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惭愧     
胡兰成《今生今世》里说:“中国旧小说里英雄上阵得了胜或者箭中红心,每暗叫一声惭愧。”一本书里解汉字“惭愧”,说它是“心鬼为愧,心中有鬼也。斩心为惭,斩除心中之鬼,是为惭愧。人若知惭愧,常斩心中鬼,则鬼无处藏无处生。心中无鬼则问心无愧”!  相似文献   

2.
论点摘编     
《毛泽东研究》2023,(2):123-126
<正>毛泽东关于“不怕鬼”的论述唐正芒、王娟在《党的文献》2022年第6期撰文指出,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不怕鬼”的论述,并指导编辑出版了《不怕鬼的故事》一书。围绕“不怕鬼”,毛泽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意蕴深刻,讲清了“鬼”是什么、为什么不要怕“鬼”、如何对“鬼”进行斗争等问题。在毛泽东看来,世界上“确实存在着许多类似鬼的东西”。一是国际上一切帝国主义及国内外反动派;  相似文献   

3.
《斩鬼传》是明末小说《西游补》的影响下,在清初出现的一部集魔幻、讽刺、荒诞、写实于一身的小说,它是神魔小说创作的一种新形式。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小说,长期以来并未得到研究者应有的重视。试从《斩鬼传》作者的考证、版本和刊行、文本的纵横比较研究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希望使《斩鬼传》得到更好的研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鬼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对鬼文化的研究可以加深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对学习日语也起到了积极的意义.通过介绍"鬼"的起源和发展,主要由总结祭祀活动和民间传说中出现的"鬼"的形泉得出结论.日本的"鬼"总体上是灾难、晦气、疾病的象征.人类在与"鬼"的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过上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我累了,你背我。”宗定伯背鬼走了一段路,觉得这样下去对自己不利,就对鬼说:“你再背我一会儿,鬼背起宗定伯问他怎么这样重?他答道:“我刚死。”他问鬼:“我们鬼最怕什么?”鬼对他说:“我们就怕人吐我们口水。”听完此话,宗定伯乘其不备向鬼连吐三口唾沫,那鬼变成了一只羊。这时天亮了,他把羊赶到宛市卖掉了,得钱伍佰,扬长而去。宗定伯遇鬼、不怕鬼、与鬼斗智,时刻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种临危不惧、镇定自如、随机应变的心态和能力,值得我们很多领导干部学习。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我们要善于认…  相似文献   

6.
泥鬼     
太史唐济武幼时,游寺院,抉泥鬼眼中琉璃眼珠归。鬼不敢祟,乃祟其同游者。鬼之祟人,亦专欺昵之者,故湘西凤凰县有谚云:“豹子湾的鬼——专迷  相似文献   

7.
1961年出版的《不怕鬼的故事》,是影响一代人的大书(虽然是105页的小薄本),直到最近,龚育之同志还提到它,并且希望再编出一本《不迷信的故事》。1999年8月,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和人民文学出版社通力合作,修订出版《不怕鬼的故事》。同时,还出版了一本《不信神的故事》。那么,这两个选题是怎样提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8.
《鬼哭》释     
王学院家里闹鬼。这位官老爷对鬼也想摆官架子,提着大棒吓唬道:“你们不认得我王学院吗?”这法子惹得鬼嗤嗤窃笑。王学院毕竟聪明,赶紧变过脸来,抛鬼饭、做道场,超度冤魂。大  相似文献   

9.
鱼钩和鱼     
钓鱼钩阴险地伸到了水下,见多识广的鲫鱼一眼就看穿了钓鱼钩的鬼把戏。它厉声说道:你这坏蛋,以为人家不知道你的鬼把戏?你不就是想用那点好处引诱我们上钩吗?别在这里白费力气了,快滚!没人上你的当!  相似文献   

10.
王六郎     
王六郎嗜酒,沉醉溺死,遂为鬼。鬼必有人代,始可投生。及期,代者为一抱婴妇人。六郎怜其婴,不忍害之。善心动  相似文献   

11.
惭愧     
胡兰成《今生今世》里说:"中国旧小说里英雄上阵得了胜或者箭中红心,每暗叫一声惭愧。"—本书里解汉字"惭愧",说它是"心鬼为愧,心中有鬼也。斩心为惭,斩除心  相似文献   

