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工业部门的成就 印尼制造业部门的作用 按国际标准衡量,印尼制造业部门过去十年的发展是迅速的。目前印尼已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工业制品生产国之一.1981年,印尼占有世界制造业增值总额的0.29%,仅次于巴西、墨西哥、印度、南朝鲜、阿根廷和土耳其而居第七位(见表一)。因此,印尼制造业部门的绝对规模大于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菲  相似文献   

2.
印度尼西亚是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全国人口为一亿四千七百四十九万零二百九十八人,仅次干中国、印度、苏联和美国,是世界第五、亚洲第三、东盟第一人口大国。近三十年来,印度尼西亚人口增长速度迅猛,引起政府和人民的重视,同时也引起国际上的关注。印度尼西亚的人口,存在以下四个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3.
六十年代以来成功的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对外经济部门的自由化以及外向的经济政策会使经济增长和发展出现巨大的飞跃,资本——产出比例降低,出口实绩扩大,对世界经济冲击的适应能力增强。继八十年代末以来苏联东欧发生的一系列巨大政治变化,苏东的对外经济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苏联东欧国家从发展中国家成功经验中预见到广泛参与世界经济的可能利益,把对外经济部门自由化作为将国内经济加入到世界经济从而实现贸易利益的主要方面。对外经济的自由化包括取消数量限额以及对国际贸易的各种税收和补贴,实现  相似文献   

4.
苏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苏联,有三十七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使伊斯兰教成为继东正教之后的第二大宗教。根据苏联一九八○年三月公布的一九七九年人口普查资料,苏联现有二亿六千二百万人,其中四千三百万人是穆斯林,约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在二十年的时间中,穆斯林的人口比重从11.6%发展到16.5%,使苏联成为继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国之后穆斯林人口名列世界第五位的国家,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越南是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速度迅猛。人口增长有多种原因。但人口过速增长会严重影响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越南政府为此采取人口调控措施 ,成效较大。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的工业、经济和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促使了城市的繁荣,城市的人口不断增长,这就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城市里的几百万人,甚至上千万人日常活动的正常进行都要依靠城市里的交通设施来保障维持,于是交通拥挤堵塞成了许多大城市中的寻常事,可以说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大城市都面临着交通不灵的严重挑战,本文就莫斯科的交通建设情况来看看苏联是怎样对待这个挑战的。莫斯科是苏联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它现有城市居民840万  相似文献   

7.
苏联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都还非常薄弱,在后者的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极小,不足以影响其经济体系的归属。正如苏联学者什米廖夫所说,“如果以纯粹计量的标准而论,也就是说从世界上这些或那些国家和地区占本国外贸额的比重来看,那么所有发展中国家实际上都属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这种状况当然是社会主义国家在过去长时期内的经济战略失误、传统体制的束缚和实际生产社会化停滞不前所造成的。不过尽管如此,研究和了解苏联和东欧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具体经验,对我国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全世界有发展中国家150多个,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0%,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左右。这里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有着巨大的市场和经济发展潜力。也是当今世界日益壮大的一支独立的政治、经济力量。近年来,苏联重视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联系,1960年的贸易额只有8亿卢布,1984年已猛增到184.6亿卢布。相隔24年,增加了23倍。1975年苏联向发展中国家的输出额是33亿卢布,到1984年已扩大到109亿卢布,上升了两倍多。1984年的顺差额已经达到33.9亿卢布。虽然苏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一般只占苏联外贸总额的15%左右,大大低于苏同经互会以及西方国家的比率。但是这对于扩大苏联的政治影响,平衡外贸收支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一)  相似文献   

9.
试论越南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诸昆雄,郭品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了空前的人口增长,世界人口从1800年的近10亿人增到1930年的20亿,倍增时间用了130年;到1975年,世界人口达40亿,倍增时间仅用了45年,90年代,世界人口已高达50亿,...  相似文献   

10.
《苏联教育》一九八二年第十一期,刊登为纪念苏联成立六十周年写的一篇文章谈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文章说,苏联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从一九二二年的百分之一提高到现在的百分之二十。如果整个国家在苏维埃政权的年代里工业生产增长到169倍,那么白俄罗斯增  相似文献   

