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风窗》2016,(13)
正中国还不算富国,多数企业和国民显然尚未做好迎接高成本时代的准备,但这个时代却正在来临。改革不是不要效率,去搞"均贫富",而是要化解社会的整体"高成本",以及"高成本承担不公"所带来的效率损失。上世纪90年代初,40多岁的台商郭台铭来到深圳郊区的龙岗,他登上一块高地,挥了挥手,做出一副画圈的模样。看到当地官员"求资若渴"的表情,以及低得让他心花怒放的地价,他说:"这些土地,我都要!"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6,(17)
正中国企业既要不断挺进海上丝绸之路,和各国共赢,也要通过改革深化,发掘内部的大国优势。唯有如此,才能成为"海丝"经济带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乃至社会进步的发动机。工业时代,也是海洋的时代。即便进入信息化时代,海洋依然是成本和效率两者结合最佳的物流方式。互联网连接了信息,但显然还无法实现对物的转移。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光关乎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进一步融合,甚至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16,(13)
正所有的先发达国家都有与经济发展阶段有关的成本和制度性成本两类成本,生产要素成本上升难以避免的,关键是怎么消化它,出路就是降低制度性成本。前不久,华为董事长任正非的一番言论又引起了讨论,他说"深圳房地产太多,没有大块的工业用地了,土地越贵,产业成长空间就越小。"这反应了中国制造业的现实窘境,高成本已经成为一个重负。中国进入了一个"高成本社会",但对高成本的承担并不是在各个主体之间均衡分布,高成本的产生根源不仅仅是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6,(13)
正在一个"高成本时代",政府展开的改革路线图是比较清晰的:以政府的"放管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释放社会经济活力。因为直接触及了利益格局的切割,以"降成本"为导向的改革也正在真正走入深水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高成本社会"。怎么办?首先需要再次明确的是,这个"高成本社会"是有特定内涵的。简而言之,就是相对于我们的发展阶段和民众的收入情况,企业、创业和民众生活的成本过高。这不仅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孙伟锋 《南风窗》2011,(22):100-100
晚清是一个积重难返的时代,用鲁迅的话说是一个搬动椅子都要流血牺牲的年代,于是才有了高昂的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康梁流亡海外、光绪帝软禁瀛台的立宪成本;晚清又是一个常为新的时代,《清帝逊位诏书》的应运而生让中国避免了法国大革命"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命运,温良恭俭让地实现了权力的交接,不啻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传统的史观里,《清帝逊位诏书》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但如果我们以宪法学的视角来解读这份逊位诏书,可能会别有洞天,高全喜老师的《立宪时刻》以其一贯的政治宪法学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6,(22)
正说到底,一座城市的供给侧改革最根本的路径是不断改善自身的营商环境,保持和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营商成本,吸引高端要素在本地积聚,从而推动技术进步和财富增长。广州是"千年商都",也是近代中国工业化的起点,这种历史地位决定了广州必然是中国南方独一无二的商贸和工业中心。在商贸和工业领域拥有巨大的"存量优势",但反过来也意味着,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时代,广州又会有着"存量负担",以及巨大的变革紧迫感。紧迫感,更是动力。作为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7.
公开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磊  石野樵 《南风窗》2011,(18):34-36
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诸多方面中,"行政成本过高"、"官民比失衡"、"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收支结构失衡"等等议题都是最不具意识形态敏感性的事务性议程,也在执政党高层取得了最大的共识,但却始终陷于推进不快的境地。  相似文献   

8.
南方朔 《南风窗》2013,(23):94-94
历史永远不会终结,这个"大时代"结束了,下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大时代"就会到来。如果只耽于过去的"大时代",可能就会错过新的"大时代"。时代就是时代,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特定的问题要解决。因此时代并无大小,但时代精神却有大小高低。近百年来,中国的历史发展坎坷,外有列强欺凌,民族的存亡危在旦夕,内有丧权辱国的无能官吏。国脉的存续  相似文献   

9.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国际关系理论中"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软实力"理论之父约瑟夫.奈从"软实力"的角度否定了美国国内新一轮"美国霸权衰落"论。奈认为,国家实力的来源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当前美国力量依靠的是包括信息技术优势在内的许多东西。"大国衰落宿命论怪圈"更多地表明人们心理上的担心,而这将导致政策制定出现错误。在中美力量博弈中,奈虽然承认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指出中国内部存在不确定性,中国的发展并不一定意味着中国将超越美国。中国时代尚未到来,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0.
何蕴琪  杨军 《南风窗》2013,(22):36-37
我们该如何描述我们生存的时代?这本应是一个社会转型的大时代,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一个各种社会思潮碰撞,充满激情和未来的时代。但实际上,对一些人来说,这却是一个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时代,琐碎、平庸、无趣,是一个娱乐至死和卿卿我我的小时代。什么是大时代,什么是小时代?南帆先生这样描述:"大时代"意味着整个社会拥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人们仿佛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宏伟的社会工程,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意识到自  相似文献   

