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党历来重视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及领导方式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江泽民同志今年在安徽考察工作时指出:“领导干部必须牢固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同时必须掌握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干部大会上,就个别地方因为征地引发的风波问题,某市主要领导说了三句“硬话”:“今后,征地手续不齐全的项目,不能开工;没有与农民就征地补偿达成协议的项目,不能开工:征地补偿款没有兑现到农民手里的项目,不能开工。”  相似文献   

3.
关于邓小平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关系,比较通行的提法是“他支持和领导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样的表述也常见于党的一些文件之中。我认为,这种表述值得商榷。“支持”和“领导”是两个概念,对同一个人而肓是不能并用在一件事情上的:并用了就等于说是邓小平支持了由邓小平领导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自己支持自己,  相似文献   

4.
领导于部平易近人,不摆架子,群众当然很欢迎,也愿意跟他们接近,他们的工作自然也就容易得到群众理解和支持。但是,有一种被称为‘平易近人”的干部,则是应当提防的。这种干部“平易近人”的表现可用四个“什么……都”来概括:  相似文献   

5.
谈到端正党风时不能否认,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比”的倾向,即“上比领导不如我,下比群众我不差”。正是由此一比,在某些党员干部心中就比出了一个“端正党风与我无关”、“端正党风在于领导”的认识误区或错误思想,这对于我们当前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思想障碍。科学有效地解决“同谁比,比什么”问题,是端正党风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09,(5):55-55
杨于泽在3月24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指出:开会本是推动工作的方法,现在却弄得领导不高兴、出席者很痛苦。真可以说怨声栽道了。现在的会议五花八门。但领导讲话总是会议高潮。开会,实际上就是办一个“速成班”,由领导担任主讲教师,统一大家的认识,教你一套工作方法。这其中包含的是一种体制性不信任,“上”担心“下”目标不明、方法不当、不能自负其责。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3,(16):57-57
据报道,记者近期在部分地方调查发现,一些干部存在脱离群众的现象,突出表现为“对上面的领导很负责,而对下面的群众不那么负责”。“对上”与“对下”成为一对矛盾,既令人唏嘘,也反映出一些干部在作风问题上尚存软肋。落实领导指示不过夜,碰到群众问题躲着走,成为一些干部的办事准则。对群众冷暖熟视无睹、不闻不问,喜好“面子工程”、习惯报喜不报忧,看领导脸色办事成为做事的潜规则。这种不良风气,在党  相似文献   

8.
近闻,一个单位刚召开党委会研究人事任免的问题,不久其内幕就有局外人知晓了,甚至在会上哪个同志赞成,哪个同志反对,说了什么话,都一清二楚,得利的人高兴地笑了,不得利的人立即找到领导,要求领导不改变主意,就不接受安排的工作,搞得领导很为难。据反映,类似这种“跑风漏气”的情况在其他单位也不少见。 党内会上研究的问题出现“跑风漏气”的现象,不外四种情况:一是有的领导主动“说”出去的,这种情况往往是对亲属知己;二是曲线“漏”出去的,这是通过与当  相似文献   

9.
郭震海 《党课》2011,(12):66-67
到农村去,和百姓聊天,他们提到自己乡里的领导时说,架子大,有官腔,往往是讲半天话,听不明白一句;和乡里领导谈心,他们似乎也很委屈,说自己很想干出点成绩,但往往事不如愿。百姓不给“面子”。  相似文献   

10.
关于邓小平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关系,比较通行的提法是“他支持和领导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样的表述也常见于党的一些文件之中。我认为,这种表述值得商榷。“支持”和“领导”是两个概念,对同一个人而言是不能并用在一件事情上的;并用了就等于说是邓小平支持了由邓小平领导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自己支持自己,这是说不通的。  相似文献   

11.
名言警句     
《党员干部之友》2014,(4):44-44
言人之所言,那很容易;言人之欲言,就不太容易;言人之不能言,就更难。我就是要言人之欲言,言人之不能言。——马寅初 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球贻琦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09,(1):124-125
温高宝总理曾说:“2008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如何诠释这个“不平凡”呢?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很多“不平凡”的事件,遭遇了很多“不平凡”的磨难,也收获了很多“不平凡”的成绩,留下了很多“不平凡”的瞬间。新年伊始,就请读者一同回顾一下本刊“图书馆”馆长眼中的——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早在60多年前就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是瞎说一顿。”这段话今天拿出来,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仍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当前有一种不好的现象,有些领导在抓思想政治工作时把过多的精力用到了“复述”任务上面,热衷于谈论“加强和改进”的“意义”。对一项工作,讲讲“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期引起重视,这本没有什么不安,但若总是在这上面打四圈,而在“怎样干”上无…  相似文献   

