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阐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正确反映当代世界发展变化和科学判断党的历史地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 2 0世纪的一段时间里 ,我们对于时代的认识 ,曾发生过超越阶段的严重失误 ,并导致了实践上的巨大挫折。对那些错误认识的反思和校正 ,正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个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命题。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既不能偏离“大时代”的历史方向,又要结合“小时代”的阶段性变化,不断回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理解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历史演进的一条基本线索,是科技革命的发展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造成的时代特征变迁。从这个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历经了“科学阶段”“俄国阶段”和“中国阶段”三个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概括,鲜明体现了当今时代的特征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建设一个“干净”的社会并不是要造就一个“单纯”的社会。我们经历过那样的时代,它并不值得我们回头。“单纯”是丰富和多元——这是我们20年来矢志追求的目标——的“敌人”,但“干净”不是。事实上,正是那些全面渗入社会肌体的肮脏力量在不断剥夺许许多多普通人享受丰富生活的机会和权利。一直以来,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是压倒一切的目标。但是,当许多人感受到以中国之大而“净土”难觅时,我们的目标是否需要修正?我们的眼光是否需要超越眼前的成就? 奥运火炬正熊熊燃烧,在历经百年风雨之后,它正在为“干净”的成绩而努力。如果说,对个人“良心是最好的枕头”,对国家则“干净是最好的指南针”——干净的国家也许会停顿,但不会走偏。  相似文献   

4.
香港是否开赌,迄今未有定论,但相信不会是空穴来风。我们关注香港“赌城”,倒并非因为这是一条有趣的“花边消息”,而是可以从“赌城”的设想中看出,过去两年的金融危机对香港乃至亚洲经济的深深伤害。如果不是伤之太切。香港又何至于与弹丸之地的澳门“争食”? 在许多人心目中,金融风暴不过是一个已过去了的“新闻事件”而已。但伤痛并未远去。过去的香港人忙于从股票和地产中赚取“快钱”,韩国人则陶醉于大企业的狂热扩张中。他们现在的痛苦正是一种历史的偿还。天道酬勤,只有汗水才能让我们的成功更踏实。  相似文献   

5.
世界军事理论的发展已经迈进信息化时代的门槛,中国军事科学也酝酿着重大突破。推进中国军事科学的时代创新,是我们这一代军事理论工作者担负的历史责任。首先是推进军事理论建设的时代转型;其次是引导军事理论体系的结构调整;最后是要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6.
当一个经纪人真不容易,除练就“铁脚板、神仙肚、牛皮脸”之外,还要学会“说话”。 记得我初入行时,老师就对我说:干经纪这一行,首先要练好讲话,这一关通过了,那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当时,我不以为然,心想:我口齿清楚,说话有条理,这还用练? 一次,我介绍一客户做钢材生意,当时正值国家整顿金融秩序、压缩房地产市场开发,致使钢材价格一跌再跌。我对客户说:“陈经理,钢材价格下跌正是我们进货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一周年到来之际,我们再一次学习江泽民同志去年“七一”重要讲话,倍受教育和鼓舞。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一观点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党只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科学地认识时代特征,自觉地顺应时代潮流,坚定不移地走在时代前列,才能永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异常敏感的资本易帜时代,郑培敏这样的人物登场,并亮出了“企业家价值”的大旗。一张完全年轻的面庞,一份尚且短暂的履历。他的“原始积累”,建立在一大批企业领导人“原始积累”的基础上;在对历史与旧体制的赎买中,这位年轻人得以施展创业的抱负,并获取相当可观的商业利益。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隐秘而又充满寓意的部分。  相似文献   

9.
一时间,广州仿似平地里冒出了千多家广告公司。一时间,广州好像大街小巷都是广告人,一时间,广告业的改革成了热门话题。报载,广东将从今年7月起推行广告代理制,是全国的试点之一。从此,媒体只剩下广告发布权,广告改由广告公司统一承揽,媒体将不能再去“拉广告”。对此,媒体当然要寻找对策,广告公司则深受鼓舞,企业却有不少疑惑。整个广告业正是在一种兵荒马乱的状态中,跌跌撞撞奔向代理制。我们的惮憧憬和希望在广告业走上代理制时代之前,不少广告业人士都曾经理想化地憧憬过代理制将为广告业带来的兴旺和发达。首先,代理制将从此结束我们过去那种由媒介包办了经营和发布广告业务的具有不少垄断性质的旧  相似文献   

10.
“七品芝麻官”那出戏,有一句话给人留下了很深印象,就是“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在粉碎“四人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历史把我们推上了领导岗位,作为人民的公仆,我们的精神状态应该富有时代的色彩。“七品芝麻官”说的那句话,是有当时的历史背景的。社会的不平等,恶势力的强大,决定了当官要为民作主,极不容易。碰到伤天害理的事,这位“七品芝麻官”不愿向恶势力低头,就宁愿不要乌纱帽,也要为民作主,这种精神,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但现在时代不同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全  相似文献   