11.
来信     
高超群 《南风窗》2012,(20):12-12
诚然,资本主义作为人类社会进程中的某一阶段,逐利的天性伴随着"沉没成本"但几千年来人类社会形态中有哪一种不伴随着"沉没成本"?亲身体验过计划经济时代里那惊天的社会、自然资源浪费的更不必赘言。虽然现在我们说计划经济不为社会主义专属,但现阶段在探索社会主义特有模式的过程中长久地在河里摸石头难道不也是无言的"沉没成本"?除了资本主义"不理性的浪费,我们也应看到资本主义经济中天然的资源最佳配置属性,而这种资源配置正是通过市场的可控"浪费"行为来完成。  相似文献   

12.
来信     
《南风窗》2012,(20):12
诚然,资本主义作为人类社会进程中的某一阶段,逐利的天性伴随着"沉没成本"但几千年来人类社会形态中有哪一种不伴随着"沉没成本"?亲身体验过计划经济时代里那惊天的社会、自然资源浪费的更不必赘言。虽然现在我们说计划经济不为社会主义专属,但现阶段在探索社会主义特有模式的过程中长久地在河里摸石头难道不也是无言的"沉没成本"?除了资本主义"不理性的浪费,我们也应看到资本主义经济中天然的资源最佳配置属性,而这种资源配置正是通过市场的可控"浪费"行为来完成。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6,(23)
正枢纽型网络城市的模式,不但为陷入了实业高成本、财富分配扭曲等"双重困惑"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另一个可能性,更是对国家结构性改革的前瞻性响应。目前,中国大陆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已超过55%,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20个百分点。城市化高歌猛进,但问题接踵而至。一方面,环境、交通等大城市病不断凸显乃至恶化;另一方面,金融资本不断向少数城市集聚,推升资产泡沫,扭曲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16,(14)
正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时代已终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取决于中国经济是否已经做好了应对高成本、转向高端制造的充分准备。从现在来看,似乎还没有做好充分应对。中国绝大多数劳动力,依然未经专业培训,他们经历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就开始出门打工。庞大的群体依然只能在产业链的低端找到工作,这也是基建与制造业在中国如此重要的根本原因,满足绝大多数低技能人士的就业。就业是硬道理,产业升级倘若只是喊口号解决不了就业难题。各地最低工资上升,是出于转型期培育庞大中产阶层的需要,但劳动效率如  相似文献   

15.
邢少文 《南风窗》2012,(9):12-12
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时代正在渐行渐远。一季度的各项经济发展数据都在下滑,8.1%的GDP增速创3年来新低,7.3%的进出口增速是金融危机以来最低,财政收入增长同比下滑18.4个百分点,为近年罕见。实际上,对于告别高增长的预测,原本出现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时,但  相似文献   

16.
赵灵敏 《南风窗》2010,(8):52-53
用工荒的出现只是一个节点,它昭示着人口红利时代的结束,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结束、由廉价劳动力支撑的中国式经济奇迹的结束,但并不必然意味着城乡二元结构的打破和一个崭新的"以人为本"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7.
邢少文 《南风窗》2008,(17):69-71
大规模上马新项目后产能的扩大,本质上是由于电力、焦煤能源价格低、环保成本少等原因,特别是相当部分的产能都属于钢坯、棒材和线材的低端项目,这样中国钢铁企业才具有了价格低的优势。因此尽管附加值很低,也大量出口。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6,(6)
正"这三年"现在是中国的一个热门词汇,指的是十八大后至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这一段时间。本期南风窗的封面选择这个主题,就是通过系统梳理"这三年"的基本演进逻辑,力求对读者朋友理解正在发生历史性深刻变化的中国有所帮助。"这三年"之所以大热,也的确是因为大家都感觉到了,我们已经身处于一个相当不一样的时代。理解了"时代",理解了"时代命题",那么我们理解十八大后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就有了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陆钢 《当代世界》2015,(7):26-29
<正>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装备制造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在大数据的支持下,中国企业更能发挥比较优势,合理评估投资环境,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业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图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的工人在安装水下防喷器控制电缆卡子。"一带一路"始于大数据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方面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为人类提供了无限发展的可能,使得我们在新技术的装备下可以超越当下的局限而达到更远的目标;另一方面,中国三十多年的和平发展积蓄了巨大的能量,以至于需要带动周边共同发展才能保持中国经济结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16,(13)
正在一个社会成本普遍升高的时代,创业公司不可能永远享受低成本,也很难在经济转型时期独善其身,近两年的轻资产创业浪潮既是资本对低投入、高回报的追逐,而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高成本下的恐慌。在互联网创业圈,经常能听到这样的传奇故事,投资人追在创业者身后,以近乎央求的语气允许他能投钱进来,哪怕少一点也行。而创业者冷眼相对:"不好意思,我们有更适合的合作伙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