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石勇 《南风窗》2013,(15):42-43
万物皆流。社会从来就不会一直呆在它曾经呆过的地方。在向"未来"的演化中,或者在表层,或者在社会结构的内部,隐藏着一些神秘的符码。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但我们仍能够模糊地感觉到,现在的中国社会,和去年,和过去几年,在氛围、心态上已经有了一些不同。这个不同,就是社会变狠的趋势,正在被加剧。  相似文献   

2.
徐瑗 《南风窗》2010,(16):54-57
如果我们要表达的内容是维生素C的话,就要放在苹果里,这个"苹果"就是中国的社会现实。即由外国人去体会中国的社会主义,让他们去感受,而不要由我们去告诉他们维生素C是什么,更不可口号式地做成一个维生素片给他们吃,那不好吃,也不好消化,效果也不好。  相似文献   

3.
刘远举 《南风窗》2012,(14):26-28
"劣质民主陷阱"说的谬误之处就在于,用一个非正常状态的、受抑制的社会内部制度去匹配未来的、尚未实现的民主制度(外部制度),完全忽略解除抑制后内在制度的演化,以及外部制度对内部制度必然存在的拉动作用。"中等收入陷阱"是发展中国家常常面临的警告,而中国当下又面临一个来自理论界的"民主陷阱"的警告——许多发展中国家进入民主制度后,却陷于经济停滞、社会动乱、革命、政变频发的乱局而无法自拨,即所谓的"劣质民主陷阱"。  相似文献   

4.
石勇 《南风窗》2012,(17):40-42
当完成了洗雪百年屈辱的历史性任务,而民众对是否拿金牌,已不是那么在乎后,更多了几分豁达与从容。伦敦奥运已经结束,金牌丰收让国人扬眉吐气。但4年一次看比赛的日子将慢慢远去,在生活中被我们遗忘。围绕奥运所发生的诸多事情,其实也是对中国的一次"解密"—一次对国内问题,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以来国民心态的折射。要中国人不带着一个"中国"的现实背景去看奥运是困难的,正如要运动员不带着一个"中国"的抽象实体去投入将不可想象一样。  相似文献   

5.
2014,你好吗?     
《南风窗》2014,(1)
<正>当2014年到来的时候,我们的脚步踏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一大幕已然拉开的时代不知会有多长。它并不仅仅是以时间为标志,而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由高层对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的一系列布局,以及社会整体心态,各个阶层心态的转变所开启。未来是什么,从来就取决于人们怎么做,但首先取决于他们怎么想。不仅社会中各个阶层的利益诉求,包括他们的性格、心态,也是影响,甚至决定社会如何演化的重要变量。无论一个人身处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在认知和心理上,仍然停留在过去,已经跟不上形势变化和新时代所提出的要求。中国社会的演化,我们能够迎来什么,需要新的认知架构,也需要心理基础。无论过去有多么不满,或者失望,新的社会变革进程,总可以被我们赋予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分配原则"的预见包括: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一原则为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也给我们与时俱进地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留下了极为广阔的空间。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提出了新的表述,进行了新的理论突破。但真正落实起来还存在许多难点。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之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石勇 《南风窗》2016,(4):30-33
中国社会,将更加变成一个"生活世界"。春节过后,我们在心理上、身体上,又一次进行"转身",从"家"出发,继续向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去。这是在走向哪里呢?我们会—遭遇什么?从认知上讲,这些问题让人好奇。但现在已没那么多好奇心可以激发了,有些"改变"的可能性已经被锁定,而曾经担心的一些东西,也许会渐次发生。我们关注这些问题,更多是一种心理上对自己已有  相似文献   

8.
社改风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策划人语中国农历猴年春节前后,比全国"两会"先走一步的省市地方"两会"次第开幕。尽管2004年度的全国"两会"尚未召开,地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依旧以"两会"为时间的起点和终点,评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年间的表现。年经事纬,序列新领导集体执政的一年,本刊发现,这是社会问题最为突出社会效应空前放大的一年,更是中国社会体制改革最为突出的一年,尽管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亦都在稳步前行。基于这样的判断,本刊将此间的一年,谓之曰"社改元年"。社改的建树,GDP风向标发生改变,社会政策取向着重公平,等等,无不喻示着从阶级斗争为纲向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第一次转型的结束,从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制度建设社会良性变革的第二次转型的发端。我们相信,社改元年,对于中国的未来,具有太多的指标意义。我们从社会自治的萌芽,从集体权威相对于个体威权的初步胜利,甚至于从一本记录中国社会转型之痛的书出发,考察它隐喻未来的进步指南,并从中国社会体制改革的难点--农村的三只火药桶开始,探讨未来中国社会体制改革的陷阱和隐忧。  相似文献   