11.
文章未必总是新的好,观点未必总是新的进步。重读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1927年的这篇演讲,我们颇有醍醐灌顶之感,并愿将其郑重推荐给读者——我们经常谈社会要扶助教育,却甚少谈教育要扶助社会,尤其是乡村社会;我们把视野放在教育的产业化上,在“拉动内需”上大做文章,却甚少关注教育的社会化、生活化,并探求使之真正具有活力的办法。陶行知这篇演讲便是一个正本清源的法宝,尤其“要从乡村实际生活产生活的中心学校”一语更值得我们对照现状、深刻反思。我们须知道,乡村教育仍不得不处于被人“怜恤”的位置,仍处于和乡村生产、生活实际严重脱节的状况,正是乡村与教育的莫大悲哀。因为莫忘记了,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有思想家指出:乡教应是推动中国进步的一个真正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12.
历史经验表明,舆论和意识形态工作在政治运动中常具有某种先行性。“台独”最先也表现为一种思想观念。因为在现实政治中难有其立足之地,于是先寄身于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像文学这样可将其理念隐隐约约地寄托在形象描写中的载体。这正是最早的“台独”分子经常是作家或文学作者的原因。不过,当条件成熟时.它就会从意识形态领域向现实政治领域扩张。于是我们看到民进党执政8年时,将“台独”意识形态转化为“去中国化”的种种“政策”。2008年“大选”民进党失利,  相似文献   

13.
茅于轼 《南风窗》2010,(5):73-73
一旦福利水平上去,就很难再降下来。选择福利水平并不是很自由的。它往上走容易,向下走难。所以我们对是否要增加福利要保持警惕。关于福利国家的争论由来已久。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有福利总比没有强,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党的十七大又提出“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就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是保证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6,(22)
正回望长征,那些曾经蹒跚、奋战的人终会渐渐故去,而历史的印迹则难以磨灭,有可能越来越深刻,因为他们改变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进程。埃德加·斯诺在其著名的《西行漫记》中这样描述红军长征“:不论你对红军有什么看法,对他们的政治立场有什么看法,但是不能不承认他们的长征是军事史上最伟大的业绩之一。在亚洲,只有蒙古人曾经超过它,而在过去三个世纪中从来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举国武装大迁移……与此相比,汉尼拔经过阿尔卑斯山的行军看  相似文献   

16.
历史的长河眷恋十月的堤岸。翻阅中国十月的历史年表,三件备受瞩目的事件赫然蹦出:开国大典、抗美援朝、长征凯旋。这几个名词,与中国的命运牢牢相系,是那个时代的印记,也是令每个国人骄傲与振奋的、由中国人自己谱写的十月的浩然篇章。  相似文献   

17.
“点滴汇聚江河”,在这个无“微”不至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事件在“微”平台上发酵、扩散,玩微博、读微小说、看微段子……如今,微电影成为“微”文化的新宠,更加贴近普通大众,普及度远远大于普通电影。企业里拍摄微电影重在创意的构思和情感的表达,这给了非专业人士的职工更多展示自我、表达自我的空间,也为宣传企业文化开辟了新途径。正是通过这些普通职工质朴的表达,在一瞬间让我们感动,或许是一个小小的善举,或许是一个不经意的微笑,都能在寒冷的冬日给我们温暖。这就是“微力量”。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中国,正是一个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又是一个需要反思与重建的时代。同时,也是“中国问题”不断涌现、不容回避、不好把握的时代。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正是一个多方面、多视角、多层次的、综合的、变化的、彼此互为作用的“中国问题”及相关系统。其中既有家庭的,也有学校的,更有社会的;既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关键是我们如何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司法理念。在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很多精神面貌形成并且得以传承和发展,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苏区精神等都在特定的历史情况下应运而生,在本文中我们将以苏区精神为研究重点,探讨苏区精神对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的启示.苏区精神概括来说是指老一代共产党员为国家为民族的发展而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奋发进取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精神的总体表现.在当今新的时代,研究苏区精神,要学会站在时代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上,全方住地阐释它的精神内涵并且取其精华,充分汲取优秀精神来推动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北方 《南风窗》2014,(8):46-49
这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年代。回首百年前,历史能告诉我们什么呢?回答应该是,统治这个世界的精英们如果还不能放下"致命的自负",仍可能再次遭受致命的失败。在《昨日的世界》一书的开头,斯蒂芬·茨威格这样写道:"倘若要我今天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我长大成人的那个时代作一个简明扼要的概括,那么我希望我这样说:那是一个太平的黄金时代。"那个黄金时代正是西方历史上著名的"百年和平"的晚期。当时的欧洲上流社会享受富足,迷信进步,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