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奥斯曼帝国解体到2020年阿联酋与以色列建交,阿拉伯民族主义历经百年兴衰.二战后,泛阿拉伯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成为阿拉伯国家加强团结、支持巴勒斯坦事业的"武器",阿以矛盾成为中东地区主要矛盾.然而,随着阿拉伯国家内部矛盾的激化,加上域外大国和中东非阿拉伯国家对阿"分而治之",阿拉伯民族主义开始让位于地方民族主义,阿拉伯世界的整体利益让位于各国的现实利益.从埃以签署《戴维营协议》到阿联酋与以色列签署《亚伯拉罕协议》,阿拉伯世界不断分化,利益诉求、安全挑战和身份认同日益多元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为了在海湾地区应对伊朗的威胁以及在东地中海地区应对土耳其的挑战,部分阿拉伯国家选择与以色列"化敌为友",多极化的"新中东"格局已现端倪.  相似文献   

2.
从2010年12月17日发端于突尼斯的所谓"茉莉花革命"算起,"阿拉伯之春"在西亚北非肆虐已有一年有余。在这期间,西亚非洲的动荡使得埃及、利比亚、也门威权政权相继倒台,叙利亚和伊朗局势成为新的热点。然而,仔细考察这些事件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所谓"阿拉伯之春"初步显现出来的阶段性成果,不难发现西方国家的战略密谋。埃及左翼学者萨米尔·阿明继《2011:阿拉伯之春》后再次在非洲新闻网  相似文献   

3.
周边     
《南风窗》2014,(8):21
<正>日本大幅解禁武器出口4月1日,日本经内阁决议出台了"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以取代该国长期遵循的"武器出口三原则",从而实质上打开在"符合条件"情况下的武器常规输出之门。日本1967年颁布实施"武器出口三原则",禁止向社会主义国家、联合国决议规定实施武器禁运国家、国际冲突的当事国等出口武器。1976年,三木武夫内阁对上述原则进行增补,事实上全面禁止了武器出口。  相似文献   

4.
2011年初,中东各国相继爆发了要求改善民生、进而扩大民主的政治运动,西方媒体将其称为"阿拉伯之春"。然而,这场所谓的"阿拉伯之春"没有经过"夏润、秋实",便进入了"阿拉伯之冬",引发了中东地区持续两年多且迄今尚未停止的政治动荡,埃及、突尼斯、利比亚等国政治强人穆巴拉克、本·阿里、卡扎菲等如多米诺骨牌般相继倒下,叙利亚至今仍处在内战之中。在这场席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11月22日至12月21日)11月22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政党对话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对话会主题为"携手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来自17个阿拉伯国家的60多个主要政党领导人,以及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外交部、商务部等中央有关单位约200名中外方代表  相似文献   

6.
正2020农历庚子年,全国上下都在团结一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很多国家对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彰显国际友爱之情。海外华人积极购买防疫物资,第一时间支援国内抗击疫情,体现出浓浓的爱国热情。在众多支援的物资当中,来自日本不同批次援助物资的外包装上都写了一句古诗,这几句古诗连续几天冲上了多个平台的热搜,成为网络流行语。日本的首批援助物资外包装上写了一句古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灾难面前,大爱无疆!据记载鉴真事迹的历史典籍《东征  相似文献   

7.
陶短房 《南风窗》2012,(9):84-86
阿盟原本的政治核心是埃及,埃及政局的演变将对叙利亚和平进程产生重大影响,而叙利亚自身能否在内部达成选举共识,也要看"新埃及"将以何种面目出现在阿拉伯世界。埃及和叙利亚这两个并不接壤的国家,不仅在去年"阿拉伯之春"中存在着多米诺式关联,历史上也有着共同的命运联系。双方曾在1973年  相似文献   

