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谭保罗 《南风窗》2013,(22):67-69
商业地产和实体经济的紧密度超过住宅,当实体经济疲弱,商业地产会首当其冲。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内地商业地产不论是售价还是租金,其增幅越发被住宅拉开。李嘉诚在内地"抛楼"和在香港"套现"一度被有些人质疑为对中国经济的"看空",而王石在微博上那句"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的点评更带来了疑惑和遐想的空间。一时间,经济的不安全感再次向中国人袭来。但更多的评论者认为,李嘉诚在内地先后拥有近80个投资项目,对  相似文献   

2.
微天下     
《南风窗》2012,(4):17-17
@史玉柱:企业家不愿投资实体经济,原因之一: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行政法规上一个实体项目,要敲几十个公章,面对几千条"严禁",几百条"处罚"如果严格执法,实体企业家全要在监狱里过年。不能全抓,就出现了选择性执法。去年才取消的投机倒把罚款条例,能把一半的民间资本罚为财政收入。庆幸我退休啦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16,(26)
正颁奖词他所带领的华为公司一开始就没有走"要素套利"的商业捷径,而是走了工业国家最典范的技术崛起之路。在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不小的时点,有理由去关注这样一位企业家。华为公司,中国当下最不缺少掌声的企业。任正非,中国实体经济的"教父级"人物。一家赚钱的企业,一位企业家,究竟和公共利益有何关系?这真是一个大问题。在普通人看来,清廉的、并且对腐败疾恶如仇的官员、敢于挑战不合理制  相似文献   

4.
谭德波 《南风窗》2012,(2):68-70
2011年,实体经济的低迷让中国银行业的高利润显得特别的"硌眼",金融业利益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割裂又加深了。中国银行业到底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在2011年年末在一次公开论坛上的发言是个楔子,公开揭示银行业与实体经济之间矛盾的另一面。砍掉银行坏账,搞公司化改革,同时监控系统性风险,一度是中国金融体系的头等大事。但实际上,银行蚕食实体部门利润,挤压其他金融形式生长空间,导致金融体系"畸形"发育,这个议题却长期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尤其有必要反思银行业在过去两年大规模信贷扩张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16,(10)
正当下的中国,融资租赁的市场渗透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3左右,尽管潜力巨大,但这个产业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制度障碍。这些"功课",怎么补?融资租赁,一度被称为银行信贷和资本市场之外的"第三大金融工具"。从2013年开始,李克强总理多次在公开场合和重要会议上提到,融资租赁行业要加快发展,并服务于实体经济。政府总理多次提到某个特定行业的发展,这并不多见。这种"特殊地位",是由中国当前实体经济的现实和这个行业的独特作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之所以中国立志要破掉上市公司国家股、法人股不能流通的僵局,缘于一个新逻辑体系的建立:上市公司只有彻底地对所有股东负责,公司的治理结构才能根本改进,由是则公司好了,中国的经济才会好且安全。被取代的旧逻辑是:只有国家牢牢控制住尽可能多的上市公司,改革才会顺畅推进,国家经济才会安全,公司才会好。  相似文献   

7.
声音     
《南风窗》2007,(13):12-12
中国应该建立100个股票市场中国股市"股权分置"问题最早的系统理论阐述者张卫星近日抛出一个先锋观点:中国股市的最核心症结,不是坐庄投机性炒作,也不是始终不能摆脱的政策市,而是现在只有沪深两个"国营"的股市和大约1500多家的上市公司,是非常"迷你的股市",孤立的两个股市和数量有限的上市公司,是中国股市当前各种怪现象的最核心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8.
《工会博览》2005,(18):F0002-F0002
北京天鸿集团公司是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始建于1983年。公司于1990年升级为"国家二级企业",取得"城市综合开发一级资质"、"城市建设开发资信一等"企业资质。目前,集团拥有上市公司"天鸿宝业"在内的各类全资、控股子公司及参股企业等成员企业百余家。集团涉足房产经营、物业管理、饭店旅游业等经营领域,先后获得"北京市经济百强企业"、"中国房地产综合效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2016,(25)
正在金融业严重"虚拟化",不断追逐资产泡沫的时代,广州的改革和创新实践,无疑提供了金融业重新"嵌入"实体经济的一条可行之路。到2015年年末,中国的经济货币化率(广义货币M2和GDP的比值)再次达到了新高,达到了两倍。在这一比值上,中国长期超过美国,位居主要经济体第一位。尽管国别统计口径有一定差异,但中国金融业的"虚拟化"的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来说,金  相似文献   

