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磊 《南风窗》2008,(22):42-43
(一)我今年60岁了,建国那年刚刚出生,种地种了一辈子,现在三个娃都在上海做小生意,我一个人在家种着他们的地,有几十亩。我们村离小岗村不到二里地。以前小岗村比我们差多了,可自从1978年以后,人家就翻身了。  相似文献   

2.
贾容韬 《工会博览》2006,(18):50-50
从儿子呱呱坠地起,我就发誓要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为了能让儿子进县城的幼儿园,我倾尽全力给孩子转了城镇户口,后来,我又不遗余力地把他转到了洛阳最好的私立学校。1999年,我又把孩子转入洛阳一流的公立中学。可以说在培养孩子方面,我给孩子创造的硬件是最好的。我付出了那么多,结果却事与愿违。儿子从迷恋电子游戏进而发展到沉溺网络游戏,学习成绩在班上总是倒数,频  相似文献   

3.
如今已经开学,可心却似乎还是留在那座大山里。我很怀念照片上那个放牛的小男孩,他叫汤兴茂,马上就要上小学六年级了,家里有个上高二的哥哥,还有一个双胞胎妹妹,三个孩子一个比一个长得灵秀,成绩也都很好。小男孩起初不肯拍照,低着头急急往前走,但我上前抓住他的小胳膊时,他却乖乖地跟我回到了镜头里。 农村的小孩子普遍早熟,12岁的汤兴茂很懂事地和我讲了许多事情。他的眼睛很好看,但那眼中的沉稳与镇定让我有些吃惊。 两次采访胡家棚,第一次天黑,没有去村里的小学校,第二次去了。村小是在1999年建好的,花了近5万元,但由于生源不足,建好没多久就关闭了,而今只有一间小教室还开着,每年可招收20多名学前班的学生。 村支书告诉我们,他们打算把校舍卖给私人,作为养鸡、养猪的场地。但胡家棚村交通不便,养了这些鸡和猪运出去卖成本太高,所以直到今天,校舍还是没有  相似文献   

4.
重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即将取消,取而代之的是重庆市居民户口。以后,所有重庆居民都将公平地享有国民待遇。 农业、非农业户口取消后,重庆市居民  相似文献   

5.
干嘛要上班     
李鲆 《法制博览》2010,(8):61-61
如果一个人将所有的垃圾都堆在家里,把污水随便地倒在自己家里的地板上,把家养的金鱼、宠物统统杀死,把培植的花草统统铲除,人们一定会说,这个人疯了!可是,我们一边把地球称为“地球家园”,一边却肆意地制造垃圾,把垃圾堆积如山,肆意地制造污水,把污水排入江河湖海,肆意地捕杀野生动物,使很多物种濒临灭绝,肆意地破坏原始森林,使水土大量流失,使土地严重沙化……难道我们人类都疯了吗?  相似文献   

6.
来信     
林家彬 《南风窗》2012,(26):14-14
笔者是基层"城中村"的一名普通干部,在多年实践中,对土地被各级部门征占的滋味,苦辣酸甜成,无法说清。我们村在上世纪60年代有土地5000余亩,自1959年建市以后,土地陆续被政府各部门征占,这期间,有办理转非、招工安排到市内大企业的;有自行走关系安排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还有的仨  相似文献   

7.
来信     
《南风窗》2012,(26):14
笔者是基层"城中村"的一名普通干部,在多年实践中,对土地被各级部门征占的滋味,苦辣酸甜成,无法说清。我们村在上世纪60年代有土地5000余亩,自1959年建市以后,土地陆续被政府各部门征占,这期间,有办理转非、招工安排到市内大企业的;有自行走关系安排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还有的仨  相似文献   