11.
人口做为生产国民财富、创造国民收入的本源力量———劳动力的自然母体 ,其本身又构成了对产品进行消费、提供消费购买动力的基础 ,因而与经济发展有着深刻关系。战后日本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急剧变化 ,形成一种既别于发达国家 ,亦有别于发展中国家的独特人口年龄结构。这种独特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各种指标比较显示 ,目前中国亦处于这种独特的人口年龄结构之下 ,因此独特人口年龄结构下的就业政策及其启示便成为我们关心的问题。一、 5 0~ 70年代日本独特的人口年龄结构及其成因。当今世界普遍存…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人口危机透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的持续衰退,俄罗斯人口急剧下降,并显示出有悖于世界人口发展普遍规律的一些特征。本文在对俄罗斯人口的增长、结构、分布和城市化发展等四个方面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人口走向对未来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在议论,世界的经济中心(或重心)正在从大西洋移向太平洋。不管对这种论断有多少同意和反对的意见,太平洋沿岸多数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的经济正在迅速发展,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当人们论及环太平洋各国时,主要指的是美国、日本、“亚洲四只小老虎”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大洋洲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很少把苏联也  相似文献   

14.
菲律宾的经济开发及其经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序言 1950—1970年期间,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5.4%、1970—1980年期间为5.3%,高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5.1%和3.8%,发展产业与整顿社会基础设施的投资的迅速增长与扩大带来了发展中国家的高经济增长。1980年波世界银行分类列为低收入国家的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25%,也高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同类比率23%。  相似文献   

15.
里海地区位于欧亚大陆的结合部,其水域面积37万平方公里。苏联解体前,里海沿岸国仅有两个国家:苏联和伊朗。几十年来,这两个国家根据1921年和1940年双边协定共同管理,没有发生过大的争执,里海是世界上的“平静之海”。苏联解体后,里海沿岸国家由2个变为5个,新增加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塞拜疆。不把俄罗斯计算在内,沿岸国领土总面积是493.97万平方公里,人口共有7997.7万。90年代以后,这一原不曾被人  相似文献   

16.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各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生产停滞,经济衰退,为了保护国内市场,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世界贸易额出现下降。1982年,世界总贸易额下降了5%,据估计1983年继续有所下降。但是,与此同时,苏联和东欧六国的对外贸易却发展很快,特别是贸易量的增长速度尤其快。据统计,1983年上半年和上一年同期相比,苏联和东欧六国向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增长了16%,进口增长了11%。同期,苏联和东欧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顺差为27亿美元。1982年苏联和东欧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顺差为100亿美元,如果1983年下半年能保持上半年的增长速度,则1983年全年的贸易顺差估计可达13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通过信息化克服国家困难金孝锡十年前,美国商务部一位官员在《美国为什么被日本超越》的著作里,针对如何恢复美国的竞争力,提出各种办法,引起很多美国人的共鸣。当时美国因失去竞争力几乎丢掉所有市场,成为世界最大债务国,外债规模比墨西哥和巴西的总和还要多。信息...  相似文献   

18.
一、概述近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力求保持内外平衡的稳定化政策引人注目。一些田际组织已经注重这一课题,七十七国集团特别强调这一问题。稳定化政策引人注目的原因是:第一,关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争论趋于平缓;第二,从70年代初始,世界经济步入巨大的金融与贸易的现实危机;第三,全球经济增长衰退和保护主义抬头要求发展中国家调整政策;最后,不少国家爆发债务危机,也要求以稳定措施恢复增长和取得内外平衡。  相似文献   

19.
苏联经济增长停滞的特点苏联经济的整个结构形成了苏联经济的特点,并且和经济增长停滞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下面列举苏联经济的几个特点。1.领土广阔、气候条件恶劣、自然资源丰富、具有一百多个民族等等。这是苏联所具有的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它国家的特殊条件。2.苏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的干扰和破坏。3.政治上实行单元制。继承传统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坚持三十年代斯大林所确立的集中指令性的实物型计划经济和重工业优先发展原则。4.是经互会经济的中心。  相似文献   

20.
(摘译自英《苏联问题分析家》1984年6月27日“阿尔巴尼亚的人口突增”一文。作者雷蒙德·哈钦斯。)当霍查于1944年11月在阿尔巴尼亚夺取政权时,阿尔巴尼亚的人口只是1百万出头一点。到2000年,该国人口可能接近4百万人。1971年至1982年这11年中,阿尔巴尼亚的人口以每年2.2%的速度增长,至少比欧洲任何其他国家的人口增长快3倍。尽管人口的突增不会根本改变阿尔巴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