊敬和爱戴的革命老前辈、教育家。  相似文献   

20.
抗战胜利后,党又派我到香港进行恢复工作。在此以前,饶彩风、何秋明已先行在港恢复《华商报》。11月,中央指示成立粤港分局,书记尹林平,梁广和我是委员。不久,叶剑英来广东,留下方方与国民党广东当局谈判,林平、曾生也参加了谈判,组织部队北撤。北撤后,方方到港,中央指示成立华南分局,方方任书记,林平任副书记,我、梁广、潘汉年任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