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美国保守主义者有批判资本主义的传统,该传统坚持至今。最初批判资本主义的新保守主义者已经成为捍卫资本主义并使之合法化的保守主义阵营的中坚分子。新保守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外交政策的阐释对美国30多年来的政治争论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主要关注新保守主义关于资本主义观点的演变,亦即新保守主义者从资本主义的右翼批判者到资本主义最热心的辩护者之一的思想历程。他们批判资本主义的核心观点是资本主义文  相似文献   

2.
谢韬 《当代世界》2018,(8):47-50
特朗普的竞选和执政风格充分体现了美国政治传统中的右翼(激进)保守主义,而中下层白人又是右翼保守主义最重要的群众基础。1970年开始盛行的新自由主义和后物质主义为右翼保守主义在21世纪的崛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特朗普最多执政八年,但是他所代表的右翼保守主义将在后特朗普时代继续对美国政治发挥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期导读     
2004年小布什重新当选美国总统,进一步说明了新保守主义成为美国的主流政治文化,反映了新保守主义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为此,本刊以"新保守主义与美国政治"为主题,从新保守主义的涵义、政治哲学、美国两党与新保守主义的关系、新保守主义与美国的外交政策等角度解读美国的新保守主义.  相似文献   

4.
美刊《外交政策》2004年1—2月号刊登了美国新保守主义核心刊物《旗帜周刊》的特约撰稿人麦克斯·布特(Max Boot)题为《对美国新保守主义势力的反思》文章,以新保守主义局内人的角度反驳关于美国新保守主义的诸多流行判断,涉及新保守主义的思想来源、经济支持、与犹太人和以色列的关系、坚决主张进攻朝鲜和伊朗的外交政策等内容,文章主要观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赵义 《南风窗》2008,(8):100-100
美国《新闻周刊》3月17日(提前出版)发表了一篇文章,声称中国新保守主义正在崛起。假以时日,新保守主义有可能成为中国国际动向的主流。文章认为,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以经济、社会、政治领域的高度国家控制为特点的,非洲、中亚和拉美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有可能会走上这条路。中国变得越富有强大,"中国道路"的吸引力就越大,对冷战后统治国际事务的所谓自由  相似文献   

6.
我院青年教师王勇所著《最惠国待遇的回合——论1989—1997年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一书,于1998年5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九章,27万字,被列入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国际战略丛书》系列。因该书的出版,作者应聘成为中国国际战略基金会特邀研究员。 据作者介绍,该书最大目的在于揭示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华政策制定的特点和规律。在经济全球化与国内政治互动的宏观框架下,作者选取美国对华最惠国待遇和对华贸易谈判两大问题,深入探讨了这一问题。该书的基本观点包括:  相似文献   

7.
美国《现代史》杂志2002年11月号发表了詹姆斯·科斯的《单极时代:美利坚帝国和伊斯兰恐怖主义》文章。作者回顾了美国的发展历程,认为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联合正在把美国推上一条帝国之路,一个美利坚全球帝国的时代即将到来。现将其主要观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保守主义之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3月25日英国《卫报》发表了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高级访问研究员马丁·雅克的文章,对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弗朗西斯·福山的新作《十字路口的美国:民主、权力和新保守主义的遗产》①作了评论。雅克认为,福山在该书中对布什政府所实行的新保守主义政策进行了最严厉的批评,这本书是福山开始与昔日的新保守主义同事们分道扬镳的第一个信号。  相似文献   

9.
本文编译自美国《大西洋月刊》2005年6月号。本文作者系美国著名的国际关系学者,也是数年来美国“中国威胁论”的大力鼓吹者。面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大势,美国部分右翼战略学者出于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思维,总是一再翻新中国军事威胁的论调。他们把中国的崛起与十九世纪德国的崛起不加比较地盲目相提并论,从而得出中国将威胁美国利益的结论。由于近年来中美关系在诸多领域有很大改善,两国的共同利益越来越为有识之士所体认,但此文还是在美国及大洋两岸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热心中美友好的学者纷纷撰文批驳作者的论调。本刊不同意原文作者的观点和结论,为让更多国际关系专业工作者和中国公众了解美国右翼人士的冷战思维,本刊特编译发表此文,请广大读者鉴别。  相似文献   

