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今年已经是第三届,3年来这个国内唯一的官方纪录片节着力进行着搭建纪录片市场交易平台的工作,难题却仍旧没有得到解决,中国的纪录片市场多年来的不景气已是共识。事实又似乎并非如此。虽然独立纪录片制作人的工作仍旧较少与公众见面的机会,但是《故宫》、《晋商》、《姐妹》等电视纪录片或者纪实类的专题片似乎受到更大范围内的欢迎,而以央视《探索·发现》为代表的人文自然类纪录片的制作水准也有明显的提高,颇受观众追捧。那么,中国纪录片究竟如何在市场中求生存,如何在残酷的市场环境下保留属于我们所处时代的…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6,(15)
正如何理解经济发展背后的社会创伤,作为发展蓝图制定者和实施者的地方官员又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百姓民生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书记》和《中国市长》给我们带来的思考。近些年,有两部纪录片显得格外特殊,这就是新闻记者出身的导演周浩拍摄的《书记》(2009年)和《中国市长》(2015年)。这两部纪录片的特殊之处有两个,一是对纪录片题材自身的突破。一般来说,纪录片擅长关注如农民、农民  相似文献   

3.
张以庆,1954年出生于北京。在武汉当过10年工人。1987年调入湖北电视台。现为湖北电视台纪录片编导,独立制片人。拍纪录片《红地毯上的日记》(1990年)、《起程,将远行》(1995年)、《导演》(1996 年)分别获得中国电视金童一等奖;《舟舟的世界》(1997年)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获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大奖及最佳编导单项奖,中国电视金鹰奖,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加拿大蒙特利尔艺术电影节等6项国际比赛提名奖;《英和白》(1999年)获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最佳纪录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创意奖和最佳音效奖,第1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纪录片最佳编导奖。《幼儿园》获第10届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之“人文类纪录片最佳创意奖”,2004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2002年, 张以庆获得中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长江新闻奖”,为湖北省获此奖项的第二人。  相似文献   

4.
媒体     
《南风窗》2015,(6)
<正>01韩国人眼中的"超级中国"《天下》3月4日1月下旬,由韩国最大国营电视台KBS制作的大型纪录片《超级中国》(Super China)在韩国播出,创下了高收视率。中韩FTA签署在即,此片也正好反映了韩国人急切地想了解中国的心情。这是韩国近年来论述最深入、涵盖最广的中国议题纪录片,完整地向韩国人描述了中国崛起的方方面面。播出后,韩国人回响热烈,创下10%的高收视率,是一般韩国纪录片平均收视率的两倍。  相似文献   

5.
讴歌 《南风窗》2008,(6):95-95
2月份去美国出差,转机去纽约时,在机场买了一期《纽约客》。首先翻到一篇文章,介绍了蔡国强在纽约的作品展,这位旅美艺术家在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展览。题为《我想要相信》。然后读到一篇关于"碳排放"的文章,说人们谈论碳排放,似乎"道德"成分要大过"科学"。到了纽约的那个周末,是大家都在谈论但又难比往年兴奋的奥斯卡奖。我注意到,《SICKO》(精神病人)也被提名最佳纪录片,不过最后没有获奖。这个结果,对我而言,并不  相似文献   

6.
我相信真、善、美;民主、自由、博爱;关怀人的痛苦和生命的尊严才能超越国界……李扬简介:1986年,北京广播学院导演系大三学生李扬,主动辍学留学德国,在科隆电影专科大学专修电影导演的课程,此后他一直拍纪录片。直到2003年他拍出了《盲井》,此片改编自刘庆邦的中篇小说《神木》,这是李扬的电影处女作,有强烈的写实风格,全部场景没有一处是在摄影棚里拍出来的。影片在国内尚未公映但已在国际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在10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6,(16)
正很久不看电视,但前几天,一部名为《共赢海上丝路》的纪录片把我吸引了。这是深圳卫视推出的一部大型新闻纪录片,讲的是深圳企业闯荡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其中一集讲印度,一个细节非常有意思。深圳企业到印度卖手机,会从两个细节来迎合消费者:一是所有手机相机都自带美白功能,且白得恰到好处;二是手机多以暗色为主,灰、黑主打。为什么这么做?第一个是因为印度人以白为美,在中国人早已开始以小麦色为美的时代,印度人的爱白倾向依然近乎偏执。网络交友时,照片的脸长得白净,别人会以为你有高种姓血统,就像中国有房子那样。加分!第二个则是因为印度城市基建较差,灰尘大,商旅人士国内出差环境堪忧,手机暗色才耐脏。手机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中国制造"的用心,也让我开始重新思考"龙象之争"到底是不是一个伪命题?印度真的有能力取代中国?我的结论是,很难。  相似文献   