8.
遥远的父亲     
又要过年了,二姐越洋打来电话,说父亲想见我一面,我默然许久,无法作答。我和父亲一向总是聚少别多,但彼此都予对方浓浓的亲情。我的父亲是一个很奇特的人,他一生经历坎坷,身上却奇妙地揉和了平民及士大夫意识,这一点对我影响至深。小时候,我很怕见到他,当时他的工作很忙很累,一回家看见我们这群小淘气不是把水洒了一地,就是把邻居的窗户砸了,于是他铁青着脸,喝令我们洗澡,吃饭,马上上床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2016,(15)
正学生总要以一个学校的"产品"的形式进入社会,大学必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和大学教师,必须从功利和短视中突围。大学常常被想象,回忆往往很美好,这是因为青春或爱情本身的美好。每个时期、每个世代的大学都不一样。对我这种把青年、中年以及未来的时光和身家都托付给大学的人,最大的感受却不是美好,而是巨变。我们的大学从来不是象  相似文献   

10.
正我叫郜春海,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创业者,由衷地感谢党和国家把这份荣誉授予我们这些科研工作者和创业者,这是党和国家对全体科研工作者和创业者的充分肯定。我从1989年上大学至今,始终坚持做一件事,那就是潜心研究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用30年的时间实现中国信号系统从"0"到"1"的突破,追上了国外发达国家60年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1996,(6)
夏天的太阳总是来得早些,早晨,刚进办公室,太阳便透过玻璃窗温暖地照了进来。 比太阳来得更早的是一个女孩,她站在办公室门口,瘦瘦弱弱的样子,衣着很朴素但很干净,手里拿着一本《南风窗》。开门的时候我问她“您找谁?”,她脸红了一下轻声说句什么我也没听清。我请她进办公室来,她躲在门口轻声细语地问:“这儿是不是有个‘城市故事’?” 我请她坐在办公室简陋的“沙发”上,问她有什么事,她低着头把手中那本《南风窗》摆弄了很久,才鼓起勇气说:“我是湖南来的,在广州给人家当小保姆。”说完又红了脸低下头去一声不吭了。 原以为又是小保姆有了什么心事,被主人家欺负了?干得不开心?一个人呆在家中太闷了?或者爱上了主人的兄弟朋友之类的事情,自从“城市故事热线”发了一个小保姆专题之后,我收到了不少小保姆打来的电话,基本上都是这些情况,不过亲自找上门来,还是第一次。 费了好大的劲,我才和这个腼腆的姑娘谈了一会儿。原来,她去年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本来想再读一年多考一次,但家人说她已经18岁了家中环境又不好不要再为家里增加负担了,于是她只好十二分不情愿地来了广州当保姆。 姑娘说她从小喜欢文学,一心想继续读书,她看到“城市故事”中刊登了一个小保姆考上大学的文章后,很想学那个小保姆,利用业余时间读点书,只是不知到哪儿去读,于是来《南风窗》“城市故事”问一下。 她的话令我深受震动,自从那篇《王晓敏,现代都市童话》发表了之后,“城市故事”收到了许多想继续读书的来电来信,其中大部分都是外地来广州的打工仔打工妹,她们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让我们看到了我们这个城市未来的希望。 随后,我们打了许多电话到有关部门,只是许多业余大学或电大招生都要本地户口或本地就业证,不知道哪个学校可以接受这个一心想读的年轻人?而她当保姆的那家主人也不想她出去读书,怕影响了家务,但她并没有灰心,还在继续努力,希望她能感动我们的有关部门,给她一个机会。 我们感到欣慰,因为我们所编发的“城市故事”已激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求知欲望,令他们开始了对知识对人生的更高层次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又到了母亲的忌日,母亲离开已经整整三年了.从来不敢触及心中伤痛的我终于鼓起勇气,开始回忆慈祥可敬的妈妈…… 妈妈的骄傲 在妈妈的眼里,我是她的骄傲,一直都是. 我是幸运的.在我的农村老家,封建思想特别严重,重男轻女是其中的普遍现象.但在我们家里却不会这样,因为我的妈妈是个很有思想、有主见的女人.我们家中兄妹五人,成年后有三个孩子离开了农村:大哥毕业后去了保定,不仅过上了城市生活,还转成了商品粮户口;大姐接了爷爷的班到信用社工作,成了月月拿薪水的县城正式工;而我作为兄妹中的老小,没有任何独特之处,却不想成为了一名女军人.  相似文献   