14.
“强势政府”也是法治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不能一遇到问题就表现得很软弱,假如政府搞得很弱势,啥也干不成!”近日,在广东“两会”上,深圳市长许宗衡直言,“深圳市政府就是要表现出强势,这是一点不含糊的。” 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强势政府能更有效地整合资源推动社会进步,一个软弱的、没有权威的政府,绝非民众之福,就如我们的某些近邻那样。  相似文献   

15.
在各种经验交流会上,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领导重视是做好XX工作的关键”。这话是对的,现实情况也是如此。领导对某项工作不重视,工作人员付出几倍的努力也很难做好或成效不大。但是,“领导重视”能不能作为一条经验来谈呢?结论应该是否定的。为什么?因为每项工作都是党和国家整体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工作性质、分工不同,单位大小、人员多少不同而已,它们都是不可缺少的,都很重要,哪项工作出了问题,党和国家都会受到损失。所以,不论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地区的领导人,还是行业、部门、单位的领导人,都应对自己所负责…  相似文献   

16.
工作和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同事受到批评时会“好心”地劝导:“没关系,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不要往心里放,不值得背包袱!”“领导就那样,别理他!”……乍听起来很是顺耳,还有几分理解人、安慰人的味道,可细一琢磨,就可以品出其中的“邪味”。这样的劝导不仅不能帮助同事放下思想包袱,而且很容易将  相似文献   

17.
民为天     
“尊重”这个词儿,在我们这个国度里是很有分量的。尊而敬之,敬而重之,褒义十分鲜明。同“尊重”这个词相搭配最多的名词是什么呢?也是一个很有分量的词汇:领导。但是,一谈到“尊重老百姓”,情况就复杂得多了。“老百姓”指谁?最基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是也。从理论上说,这个问题是早已解决得彻底而又彻底了。从“人民万岁”的登高一呼,到“中国人民的儿子”的深情自谓;从“为人民服务”的党纪党规,到“当人民公仆”的广泛认知。谁敢说“老百姓”半个不字呢?然而,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一“落实”到具体的“老百姓”身上,“人民”两个…  相似文献   

18.
《当代党员》2006,(10):1-1
有这样一个同志,他身处公务员岗位,工作也勉强过得去,但喜欢吃拿卡要,属于老百姓戏称的“工资基本不用、烟酒基本靠送”的那类“公仆”,群众意见很大。在“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中,他给别人提意见、找问题很积极,面对别人给他指出的问题,甚至是服务对象有真凭实据反映的问题,却不认账,或者认账不认错,理由一大堆,“领导叫我这么干的”,“别人都在那么干”,“现在社会风气就这样”,等等。  相似文献   

19.
“将军赶路,不追小兔”这句民谚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将军率领大军去打仗,兵贵神速,一分一秒都是重要的,有时差几分钟就可能失去战机,造成不应有的失败。这时候,看到路边有一只奔跑的小兔子,是决不能去抓的,再好抓也不要抓。因为对带兵打仗的将军来说,“赶路”与“抓兔”相比,前者大得不能再大,重得不能再重;后者小得不能再小,轻得不能再轻,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现代领导科学十分强调为治有体,职责分明,讲究轻重缓急,主次得当。法国社会学家帕斯卡指出:“人类对于琐碎事物的敏感和对于最主要事物的麻木,标志着一种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20.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创造条件,切实解决以下问题:一是主观上“想不想”的问题。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思想上要想。要分析哪些思想必须解放,哪些观念需要转变。二是具体问题上“敢不敢”的问题。解放思想着重是要解决具体问题,这就不能怕这怕那,而要动真的,来实的。三是实际操作中“会不会”的问题。解放思想也有个“会不会”、“善于不善于”的问题,“一抓就死,一放就乱”,说明我们还不大会解放思想,时常进入误区。四是客观上“可不可”的问题。解放思想也取决于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