10.
赵龙跃  管传靖 《国际展望》2013,(1):52-67,116,149
近几年来,美国受经济和社会问题、对外战争、新兴大国崛起等问题的困扰,国际声誉连续下降、世界霸主地位受到种种质疑。面临内外困境,美国政界学界对于美国未来的全球战略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此次大讨论中美国自由派学者活跃,他们在批判新保守主义的基础上,以"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与"霸权合法性"为核心,形成了系统的全球战略观,认为"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由美国建立并主导,该秩序与美国霸权合法性相互影响,是维持美国霸权的重要基础。对美国全球战略思想这一线索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其特点和实质,对我们认识和应对美国全球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际关系中一个经久不变的现象是:当霸权国的地位受到崛起国的威胁时,它们之间的竞争有可能演变为冲突。现实主义认为这种导致战争风险的权力斗争不可避免,而"和平崛起"理念恰与现实主义这种"霸权易位、战争难免"逻辑相反。中国近十多年来一直承诺要"和平崛起",而且可能在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启动之时就已经奉行"和平崛起"政策。回顾历史,能够声称自己是"和平崛起"的现代大国可能只有美国。中国和美国是仅有的两个试图和平崛起的大国,考察它们各自历史经历的异同是一项有研究价值的工作。美国崛起于1865—1945年,在时间上比当今中国的崛起早一个世纪,虽然中国的崛起与美国的崛起处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但如果有经验可供借鉴的话,中国可以从美国崛起之路学到哪些?本文在深入分析"和平崛起"的含义和中美"和平崛起"的案例可信度的基础上,比较当今中国的崛起过程与19世纪晚期美国崛起之路的主要相似点和不同点,得出了可供中国与国际社会参考的六条经验。  相似文献   

12.
正我认为我们不应该阻止中国的崛起,我也从未听说美国政府有遏制中国和平崛起的政策和意图,相反,就我所知,美国所有的政策制定者都认为中国崛起是不可避免的,在美国,一致的观点是中国的崛起应该是支持国际秩序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发表于《外交政策》2011年1/2月合刊,原文标题为《美国衰落的再思考——这一次是真的》。文章批判了关于美国地位以及当前全球化趋势的五个非常流行的观点。作者认为,美国衰落确实正在发生;中国不仅不会崩溃,相反其崛起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14.
冷战以后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发展及日本政治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以后,日本的新保守主义得到迅速发展.首先倡导"普通国家论";其次全面否定侵略历史,为日本争做"政治大国"树立良好形象.在国内还主张修改宪法.这一思潮的崛起是冷战后日本国内外形势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30年间,美国仍然坚守其建国时期形成的古典自由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保持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稳固。在此前提下,围绕如何应对反文化运动和全球化进程的挑战,出现了政策手段的分歧和争议,即在经济领域,如何划分政府与市场力量的界限;在社会领域,如何划分政府与社团的权限。由此产生了凯恩斯主义、里根革命、第三条道路、新保守主义四种主要的政策组合。2008年出现的"奥巴马现象"背后有结构性变化的力量推动,但很难改变左右两翼的政治僵持局面。奥巴马政府停止了布什的保守主义政策,但没有借机推出自由派纲领。那些认为奥巴马重启凯恩斯主义路线的观点是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巴克利的努力下,古典自由主义、传统主义和激进主义者结成联盟,当代美国保守主义阵营初步建立。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新保守主义和宗教保守主义相继加入,加上里根总统的强大影响,保守主义一度空前强盛。进入90年代后,在内忧外患双重压力下,保守主义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内部分歧加剧。各派围绕保守主义原则和灵魂展开论争之际,特朗普意外当选,增加了这场思想内战的变数。特朗普主义能走多远,美国未来政治何去何从,理解当代美国保守主义的变迁、谱系与当下境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新保守主义外交理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保守主义外交理论以冷战的结束为分界线,分为冷战期间与冷战后两个阶段。冷战时期是新保守主义外交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其核心的外交理念——反对共产主义和提倡美式的民主价值都形成于这个阶段。在冷战后,面对美国一极独大的局面,新一代的新保守主义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外交政策主张。“单极世界论”和“新帝国论”成为其两大支柱性理论。然而,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缺点使新保守主义指导下的外交政策受到了人们广泛的批评,但鉴于新保守主义是在美国冷战后几十年的政治斗争中形成的一种颇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政治思潮,所以美国近期的安全观和安全战略都难以消除新保守主义的烙印。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自乔治·W.布什当选美国总统以来,新保守主义日益成为美国政治思潮的主流,对美国的内政外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第二届布什政府的成立,更进一步说明了新保守主义已成为美国的主流政治文化.那么,何谓新保守主义?它承袭了保守主义的哪些东西?列奥·施特劳斯对新保守主义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起了何种作用?新保守主义的发展前景如何?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英国伦敦大学政治学博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强教授.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保守主义思想库发展迅速。无论在国家水平或者地方和州水平上,保守主义思想库在数量规模、议题范围以及影响上都优于自由派思想库,并赢得了美国政治观念战争的胜利。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源于保守基金会灵活的资助原则。尽管当前保守主义思想库已经主导了美国政治走向和公共政策辩论的话语权,但是它仍面临一系列挑战。  相似文献   

20.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推行以反恐为第一要务的新霸权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战后,美国的外交战略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四点。 一、新保守主义势力 对美国外交的影响明显增大 布什政府本来就具有保守主义倾向。布什内阁中的拉姆斯菲尔德、切尼、赖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