10.
危险的实体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剑 《南风窗》2011,(25):58-61
在中短期内,中国最为脆弱的环节不是其金融机构,而是其实体经济。中国大部分企业的主要盈利模式仍然是低成本优势,然而,一面是经济增速的下降,另一面是不断攀升的各种成本、通货膨胀及资金成本(利率),这种中长期条件,对中国许多企业盈利能力所构成的打击将是摧毁性的。实体经济的调整压力已经积累太长时间,其修复过程也可能相当漫长。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2016,(24)
正房地产企业,大多数人都没有"大而不能倒"的资本,过于激进,便是对自己和股东不负责任。上市房地产公司都已经公布了三季报。不得不说,房地产行业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真是赚的盆满钵满:两市132家上市房企前三季度合计营业收入为8780.5亿,净利润687.8亿。虽然这样的营收规模和净利润规模的增长速度大不如前,甚至略有回调。但是,在经济增速放缓、实体经济收益水平下降的背景下,上市房地产的业绩无疑是有"逆市"表现的。  相似文献   

12.
余力 《南风窗》2010,(6):78-79
中美经济竞争,不再只表现在实体经济,而已升格至货币层面,明刀明枪地争主导权。中美关系当是今年中国经济的测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世界工厂的辉煌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灵敏 《南风窗》2008,(14):26-29
在全国产业梯度转移、各地都热衷于招商引资的背景下,包括武汉、长株潭、成都、重庆天津这样的新特区,也正急切克隆着"东莞化"这一看起来很美的经济发展模式。东莞的今天很可能是许多城市的未来,而东莞的困局,正是今天整个中国实体经济所面临的困局。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总体发生了深刻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国民经济开始新旧动能转换,从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向6%-8%的中高速增长调整,这期间,我们国家对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也作出了重要部署。以金属冶炼加工、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产业为代表的工业制造性产业是我们国家实体经济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今年第一季度和4月份的经济数据似乎不够理想,5月份虽然有了一线光,但实体经济下行的风险依然很大,于是,关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担忧开始弥漫,中国是不是需要出台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的讨论日益激烈。当金融危机初起之时,很多人认为这对中国来说是一次逼迫经济转型的机会,出口不振,外部疲软,中国可以通过启动内需和加快产业升级应对。可惜的是,4万亿的出台迅速刷新了中国的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实体的欧盟,在经历了90年代中后期经济的短暂较快增长后,很快"变脸",一直愁云紧锁.自2001年以来,经济发展形势持续低迷,甚至濒于衰退的边缘.  相似文献   

17.
陈文 《法制博览》2023,(29):109-11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监管制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其财务信息披露和业绩表现对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然而,在我国上市公司监管制度建设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力、处罚不严等问题,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影响了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将对我国上市公司监管制度进行研究,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监管制度,希望能够为未来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刘伟 《法制博览》2024,(1):148-150
实体经济为国之重器,随着国家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鼓励和支持,部分实体企业的用工规模呈爆发式增长,而用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对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16,(24)
正实业投资的"广州现象"正在成为中国一线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典型样本。通过着力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降低营商成本,改善投资环境,既起到了对本地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保护作用,同时也产生了对央企、海外500强背后高端要素的集聚效应。在社交媒体中,当时还是总统候选人的特朗普曾这样质疑奥巴马的医改政策。他连用了三个排比,认为这一政策将在三个方面摧毁美国经济,一是妨碍创业(stop entrepreneur),二是让增长  相似文献   

20.
财讯     
《南风窗》2014,(12)
<正>互联网企业赴美上市再掀高潮2014年5月22日,京东集团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发行价19美元,收盘价报20.90美元,市值达到约286亿美元。就市值而言,京东已成为仅次于腾讯、百度的中国第三大互联网上市公司。业界称,中国电商完成了从阿里巴巴的"寡头时代"到阿里、京东的"双极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