12.
偶记     
读《子不语、鬼送汤圆》,哑然失笑。 王生病,“众鬼阗门塞屋,日掩天光,夜蔽灯火,或坐或立,或言或笑,聚集十余日。家中持经放焰口,毫无效验。一女鬼呼曰:‘汝家该延老僧宏道来,我辈便去。’如其言,往请宏道。甫到门,众鬼轰然散矣。 袁子曰:‘同是念经、放焰口,而有验有不验,此之谓有治人,无治法也。’” 噫嘻!靠人治,而不靠法治,不仅不易治人,且不易治鬼。  相似文献   

13.
鱼钩和鱼     
小鱼 《党政论坛》2010,(18):8-9
钓鱼钩阴险地伸到了水下,见多识广的鲫鱼一眼就看穿了钓鱼钩的鬼把戏。它厉声说道:“你这坏蛋,以为人家不知道你的鬼把戏?你不就是想用那点好处引诱我们上钩吗?别在这里白费力气了,快滚!没人上你的当!”  相似文献   

14.
周璟的双面画李忠诚济南画院女画家周,把国画艺术与工艺美。术、实用技术结合起来,创造了在屏风框架上镶嵌的“双面绢画”。这种双面画,借助自然光或灯光,产生出一种晶莹剔透的独特艺术效果。著名画家潘兹说:“周王景的双面画是一朵艺术新花,它为工笔画艺术开辟了新...  相似文献   

15.
焉能事鬼     
桃源  于多 《瞭望》2008,(35)
丰都欲斥巨资兴建鬼城的消息,引来众多质疑。有文化官员称其不认同对丰都花7亿元修鬼城的批评,并出点子让重庆把全国的鬼文化集中,包装成自己的品牌,全国人民都会来看。这番话同样遭到不少网民的质疑。有论者云,正视鬼文化,研究鬼文化,不等于要大兴土木建设鬼城。从文化的角度说,这些建设可能是一种造假。全国并不缺乏花费数  相似文献   

16.
景颇人世代追寻美好幸福的生活。 他们辈辈相传:人类的祖先居住在“天然平顶的山”。汉、傣、景颇是排行兄弟。后来分了家,上路各奔前程。汉人用口袋装粮食,篮子盛鬼,到新居后粮食保藏着,鬼却漏掉了;景颇人则相反,用口袋装  相似文献   

17.
狼与死象     
一只死去的大象静静躺在幽僻的恒河边,正巧被一只出来寻觅食物的狼看见了。狼高兴地想:"哇,我今天运气真好!"它快步来到大象身边,并用力朝着象鼻咬了一口,但是象鼻硬得就像根木头,狼生气地破口大骂:"这是什么鬼玩意儿,居然咬不动!"于是,它回头去咬象耳,  相似文献   

18.
说“等”     
外地朋友来杭州,总要逛逛灵隐,而灵隐那尊“朝也笑,晚也笑,哈哈大笑”的弥勒佛又总令人驻足不前。对弥勒佛,有人喜欢他笑口常开;有人欣赏他大肚能容,我却觉得挂在那里的一副对联作得好极: 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胆相迎。 这对联究竟是赞扬、是揶揄、是嘲讽,见仁见智,人各不同。我看之后,觉得很画出了这泥塑木雕的呆相。你看他咧嘴坦腹,坐在山门老等,可等来了飞来峰寸土片石?反倒使“年少光阴虚度”,成了个无所作为的呆鸟。 说佛、说鬼,其实大多是为了说人。那副对联所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10,(20):57-57
浮世绘是17至19世纪流行于日本的一种版画形式。它首先要由画师在画稿上作画,然后由雕刻师依据画稿在平滑的木板上刻出复杂而精敛的线条,最后由拓印师一次次分画面不同的色彩拓印成画。一幅画里有,L种颜色,它就要被拓印几次。代表人物有:铃木春信、鸟居清长,喜多川歌磨、东洲斋写乐、葛饰北斋以及安滕广重。  相似文献   

20.
舒芜 《瞭望》1989,(18)
清人笔记小说中有乐钧《耳食录》一种,吴嵩梁序称其“事多出于儿女缠绵,仙鬼幽渺,间以“里巷谐笑,助其波澜。”据我看,“儿女缠绵,仙鬼幽渺”的部分,大致不出《聊斋志异》的范围,笔力稍弱,没有很大特色,倒是“里巷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