9.
熊培云 《南风窗》2008,(15):90-92
"中国向何处去?"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在有答案之前,必先对中国社会的隐性与显性特点有一个通盘了解。为更好理解转型期中国的种种时代疑难,并窥视未来前景,本刊访问了著名学者、中国游民问题研究专家王学泰先生。"小说教"与中国人《南风窗》:您的《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0.
非典事件与治道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典是危机,但也意味着机遇,关键是要我们共同努力,以开放心态对待各种各样的运作,以发展的眼光去应对当前的问题。如果这样,我们坚信,非典不仅不会影响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还会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化》一书,给我们诸多启示。它不仅证明了巴里.布赞教授等作者旺盛的思想力,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欧美学者在学理分析方面的优势。对此,中国学界要有差距意识和清醒估计。换言之,在看到中国经济贸易能力逐渐增强的同时,我们要清醒意识自身"软实力"的不足。不过,正如两位作者在序文里所言,  相似文献   

12.
霍起迈 《工会博览》2006,(23):12-13
不久前闭幕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再一次明确了今后若干年内建设和谐社会将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心目标,并为我们描绘出未来和谐社会的"蓝图"。作为一个和谐社会,要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它涉及到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的关系……然而,我们万万不可忽视的是,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起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如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四届三次执委会于2005年12月通过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协调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6,(8)
正从内蒙草原到华南村落;从东北边陲到中越边境;从鱼米之乡到西北大漠,"调研中国"团队一直在路上。用我们的脚步丈量这个国家的土地,用我们的镜头反映着方方面面的变化,用我们的笔尖记录着色彩斑斓的中国。加入我们吧!一起去走走这个国家的角角落落,去寻找一个,你自己的中国!"调研中国——大学生社会调查奖学金"是由南风窗杂志社于2005年创办的公益项目,通过提供资金和专业训练,支持在校大学生进行田野调查和社会实践。迄今为止,全国已有近600所高校、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16,(2)
正算命先生可以解释命运,并且在较低的层次上为人们提供一些规避风险的手段来化解命运的某些磨难,其存在的合理性无须置疑,而且"应当"。但其实命运的轨迹,是在社会变化中,一个人的自我和存在的轨迹。在这个意义上,把握好自我和社会,即是把握自己的命运。我们已经走在2016年的路上了,虽然根据传统,好像要过年后,在文化和心理的意义上才算是真的迎来了新的一年。这新的一年,还有更远的未来会怎样呢?我们自然地寄托了一个希望,同时,也想知道一下命运轨迹会如何演变。于  相似文献   

15.
旨在评估未来中国农村幸福感函数的2002年全国家庭调查,特别设置了一个有关主观幸福感的模块。经济学理论所预测的对幸福感重要的变量,相对而言都不重要。分析报告表明:如果我们想理解这一点,就需要求助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中国农村并不是滋生对生活不满的温床,其原因可能是大多数人把本村庄的人作为了参照群体。在本村庄内比较得出的相对收入以及与过去和可预期的未来的情况进行比较得出的时间序列中的相对收入都会影响幸福感。我们对"主观幸福感贫困"函数进行了评估,在该函数中,收入和代表"能力"、"功能"的各种代理变量作为参数出现。即使在贫困的中国农村,社会功能、态度和期望对主观幸福感也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正余华曾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而我想说,生而为人不仅仅只是活着,去幻想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我们要敢于背上超出自己的包袱,哪怕眼角含满泪水,哪怕头破血流,也要谨记:生活困苦,仍要努力前行。  相似文献   

17.
梅新育 《南风窗》2010,(21):37-39
我们承认"保八"曾经发挥过的重大积极作用,也承认在更远的未来、在下下个阶段我们可能会有必要重新提出类似"保八"的目标,但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让我们超越"保八",这不是抛弃,而是扬弃,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将在不断的扬弃中走向进步。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4,(18)
<正>构成庞大的下层社会,在制度和市场上都处于较低地位的各个阶层、群体,他们是这个社会创造财富的阶层,而非寄生阶层。当他们被整合进"上层-中层-下层"的阶层结构,进入主流社会空间,新的问题就来了。我们已经告别"摸着石头过河",正走在"中国道路"上。"中国梦"似乎在不太远的地方招手。这条路充满挑战,不安全感如影随形。对于官方来说,特别要防御一些可以想象到,或本来就在想象之中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16,(18)
正"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并不是什么娱乐性的话题,它的背后是关于工业社会人们生存状态的严肃问题。不过,在这个时代,人们就是喜欢把一个严肃问题娱乐化,这实际上是人们在心理上耍的一个小聪明。如果在若干年后,未来的社会学研究者要选择用一张图片和一首歌来概括反映2016年以及此后若干年中国社会b部分中下层的生存状态,那么我相信当下流行于网络的"葛优躺"和歌曲《感觉  相似文献   

20.
李淳风  石头 《南风窗》2013,(17):62-64
这是社会的一个暗角,站在光亮处的人们看不到里面上演着的痛苦挣扎,然而这个社会始终还是要去面对。有时候你听不到,但不等于没有人在呻吟。2013年8月5日,广东省汕头市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郑俊钦给《南风窗》特约记者展示了一叠厚厚的名单,上面每一行,都是一个"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信息。简单的信息,但却触目惊心。他们大多处于上小学或初中的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