8.
周琪  沈鹏 《当代世界》2012,(4):24-27
中东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于2010年底爆发了迅猛的民众抗议运动.以突尼斯的本·阿里政权被民众抗议运动推翻为起点,统治该地区数十年之久的诸多政治强人如多米诺骨牌般倒下,运动浪潮波及埃及、利比业、也门、叙利亚等国,阿尔及利亚、约旦、沙特、阿曼、巴林、摩洛哥、科威特、黎巴嫩、卡塔尔等其他阿拉伯国家乃至非阿拉伯国家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场一夜之间出现的"阿拉伯之春"运动令美国政府深感震惊,一时竟有些不知所措,美国政府和智库频频召开会议进行研讨,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9.
博览     
美国为什么招人恨? 我们必须如实地了解阿拉伯和穆斯林地区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感知与反应。首先,阿拉伯与穆斯林国家对美国、尤其美国的外交政策表现出相当的怨恨、愤怒和不信任。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在阿以冲突课题上对阿拉伯人(特别是巴勒斯坦人)的苦难漠然视之。 第二,阿拉伯与穆斯林各国,在文化、政治与宗教上也各有差异,必须逐个制定灵活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
穷途末路的日本军国主义到战争后期,为了苟延残喘、垂死挣扎,已经在武器开发和武器应用上沦落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在日本陆军X系列秘密战机中间,日本海军与陆军不约而同、都挖空心思地投入研制和生产各种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下的自杀性攻击机,也即所谓的"特攻机"。1945年2月日本陆军航空技术研  相似文献   

11.
欧盟对华武器解禁发出"积极信号"2004年11月22日,欧盟轮值主席国荷兰外交大臣贝尔纳德·博特表示,欧盟已发出解除对华武器出口禁令的"积极信号"。在解除对华武器出口禁令问题上,欧盟成员国一直存有分歧。法国和德国积极主张并推动尽快解除禁令,但一些成员国持反对立场,其深层次原因是美国对一些成员国施加压力。2004年10月,有美国官员威胁说,若欧盟解除对华武器出口禁令,美国将撤销与欧盟之间的军事交流。美国对欧盟一些成员国,尤其是新入盟成员国的影响力不容低估。按欧盟现行章程,任何一个成员的一票反对,就可以让解除对华武器出口禁令化为空谈。据欧盟外交官员透露,欧盟成员国正在现有的《武器出口行为准则》基础上,积极就制定对每个成员都有约束力的对外武器出口行为准则进行协商,以保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武器装备变革日新月异.其中新概念武器的研制和发展占有一席之地.所谓的新概念武器就是利用声、光、电磁、计算机病毒或化学物质等手段,使敌方武器装备或人员丧失战斗能力的武器.这类武器不会致人于死地,不会造成武器装备"硬件"的损坏,但却能对人员或武器的"软件"造成巨大的"制约",可以起到严重削弱对方战斗力的效果.目前,正在探索和发展中的典型新概念武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正>在国际石油价格暴跌导致自身面临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沙特阿拉伯提出"2030愿景"和"国家转型计划",以期通过能源战略转型实现自身经济转型升级。但由于该发展计划自身存在缺陷,以及国内外的各种掣肘因素,沙特能源转型面临的挑战多于机遇。2016年4月,沙特阿拉伯王国(简称沙特)正式发布了"沙特阿拉伯2030愿景"(Saudi Arabia's Vision2030,以下简称为"2030愿景")和国家转型计划"(简称"NTP"),标  相似文献   

14.
陈统奎 《南风窗》2011,(21):44-46
中国跟阿拉伯国家在去年定下了"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在利比亚问题上,不存在中国站队的问题。今春以来,阿拉伯多国政治动荡经久未歇,9月下旬宁夏回族自治区却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22个阿盟成  相似文献   

15.
<正>复兴党的创立与早期发展演进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各种政治力量纷纷登上叙利亚政治舞台时,一个默默无闻的、主要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激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运动——"阿拉伯复兴运动"开始兴起。它的创建人是一位名叫米切尔·阿弗拉克的阿拉伯基督徒和一位名叫萨拉赫·丁·比塔尔的逊尼派穆斯林。他们从传统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泛伊斯兰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吸取思想营养,用以观察和研究叙利亚和阿拉伯民族所面临的问题,并通过参  相似文献   