8.
舒远 《南风窗》2014,(25):68-71
<正>持阴谋论者指出,检察官故意等到晚间宣布大陪审团决定,而州长没有让国民卫队及时到岗到位,因而给暴徒们制造了充分的打砸烧抢的机会,是故意让弗格森镇在世界面前出丑。《密苏里修正法规》第556款规定:"关于此事(自卫)的任何正当怀疑都必须看作是有利于被告的证据。"也就是说,当威尔逊关于自卫的证词与其他目击者存在冲突时,应以威尔逊证词为据。  相似文献   

9.
1986年2月25日一3月6日苏联共产党召开了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会上通过了: 《苏联共产党纲领(新修订本)》, 《苏联共产党章程(新修改本)》, 《苏联1986至1990年和200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报告》; 会上还改选了苏共中央领导机构。国际上对苏共二十七大的评价是褒贬不一。褒的说法有:这是"一次变革的代表大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会,它对西方世界是一次大挑战"。贬的说法有,戈尔巴  相似文献   

10.
志气经济学     
南方朔 《南风窗》2011,(25):98-98
近代中国人无论对公司、对团体、对国家好像都少了志气。根据《经济学人》报道,中国人现在都想学"三星"。"三星"经验不易学,因为那种志气是学不来的!最近读了两位欧洲创新专家殷德(Nicholas Ind)及瓦特(Cameron Walt)合著的《灵感:掌握你们组织的创造潜力》一书。书里提到大作家狄更斯曾说过:"只有你在意,你才会创造。"书中指出创新的真正秘密乃是你必须有坚强的信念。一个公司或组织"在意"这个心理因素,乃是他创造性活动的先决条件。领导者或管理者必须让公司或组织有这种"在意"的特质,唯在意,一切事情就会变得更好,此即开创。  相似文献   

11.
陈言 《南风窗》2013,(6):78-79
当安倍把领土问题看成是日本的核心利益问题的时候,没想到他的访美让美国看到了日本的弱点,有了进军日本市场的巨大机会。"首脑外交无小事。"日本外务省的官员几次这样说。从语言中能嗅出外务省要强调安倍晋三首相在2月21~23日的访美,具有相当大的"成果"。不过,除了在安倍访美回来一周后,《日本经济新闻》忽然在3月1日发了一篇赞美访美硕果累累的官样文章《日中对立,美国总统表明的真意》外,人们  相似文献   

12.
理想的大学     
一 理想的大学该是什么样子?星期天突然想到. 星期天早晨,有我最喜欢的NPR(全美公共电台)主持人丽安·汉森的节目.吃完早饭,举哑铃的时候,丽安就笑盈盈地请来顶呱呱的谜语大王威尔·肖茨,让我猜15分钟字谜. 威尔是当得上一个"顶"字的.据维基百科介绍,他拥有我们这个星球上唯一的"谜语学"学位,前无古人——但愿别后无来者!威尔的故事,得从1974年他进印地安纳大学(简称印大)讲起.在纪录片《字戏》里,威尔回忆了那段峥嵘岁月.  相似文献   

13.
陈艳 《工会博览》2010,(5):291-292
近些年来,电视纪录片创作界不时地发出纪实主义的呼唤。中国的大型纪录片《望长城》和日本同期拍摄的《万里长城》是对这种呼唤的一次辉煌的实践。在央视热播的《故宫》更是极尽各种能事,赋予传统纪录片一种崭新的诠释。它们向一度几乎走入绝境的电视纪录片创作模式提出了大胆的挑战,它们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电视纪录片创作思路,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总结和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焦点,不约而同地聚集在“纪实”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娜 《南风窗》2008,(1):48-52
台湾北部,新竹县尖石乡的高山上,是泰雅族原住民的家园,也是台湾水蜜桃的原乡。作为重要的农产,水蜜桃维系着族人的生活。2007年6月,一部由台湾财经杂志《商业周刊》委托制作的纪录片《水蜜桃阿嬷》,让泰岗部落的一个自杀遗孤家庭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并成功激发了面向全台的公益募款。当募款如火如荼时,无党籍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质疑募款的"目的"和"流向",指责《商业周刊》其实是在"消费"原住民的悲惨故事,"掏空社会的爱心"。2007的夏天,咬一口甜蜜多汁的桃子,却品出以"经济自由、政治民主"自傲的当代台湾社会的酸涩和迷茫。  相似文献   

