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磊 《南风窗》2010,(5):18-20
国家近期发布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尽管有关官员宣称无任何吃惊之处,但农业源污染对于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的"贡献度"还是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6,(8)
正除了"大城市化"的必然趋势之外,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国民基于通胀预期的资产保值和投资需求,也是房价上涨的推动力。两者叠加,便是一线城市房价本轮暴涨的根源。当前,中国楼市出现了两个以前不曾有过的现象:一是,二三线城市和一线城市之间,出现了"非对称性"房价上涨,前者房价出现停滞,去库存变得缓慢,而后者房价却快速飙升,地方政府不得不出手调控。二是,经过多年政策的"空调",以及楼市唱衰论的不断"落空",很多购房者对购房保值的态度变得更加笃定,这是一线城市  相似文献   

3.
杨军 《南风窗》2010,(1):71-73
虽然2010年宏观经济大方向终于揭蛊,但仍有不少关键政策疑问待解,其中当属通胀问题和楼市调控,"双宽"主基调下传递出的政策信号仍然暗藏模糊玄机,这无疑使政策执行部门今后在具体操作上只能"走钢丝",也给市场埋下了大量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陈和午 《南风窗》2013,(9):39-41
楼市改革最重要的是"去投资化",使房地产回归居住消费属性,楼市改革必须跟土地制度、财税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进行联动。对于新一届政府而言,楼市毫无疑问是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上一届政府楼市调控的最后一棒"国五条",现实中正遭遇地方政府的"软抵抗"。尽管3月底的大限已过,但地方版"国五条"细则却并不给力。北京等10多个城市出台了不同力度的执行细则,但多被指缺乏实质性内容,而更多城市却是犹抱琵琶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16,(9)
正如果说北京是一个"现实",上海是一种"可能",深圳是一组"概念",那么,广州就是一款"应用"(程序),一款创业时代平易近人的超级"应用"(程序)。广州,它是那座对中国人最充满善意、最平和的"一线城市"。但有人可能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看来,广州正在被"一线城市集团"淘汰,一些机构的楼市报告中,已经开始堂而皇之地把广州归为"二线城市",和杭州放在一起。在这一轮房价狂飙中,广州的确"表  相似文献   

6.
1993年以来,中国股市曾多次低迷不振,一跌再跌,人心涣散。1994年盛夏酷热,沪、深股市穿破400点和100点,惨不忍睹。市场内外,一片悲观气氛之中,有不少人在憧憬和期待外资入市,寄望于新一轮“洋务运动”。 当然,也有人持有异议:允许外资入市,简直是“引狼入室”,在中国证券市场掠夺性地赚取利润。 外资入市,再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时卫干 《南风窗》2007,(2):64-65
近日,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先生撰文《想象5000万人超级城市》,该文建议中国建设20座左右的超级大城市,每座城市5000万人,80%的中国人口因此而能够集中居住在大城市中。谢先生认为,发展20座左右的超级大城市是保证中国克服环境污染、水资源匮乏、就业不充分等瓶颈,缓解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多重挑战。  相似文献   

8.
财讯     
《南风窗》2013,(5):19-19
消息1楼市调控再加码大年一过完,楼市就迎来了新的调控举措。2月20日,温家宝主持了自己国务院总理任内的最后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研究部署新的"国五条"。再次提出"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等五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中国经济能否成功实现软着陆,消费和社会投资能否"雄起"是关键。如果有几步棋,能同时解决楼市、股市和企业效益的问题,那么就一定可以同时解决中国的消费问题和投资问题,并带领中国经济摆脱低迷。  相似文献   

10.
陈和午 《南风窗》2011,(22):72-75
降中回稳的中国经济可谓冷暖气流交织,经济增长虽无近忧,但却有远虑。消费增速相对比较平稳,但实质是名升实降。楼市清冷,高利贷泛滥,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远没有到位,外部环境又呈衰退之势。经济凉中带暖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总体延续了二季度轻踏"减速板"的态势。数据显示,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有所下滑,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不同程度放缓。  相似文献   

11.
读者     
《南风窗》2008,(22):10-10
楼市泡沫必须挤干净(2008年第21期《阵痛中的民生突围》)美国金融危机的总祸根是高房价,是房地产泡沫。中国必须汲取美国的沉痛教训,把金融风险消灭在萌芽中。对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是"纸里包火"、"打止痛针"的观点。即:拿中国经济、银行、百姓做"人质",抛出房价下跌经济滑坡论、银行先死论、百姓负资产论、农民工失业论等,要挟政府救助房地产,目的在于维护高房价,维护自己的暴利,根本不考虑造成金融风险的后患。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结成强势利益集团,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16,(2)
正去库存的方向性手段实际上主要有两种,或者是限供给,或者是促需求。具体而言,要么降低"人"的门槛,使潜在的购房者能够进入楼市;要么控制"地"的供应,通过调节土地供应市场逐步改变楼市供给关系;要么提高"钱"的吸引力,使潜在的购房者增加购买欲望。新一届政府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对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发展定下基调,首次将"楼市去库存"由市场行为上升到国家任务层面。此前,中央高层从去年11月以来已频繁表态聚焦去库存这  相似文献   