16.
中东变局是一场席卷阿拉伯世界的地区性政治与社会运动,既有共性特征,但在不同国家又有巨大的差异性;阿拉伯国家在政治、经济与社会领域存在的积弊,是中东变局的根本原因,但也受到美国"大中东民主计划"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民主变革和民主转型无疑构成了中东变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阿拉伯国家均在进行民主转型和民主改革,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伊斯兰教、军人干政和地缘政治因素构成了影响阿拉伯国家民主转型的核心因素。从伊斯兰教与民主转型的关系来看,教俗对立将继续困扰阿拉伯国家民主转型,同时温和伊斯兰力量也将探索伊斯兰特色的民主道路,伊斯兰与民主的关系将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并不断进行调整与重塑。从军人干政与民主转型的关系看,阿拉伯国家军人干政的消解需要经历从民主启动、民主巩固到民主运转的长期的历史过程,同时有赖于宗教与世俗关系经长期磨合互动后而走向正常化。从地缘政治与民主转型的关系看,阿拉伯国家内部复杂的宗教、教派和族群矛盾,阿拉伯国家间的矛盾、意识形态竞争和地区领导权的争夺以及西方大国的军事干涉和民主输出,都加剧了阿拉伯国家民主转型的动荡。  相似文献   

17.
中东危与机     
饱受争议的伊拉克战争即将迎来它的10周年纪念日,惨绝人寰的叙利亚街头厮杀还在什叶派中阿拉维派、逊尼派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德鲁兹人等不同群体之间蔓延。昨天是利比亚内战的余烬点燃了马里的"篝火"和阿尔及利亚的"爆竹",明天可能就是叙利亚残杀的苦果由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和犹太人遍尝。这里就是中东,二战以来世界政治动荡、军事冲突连绵起伏的地带。"中东"不是精确  相似文献   

18.
正送物资、建站点、送知识、送活动,连日高温,平谷区总工会"四送清凉"解职工暑热。送物资。区总工会以"关爱职工、夏送清凉"为主题开展职工慰问活动,把1万箱矿泉水送到区公安分局、北京金通远建筑公司等10家单位的一线职工手中。利用小三级工会组织开展"进企业、下工地、入家庭"对一线职工进行大走访50余次,将方便面、风油精、毛巾等物品送到职工手中,惠及职工2万余人。建站点。平谷新建100个暖心驿站休息点和推选出10个工会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冷战对抗最激烈的年代。美苏纷纷投巨资发展新型武器,大到中子弹、核轰炸机小到小口径枪弹,各式各样的新型武器孕育而出。米-24武装直升机就是在当时情况下发展的一种"新概念"武器。当时苏联陆军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拥有大量的先进坦克并推出了领先西方的步兵战车。苏联陆军的将军们心高气傲。然而,直升机设计师,米-24之父,米哈伊尔·列昂季耶维奇·米里将军敏锐的意识到,武装直升机将给苏军的陆军战术带来一场伟大的革命。  相似文献   

20.
郑东超 《国际展望》2012,(2):93-103,132,136
土以关系是中东地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作为中东地区比较"另类"的两个国家,双方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双边关系,甚至还缔结了军事同盟协议。但是,"马尔马拉事件"引发了两国之间的外交危机。2011年9月,联合国有关"马尔马拉事件"的报告出炉,进一步恶化了双边关系。土以危机的背后隐含了双方对巴以冲突不同态度的深层次矛盾,彰显出两国之间战略合作基础的不牢固。同时体现出以色列在中东地区追求绝对安全和土耳其"东进"政策之间存在着战略分歧。土以外交危机不仅给两国关系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在"阿拉伯之春"的背景下,土以外交危机对美国的中东战略造成不利影响,对中东地区的力量格局产生一定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