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拥有4640多万人口的缅甸联邦(TheUnionofMyanmar),目前仍然是亚洲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同时还是稀有的军人执政国家。缅甸,西方称"Burma",但缅甸人认为那是英帝国殖民时期的名称,隐含羞辱的味道,所以称自己为"Myanmar"。百余年来,缅族等135个民族囿于封闭的国界内,周旋于林立的武装间,一直未能摆脱战争与毒品的煎熬。多年的封闭与停滞给缅甸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近年来,除了偶尔光顾的联合国官员,西方游客也多了起来。  相似文献   

2.
2009年8月29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缅外交政策新趋势与中缅关系新发展"年度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来自上述两家研究机构的1 4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年会集中讨论了三个主要议题,分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缅关系"、"缅甸与主要大国间关系的新发展"以及"缅甸在东盟与东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杜继锋 《当代世界》2016,(10):42-45
正2016年9月中旬,缅甸国务资政兼外长昂山素季访问美国,此访除了对奥巴马总统及美国各界对缅甸民主事业的长期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外,更重要的是寻求美国结束对缅甸实行了长达20年的经济制裁。美国总统奥巴马对昂山素季的"感恩之旅"送上厚礼,承诺美国不久将终止针对缅甸的国家紧急状态,撤销所有基于行政命令对缅甸实施的经济和金融制裁并重新给予缅甸贸易普惠制待遇。美缅关系也由此迈入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正>距离2015年年底的全国大选越来越近,缅甸的政治转型正处于非常关键的时期。作为缅甸政坛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以昂山素季为首的全国民主联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简称"民盟")曾经在缅甸政治转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预见,全国民主联盟将会在目前和未来缅甸政治转型过程中继续发挥关键性作用,当然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非暴力"抗争到重回缅甸政治权力舞台以昂山素季为首的全国民主联盟在促使缅甸从军人执政向民选政府过  相似文献   

5.
缅甸克钦独立组织根据地拉扎附近最大的难民营聚居了超过5500人,他们面临着拥挤超员、缺粮和疾病流行等问题。每次获得两小罐的白米及一些食盐都需要等上两三天,他们已有很多个月得不到援助物资。2011年6月,"克钦独立军"作为缅北势力最大的反政府武装,在缅甸新政府成立两个月后,便打破了与缅甸政府维持了17年的停战协议,他们希望对本邦土地拥有超过自治权的"自决权"。仅有5900多万人口的缅甸并存着135个民族,缅族约占69%,克钦族为2.5%。  相似文献   

6.
缅甸政治转型是国际热点问题之一。民盟自2016年3月执政后,精简部委,加强法治,打击反腐,推动民族和解与教派和解,缅甸政治发生一些积极变化,形成总体稳定的"文官领政、文军共治"局面。不过,缅甸政治转型进入"深水区",政治发展也出现诸多难题,令民盟政府极难处理。综合看,缅甸政治发展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7.
李益波 《南风窗》2012,(20):76-78
缅甸全国仅有26%的人口能用上电力,有人因此戏称"缅甸"为"免电"。这样的国家,能成为继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之后,东南亚第五只"小虎"吗?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缅甸国内改革进程推进,美国、欧盟、日本、印度等加强与缅接触,并借助多种手段施加影响。域外势力更深介入缅甸背后,不乏遏制中国在缅影响力的企图,对中缅关系发展造成一定程度干扰。但事实上,域外势力难以动摇中缅传统友谊,更无法将中国"挤出"缅甸。合作共赢仍将是中缅关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亨凯 《南风窗》2011,(23):84-85
缅甸民众反对现有的密松大坝项目,一是出于环保考虑,二是出于经济利益分配的考量。缅甸有关官员表示:"我们会尽己所能来保护中国的投资商。"自2010年11月首次全国大选以来,东南亚小国缅甸的变化频频亮相国际新闻。特别是最近,由于大赦了包括数百名政治犯在内的6359名囚犯,以及突然叫停缅中合资的密松水电站项目,缅甸再次被推向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就密松项目事件,缅甸副总统吴丁昂敏乌在10月21日参加于南宁举行的中国-东盟年度博览会期间,专门向中方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尹鸿伟 《南风窗》2008,(11):70-72
在政权安全与赈济灾民之间,缅甸军政府仍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显然,灾情也无法避开复杂的国际政治角力,无法改变缅甸将军们对国家权力的掌握。"我们已在经济、社会及其他领域取得成功,并且恢复了和平与稳定。因此,多党且民主的选举将在2010年举行。"2008年2月9日,缅甸军政府意外发表声明:"根据军方的  相似文献   