15.
张慧瑜 《南风窗》2014,(9):89-91
<正>这就是当下电视真人秀所竭力讲述的双重故事,一方面把野心勃勃的屌丝打回原形、毫无怨言,另一方面让土豪有恃无恐、无所畏惧,这恐怕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无知无畏的无意识流露。2014年初,类"梦想秀"电视节目依然是小荧屏上竞争最为激烈的战场,不只是《我是歌手》(湖南卫视)、《中国好歌曲》(央视)等音乐节目,还推出了科学类的《最强大脑》(江苏卫视)、圆梦真人秀《私人订制》(北京卫视)以及喜剧类的《笑傲江湖》(东方卫视)等。从《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到近期的《中国好歌曲》、《笑傲江湖》,籍籍无名的"圆梦人"或"追梦者"上演  相似文献   

16.
正一、现代民族主义的概念杨钪森(以下简称"杨"):民族主义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请问您如何从理论上界定"民族主义"的概念及其研究范畴?王联(以下简称"王"):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在《国际政治研究》的平台上分享我对世界民族主义研究的认识。民族主义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研究对象,实际上并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义,正如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厄内斯特·盖尔纳(Ernest Gellner)所说:"民族主义是只大象,  相似文献   

17.
生产方式是整部《资本论》,甚至全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概念。生产方式不仅意味着生产什么、如何生产,而且意味着"谋生的方式"。不论是"市场经济"概念、还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概念,都必须从生产方式角度特别是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方式角度去理解,这样才能把握《资本论》的真谛。作为生产方式的市场经济意味着"看不见的手",即物质生产的分工协作关系,因而不仅体现人与自然的使用价值关系,而且体现人与人的价值关系。只有理解了《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一篇,尤其是第一章第三节中关于价值形式的论述,才能理解"价值实体"(价值的本质)如何体现在货币的现象中,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只有理解了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才能从"资本总公式"的自我矛盾方面理解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区别,即作为生产方式的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与资本现象(能够带来利润的货币)的区别。在这一基础上,才能理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意味着资本化的人格即经济人成为市场主体的市场经济,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意味着社会化的人成为市场主体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1999,(11)
《财富》杂志在评选美国最受赞赏公司时列出了8个标准:创新、管理质量、员工才能、产品及服务质量、长期投资价值、财务健全、社会责任、善用公司资产。在财富论坛上亲眼目睹了那么多杰出企业家的风采后,我感到,在这8大标准之上,还应列出一项指标:企业家才能。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命运。 企业家的创新才能不仅能创造一项全新的事业机会(杨致远的“网站搜索器”的创  相似文献   

19.
正《暴力与民主》是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基恩继《媒体与民主》(1991)、《反思暴力》(1996)、《公民社会:旧形象、新观察》(1998)和《全球公民社会》(2003)等著作之后,于2004年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重要成果。布赖恩·哈利特(Brien Hallett)认为,该书的许多观点"信息量大而又富有启发性"。基恩在书中对有关暴力的两种论调即"民主和平论"和"公正暴力  相似文献   

20.
印共(马)既不同于印共(右翼),也不同于印共(马列),在国际共运中实行一种所谓"不偏不倚的中间"路线,对"欧洲共产主义"持批判态度。它对"欧洲共产主义"的立场和批判,集中体现在兰纳地夫最近撰写的《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原则立场》一书之中,该书约有四万余言(七十页)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部分)详尽评论了西班牙共产党总书记圣地亚哥·卡里略的论著《"欧洲共产主义"和国家》。第二部分是评论法共成员埃迪诺·巴利巴尔(Etienne Balibar)论著《论无产阶级专政》。这里摘要译编的是第一部分。文内标题是原书所有(原书小标题较多,用其中的一部分)。文内引用的卡里略的言论参照了商务印书馆1978年出版的《"欧洲共产主义"与国家》一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