13.
张慧瑜 《南风窗》2013,(18):92-94
从"恶魔"和"敌人",到代表"蔚蓝色文明"的典范,再到调动民族情绪的"竞争对手",美国在中国大众文化的想象中经历了不同的角色扮演,而"美国梦"的色彩也随之幻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众文化的图景中不断地生产着关于美国的文化想象。从1980年代主流思想界对蔚蓝色文明的深切渴望,到1990年代初期讲述中国人在美国艰苦奋斗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红遍大江南北,再到2013年表现中国商人在华尔街上市而实现美国梦的《中国合伙人》热映,可以说,美国成为这30年来中国人从自卑、屈辱到获得自信的重要参照。与此同时,从1990年代中后期畅销书《中国可以说不》、"5·8"轰炸大使馆事件到2008  相似文献   

14.
"入世"谈了15年,"入市"还要谈那么久吗?这种急切之情,表明中国人迫切需要以过程论的积极心态,而非目标论的静态心理,来看待中国正在进行的这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转型。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美国人项庄舞剑  相似文献   

15.
正版本:后浪|上海文化出版社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文化声名远扬,许多国家都会派遣唐使来唐学习,唐朝似乎是中国朝贡体系的高光时刻。不过,唐史专家王贞平在《多极亚洲中的唐朝》里,却颠覆了我们对唐朝的想象。王贞平富有创新性地认为,唐朝的世界是一个多极世界,而远非一般学者所想象的单极世界。通过大量详实史料的考据,王贞平认为,唐与突厥、回鹘、朝鲜、南诏、吐蕃等周边政权是一种"互利"与"相互依存"的复杂多变的关系。周边政权之所以朝贡,是因为合乎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6.
意见与媒体     
网战龙虎榜 (1)“非典是基因武器”这是真的吗?作者山海关外是故乡 点击 7263 水量 134http://jczsbbs.sina.com.cn/舰船论坛 在这个世界,人类联想的广阔已经超乎了人类自己的想象,非典真的是对付中国的基因武器吗?其实正如帖子里某位朋友说的:“我们不应该用阴谋论来看待世界。” (2)谈谈央视版《兄弟连》作者 094mki 点击 6842 水量 71http://jczsbbs.sina.com.cn/舰船论坛 CCTV的《兄弟连》总算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了,在舰船没有骂声一片也着实惊人,当然  相似文献   

17.
南书房     
《南风窗》2010,(9):96-96
<正>《为世界打造"中国梦"》吴旭著新华出版社2009年7月版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形象?如何为中国形象战略重新定位?中国应该怎样进行跨国公关活动化解危机?过去的两年,对于中美这两个"巨人"国家来说,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正剧、喜剧、悲剧、闹剧、哑剧,你方唱罢我登场;作为一个在美国大学里教授"战略媒体与大众传播"和"高级公关写作"的中国教授,作者不仅提出了一连串令人耳目一新的国际传播作战法则,还忠实记录下自己在文化冲击和认知落差中碰撞出的火花,令人警醒。  相似文献   

18.
黎骏 《南风窗》2012,(3):92-93
当所有人都对某一主义疯狂时,摩罗说你们错了,当相同的情况再次出现时,摩罗又说,你们错了。当叛逆走向极致,成为一种思考方式时,毅然否定自己和自己过去的思考变得容易起来。对于近代以来的中国来说,西方文明带给我们的百年屈辱早已融入一个民族的血液,内化为社会隐形基因。但现在,随着中国经济如魔术般给人无限想象,当曾经以为"只有你们才有可能"的可能,变成"我们也可以",而且比你们更优秀的时候,对过去反思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 《法制博览》2009,(16):55-55
多年来一直想去绍兴,一直没有去成。绍兴,只在想象中。想去绍兴,主要想看百草园、三味书屋和沈园。前者和鲁迅连在一起,后者和陆游连在一起。可以说,一个是文学的象征,一个则是爱情的象征。一个矮个子的鲁迅,是一座翻越不过去的文学大山。一曲柔肠寸断《钗头风》,唱碎了几代人对爱情的无奈和惆怅。  相似文献   

20.
我的大学     
《南风窗》2016,(15)
正中国社会,尤其是中下层社会,始终对大学保有一份善意的想象,在大学作为精英教育承载者的时代,这种想象甚至带有某种神圣的味道。因为在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知识和思想都是社会的奢侈品,是由一股超验的力量通过天赋来配给的。进入大学这一事实本身,似乎就验证了一个人是否具有配给的资格,这就是所谓的"天之骄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