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月23日,省委书记栗战书在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发展生态主导型的低碳工业、绿色工业,高新类工业、战略性新型工业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  相似文献   

2.
龙长春 《当代贵州》2011,(15):35-35
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后,我州及时召开全州工业发展大会,提出大力实施工业强州战略.做大工业经济总量,推动工业提速增效,提高工业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3.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作为社会生产的重要职能部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主导地位。 然而,在本世纪初,我省工业经济的发展却不尽人意,工业发展速度长期处于全国的末位。为改变工业经济发展缓慢的被动局面,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工业强省战略,强劲推出了工业倍增计划。  相似文献   

4.
黔风 《当代贵州》2011,(15):1-1
当前,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正逐渐深入,贵州工业展翅欲飞。但要真正实现“以工业强经济、以工业促发展、以工业促跨越”,还须各地各部门弘扬踏实干事作风,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工业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然而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一样引人注目,其中很突出的是县域工业与城市工业的同构性过强,被讥为城市工业中低层次产业的“克隆”,没有发挥自己特殊的比较优势,与城市工业在同一层次上重复建设、重复生产,在低水平上重复竞争。作为政府,不能放弃对县域工业的积极引导,应在“全国一盘棋”的大前提下,发挥县域工业的比较优势,实行合理的城乡分工,调整和优化县域工业结构,促进县域工业和城市工业的协调、持续发展。一、县域工业的比较优势县域工业化过程中,除传统手工业外,现代工业…  相似文献   

6.
许峰  田花 《理论与当代》2011,(12):24-27
三线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的工业布局,改变了贵州的工业结构,提高了贵州的工业生产能力,增强了贵州的工业科技实力。三线建设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贵州的工业发展,必须树立新的资源观、优势观、人才观、合作观,必须调整和优化贵州工业产业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融合,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陈继良 《世纪桥》2008,(11):74-75
实现鹤岗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确立工业立市战略,把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工业立市是鹤岗市的必然选择,工业立市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工业立市符合鹤岗实际,是由鹤岗的市情决定的。鹤岗是一个缘煤而立,因煤而兴的工业城市;农业、商贸业、旅游业等不能成为立市产业,鹤岗最适合建设的是工业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鹤岗选择工业立市战略是正确的。确立工业立市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它为鹤岗市较长时期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正确处理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指导方针,工业立市战略是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相似文献   

8.
陈坚 《当代贵州》2011,(16):28-28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就安顺来讲,目前工业仍然是我市发展的“短板”。但“短板”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为此,市委、市政府已明确,要加力提速工业化,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加快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在重新做好工业园区规划和做强现有优势企业的基础上,加大招商弓i资力度,培育壮大航空、装备制造业、  相似文献   

9.
娄底是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但随着矿产资源的日渐枯竭,环境承载能力的日益降低,传统工业市场竞争力逐年下滑,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模式已举步维艰。要想摆脱矿竭城衰的历史宿命,必须在转型、活企、增效上做文章,全面提升工业素质,构筑新的竞争优势,让娄底经济形态更新、产业结构更优、发展品质更高,实现工业强市梦想。  相似文献   

10.
《前线》2008,(3):F0002-F0002
顺义区工业局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集群化、规模化、园区化、特包化、品牌化”发展方向,切实增强区域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顺义工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推动顺义工业向首都现代制造业基地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1.
智大勇 《奋斗》2011,(3):27-28
2010年,哈尔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经济效益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021.6亿元,同比增长17.1%;完成工业投资748亿元,同比增长37%,工业投资在规模、质量、速度上实现“三个超越历史”。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新战略实施,既为工业经济发展拉开了骨架,拓展了发展空间,也为企业微观主体内生动力增强注入了新活力,集中体现为工业大项目实施的重要牵动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工业作为我省“三化同步”的发动机,其在我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在学工业、谋工业、抓工业的过程中,补充更多有关工业的理论和知识。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我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大工业投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全省工业经济在规模、结构及增长质量等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新兴工业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全省工业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抓住圆满完成国企改革攻坚任务的契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业提速增效战略部署,工业经济出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势头。那么,2006年全省工业经济的总体情况如何,怎样再接再厉,努力开创2007年吉林省工业经济工作的新局面,就此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省经委主任魏立昌同志。  相似文献   

15.
张伟力 《当代贵州》2008,(24):59-59
贵州国防科技工业从1964年三线建设开始创立至今,走过了44年不平凡的历程。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贵州国防科技工业在黔中大地留下了一串又一串闪光的足迹。30年来,贵州国防科技工业经济总量增长21.5倍,工业增加值增长16.9倍,人均年收入增长38.1倍。现已建成肚航空、航天、电子、民爆工业为主体,  相似文献   

16.
蒋涛 《新湘评论》2002,(5):37-37
面对加入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对全球新技术革命和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县域工业结构调整必须要有高起点,着重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实力。就祁阳县而言,工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以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升级为主线,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聚集发展、扩大总量的原则,把工业结构调整与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姜国忠 《奋斗》2022,(4):34-36
<正>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兴则百业兴。加快黑龙江省工业振兴,是实现黑龙江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撑。从近两年全省工业的发展实践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5%,规模以上企业已突破4000家。可以说,振兴黑龙江省工业,拥有基础条件。只要善于探索、勇于突破、敢于争先,黑龙江省工业一定能重振雄风、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18.
南昌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南昌市国有工业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系2002年7月,由原市机械、轻工、纺织、化工、电子、建材、二轻等7个工业局办所属国有资产整合而成的大型工业企业集团,管理着130余户国有(集体)工业企业,现有职工3万余人。  相似文献   

19.
秦如培 《当代贵州》2011,(15):30-30
毕节地区的经济落后,主要是工业和城镇的落后所致。工业的落后。表面看是受交通、资金、人才等的制约;根本上则是因为观念落后,一些地方、一些领导干部不重视工业,不会抓工业。  相似文献   

20.
王秀平 《奋斗》2011,(6):22-23
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走出一条跨越发展的路子,兰西县提出了“全党抓经济、全民抓招商、突出抓工业、重点抓产业、集中抓园区、具体抓项目”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树牢了工业兴县、工业强县理念,整合内外力量,推动兰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