13.
孙君志刚,这个性情刚强、好讲道理的年轻人,和我同样生活在有着众多“外来人口”的广州。如果机缘巧合的话,我们甚至还可能在某个草坪上的聊天聚会中相识,而聚会中甚至还有可能聊到“收容”这个话题。 但我和孙君志刚又是有所不同的,我有大学里的正式教职,有正式户口和在天河区公安分局办理的广州市身份证。而孙君志刚在这个城市里,只有一份不太稳定的工作和一张暂住证。他本是一位专业人士,但因为没有正式户口,他就注定要面临种种风险和不公。  相似文献   

14.
读者     
《南风窗》2006,(17)
海殇,一场“人造海啸”长期以来,我们的视野只涉及土地、环保等陆上自然资源与生态的破坏。但是,“海殇”却把我们的视角转向一个被我们遗忘的角落。海洋污染这样一个图景,与环境经济学上那个著名的“公地悲剧”定律,竟是如此的吻合。公  相似文献   

15.
王庭伟 《工会博览》2005,(21):18-18
读者李先生在来信中询问:我夫妻二人同在一家工厂工作,我妻子原是上海知青返城落户哈尔滨,现已经退休。上海市落实政策时,已将我妻子户口迁回上海,我仍在厂里上班。请问:这样属不属于两地生活?我可不可以享受每年一次的职工  相似文献   

16.
正这是1999年7月8日,我所在的单位原北京市房屋修建器材公司工会给我们属兔的职工过生日时,留下的一张照片,距现在15年了。记不得是从上世纪90年代哪一年开始,工会立下了这么一个规矩——每年"七一"以后,为当年是本命年的职工举办生日会。1999年是兔年,我属兔,正好60岁,是受邀参加这次生日会的"老兔"(右起第4人)。其他还有8位职工,年龄分别是24、36、48岁的"中青年兔"。这些"兔子"有管工程的,有当财务的,有干保卫的……大家兴高采烈地聚在一起,庆祝自己的本命年。  相似文献   

17.
在我3年多的婚姻生活中,我所作出的最明智的决定,便是亲自动手、全权负责把我们所有的家什统统搬进新家,它成功地使我的"破烂堆"免遭审查的劫难. 我的这堆"破烂"包括:一个生锈的面包盒,我的老房东给我的一个坏掉的除雪机,还有整整4123张光盘……我把这些东西小心地装进一个个纸箱里,一到新房子,就立即把它们藏到了各个隐蔽之处,比如车库和地下储藏室.  相似文献   

18.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6月也往往因此成了环保月。不过,真要到街头巷尾问问别人环保是什么,大部分人只是认为不乱扔垃圾、打扫自己周围的环境、少用塑料袋、植树造林等就是环保。当然,从广义上讲,这些活动确实事关我们周围的环境,但严格说来,老百姓提到的这些事应该属于环卫(环境卫生)范畴。10年前我上大学时,一告诉别人学的  相似文献   

19.
一个大学生在招聘会上说:“我拿着一麻袋钱去上大学,换来了一麻袋书;毕业了,用这些书去换钱,却买不起一个麻袋。”我们能感觉到这位大学生的情绪,他在用俏皮的方式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现实:知识是无用的。至少目前是这种感觉吧。  相似文献   

20.
等待的价值     
我家院子里有棵粗壮的无花果树,每年夏天.我们一家人都可以吃到香甜软糯的无花果。但到了今年夏初。却再也找不到成熟的无花果。只有许多青硬、苦涩的小球挂在枝头,根本不能吃。父亲见我急着想吃。就意味深长地说:“别性急,你再等一个多月.果子就会成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