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一门从历史维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在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总结的"三次伟大飞跃"的科学性、历史性上,有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优势。探究"三次伟大飞跃"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融入路径,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弄懂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一是要整合教材内容,抓住民族复兴主线,凸显"三次飞跃"的历史逻辑、强化"三个必须"、突出"三大任务",凸显互证互融。二是采用专题教学模式阐释中国梦。三是采用"以论带史式""互动参与式"等多维教学方法聚焦"三次飞跃"。  相似文献   

2.
建议在"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内设立与"中国近现代吏纲要"课对应的二级学科,名称定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史".其学科性质是历史,兼带理论色彩.不同于"社会发展史"或"社会史",接近于中国近现代史,有利于教学、科研、教师队伍建设、培养.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用唯物史观解读历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但在传统教学中也存在着教学针对性不足、价值引领不够、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削弱了学生对"纲要"课教学的获得感。新时代在推进"纲要"课教学改革中应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解答大学生最关心、最需要回答的问题;坚持正确价值导向,注重思想引导;强化需求导向,激发学习兴趣;注重目标导向,发挥好课程以史育人功能。不断从知识、价值、能力以及素质等层面提升大学生对"纲要"课教学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4.
正这里说的"两论",即是理论与舆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革命时期靠"两论起家",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的飞跃;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靠"两论当家",实现了中华民族由根本扭转命运到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飞跃,还需要"两论强家"。"两论强家",需要在理论宣传上着眼举旗定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15,(5)
移情的核心在于使局外人体会局中人所做选择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进而使当事人对历史场景中的选择产生认同,它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要求高度契合。本文以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例,探讨移情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运用,以期丰富"纲要"课教学方法,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纲要"课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对党和党的事业之忠诚与信仰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忠诚和信仰源自现实,但成就于"神圣"。在中国传统中,中国人相对缺乏"宗教神圣",但有源远流长的"历史神圣"。这种"历史神圣"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历史的作用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如何叙述与君主统治的合道性("合法性"是一个植根于西方语境的概念,在中国史语境里,“合道性”既包含“合法性”又大于“合法性”)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思想史上,"民"是一个富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特殊概念,它与"人"相对立,亦不同于西方文化中的"People"。本文秉持马克思主义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以中国思想史为背景,探求"民"思想的演变,尤其以李大钊的思想为个案和线索,揭示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理论焦点。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梳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统,丰富对中国共产党理论史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前几年,由于受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的影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一度泛滥,各种反社会主义的奇谈怪论纷纷出笼,"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混合论"就是其中的一种(以下简称"混合论")."混合论"者鼓吹,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推进,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将混为一体.特别是"混合论"者歪曲"一国两制"这一理论的创立,把它说成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混合的有力证据和象征,简直是荒谬到了极点."一国两制"这一重要理论根本不同于"社资混合论",它们两者之间具有本质区别:其一,从两种制度存在的方式来看,"一国两制"所规定的是两种制度并存,也就是在我国国内,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而不是混合在一起.除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外,我们允许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新型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新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不同于其他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特点,为了实现其以历史课教学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必须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有所创新,在教学内容上抓住"一条主线",突出"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的教学基本要求;在教学方式上采取专题化的授课方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手段上多样化,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④,教学目标为"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⑤。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决定了"纲要"既是一门历史课程,更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承载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和历史素养,它更需要求真、求善,需要"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出一系列举旗定向的光辉论断,逐渐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意蕴深远、逻辑严密的"初心论"。从时代背景向度看",初心论"是在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的语境下形成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从理论意涵向度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世界谋大同构成"初心论"的核心要义;从价值意蕴向度看",初心论"的提出,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推进理论创新提供逻辑牵导,为强党兴国提供精神引领;从实践方略向度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在统揽"四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将"初心论"化作实现强国梦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8月9日,奥巴马在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声称中国在过去30年一直"搭便车"。显而易见,不论是奥巴马,还是其他什么美国人士,他们的"中国搭便车论",不是出于傲慢,就是出于偏见。"搭便车"理论的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据此,似乎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公众生活水平提高都是别人所予、别国所赐。  相似文献   

13.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中华民族发展史与原有“四史”内容同时并列“,四史”教育扩展为“五史”教育。将“五史”教育融入“纲要”课程,是新时代对思政课课程建设提出的创新要求。二者的教育目的有一致性,教学内容有共同性,具备融入的实践基础。“五史”教育融入“纲要”课程教学要时刻牢记政治性、务必牢记整体性、密切关注时效性;内容设计上,以“五史”为纲,精心提炼汇总,进行专题化教学;方法主要有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课程内与课程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和平发展遭遇西方"话语霸权"的多重挑战:一是西方越来越多地利用"话语霸权",加紧对华实施"软遏制"。近来又杜撰出所谓"中国强硬论"、"中国傲慢论"等。二是西方以"国际社会代言人"自居,以"大国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一,要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根据“纲要”课程的特点,从更新教育理念、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贯穿和渗透民族历史文化认同教育。有了历史文化认同的共鸣性,才能增强课程的感染力,使学生在了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真正深刻领会“三个选择”,从而主动接受和认可民族历史文化,进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在通过师生互动完成的对民族历史文化认知、认同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也得到发展,这样“纲要”课才能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相似文献   

16.
黄宗羲具有非常杰出的民本论思想,其天下万民为"主","万民之忧乐"为治乱标准诸观点将古代民本思想推向一个新高潮.但总起来看,黄宗羲的民本论由于其民本之民依然是臣民之"民",依然是神本之"民",依然是客体之"民",其民本之本依然是生存之"本",依然是经济之"本",依然是人治之"本",因此,依然只能属于传统民本论范畴.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一种冠以"中国债权帝国主义"的论调逐渐在国际场合流传起来"。债权帝国主义论"很精准地迎合了国际社会一些人的想象:中国虽没有重复西方列强的殖民主义道路,却在以新的方式塑造着国际霸权。可以想象,类似论调会加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的猜忌,干扰相关项目,尤其是那些以开发性金融为主要操作方式的大项目的推进顺畅度,甚至有可能会升级为下一轮"中国威胁论"的主要逻辑。"债权帝国主义"说法的核心论据是,以  相似文献   

18.
张玲 《世纪桥》2013,(5):69-69,74
浙江树人大学提出了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新定位,在该办学理念指引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积极探索新时期教学服务型大学发展的新模式。根据新时期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注重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调”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突出服务型理念对课程设计的指引与改造,探讨具有服务型特色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内容,形成情境式教学、研究型教学、专题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建立课堂教学、课下调研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全方位教学体系,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政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理论建设》2022,(1):97-1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事实彻底否定了"历史终结论":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宣告了"单线式历史观"的彻底破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终结了"意识形态终结论",中国制度行稳致远打破了"资本主义是终极社会制度"的神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否定"历史终结论"具有重要意义,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进方向,提供了人类探索更加美好社会制度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0.
自1985年高校政治理论课“中共党史”改为“中国革命史”以来,“中国革命史”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摸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厂教学效果。根据第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精神,“中国革命史”课程又将改为“中国革命的理论与实践”。面对这一课程设置的重大改革与调整,笔者以为,虽然课程名称、体系变了,教学内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