11.
亨凯 《南风窗》2013,(3):74-75
为了《彬龙协议》规定的民族地区"百分百"自治权,缅甸少数民族与中央政府或战或和。就在克钦独立军与缅政府战事升级时,自独立以来就处于对峙状态的缅甸第一和第二大民族实现了和解。  相似文献   

12.
国际     
《南风窗》2013,(11):19-19
缅甸海域客船倾覆联合国机构5月14日称,一艘载有最多150名躲避热带风暴的穆斯林的船在缅甸西部海域倾覆,可能造成严重伤亡。热带风暴"马哈森"即将袭击缅甸沿海,船上乘客为躲避热带风暴,准备前往另一个营地。事故造成大量人失踪,但具体人数不确定。  相似文献   

13.
许春华 《南风窗》2013,(12):82-83
昂山素季所称的必须摆脱和消除的"腐坏",既指一般意义上的腐败,像贪污受贿这样一种欲望诱使的堕落,又特指因高压而形成的恐惧。明年将担纲东盟轮值主席国的缅甸,5月中下旬迎来外交小高潮。总统吴登盛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首位访美的缅甸国家元首,白宫表示将帮助缅甸解决民主改革进程中的问题并提供经济发展机会。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缅甸期间承诺,将举官民之力支持缅甸国家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缅甸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简称"民地武")与中央政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克钦冲突引起国际社会对缅甸国内形势的关注,担心"民地武"问题自此走向失控。从根本看,冲突发生的原因是"民地武"与中央政府在地区经济利益分配问题上的分歧和矛盾难以调解。这种情况对中缅关系,特别是双边经贸合作发展带来冲击。而近年来随着缅"民主化"进程推进,西方对缅投入增加并  相似文献   

15.
谢奕秋 《南风窗》2007,(21):40-41
策划人语无论是在缅甸的丛林、巴基斯坦的港口还是非洲的沙漠,如今都不难发现中国工程队的身影。他们在非洲腹地的据点从尼日利亚到苏丹再到安哥拉,恰可连成一个问号的形状,令人想起一个多世纪前英法两国雄心勃勃地打通开罗—开普敦的"2C计划"和打通塞内加尔—索马里的"2S计划"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6.
郭继光 《当代世界》2014,(12):50-53
<正>2011年缅甸开始政治转型和民主改革以来,已经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缅甸的政治转型引发了广泛的国际关注。但是近两年来,缅甸的政治转型似乎放慢了步伐,缅甸最著名的民主派人士昂山素季甚至认为缅甸的改革已经停滞。那么,该如何看待当前缅甸的政治转型?缅甸的政治改革不仅是政治制度的重构和调整,更是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权力博弈。距离2015年大选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缅甸政局处于非  相似文献   

17.
<正>持续不断的罗兴亚人道主义危机有着深刻的历史、社会与文化根源。它不仅对缅甸国内政治权力结构带来冲击,而且还会影响东盟内部团结。如何妥善处理罗兴亚人道主义危机,不仅是缅甸政府的责任,也是国际社会应尽的义务。2017年8月24日深夜至25日凌晨,在缅甸若开邦北部,若开罗兴亚救世军(ASRA)袭击约30处警局、哨所、军营。随后,缅甸安全部队展开反击。根据联合国和缅甸政府各方材料综合估计,此次武装冲突至少造成1000人死亡,近7000座房屋被毁,  相似文献   

18.
缅甸曾于建国初期、1990年和2010年后三度尝试建立选举民主,前两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当前的选举制度由军政府主动精心设计,出发点是通过向心性的制度化方式,在为反对势力留出一定活动空间的同时,保证军人对政治权力的控制。缅甸现行选举制度受制度设计理念以及传统制度"路径依赖"的影响,主要呈现出总统选举与联邦议会选举联动、对候选人和选举人资格设置特殊条件、对不同行政区划级别实行差异化选举三个方面的特点,同时对政党格局和政治权力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涉及民选政府与军方之间、缅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权。对选举制度变迁的考察有助于理解缅甸所处的政治制度环境,并洞察缅甸的政治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杜兰 《当代世界》2014,(11):43-47
<正>2011年3月,缅甸总统吴登盛上台并开启民主化进程。奥巴马政府看到缅甸改革的契机,将缅甸作为"重返亚太"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施行"以行动对行动"为原则的对缅接触政策,两国关系迅速转圜。然而,经过近三年的"蜜月期"后,美缅关系中"唾手可得的果实已被摘完"[1]。美国发现,缅甸仍未走上其所期望的民主路线,改革走进了深水区。奥巴马政府对缅外交也开始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代之以更灵活的"可校准"(Calibrated)政策,由鼓励为主转向  相似文献   

20.
缅甸作为中南半岛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却长期仅保有一支与国内反叛武装周旋的空中力量。陈旧的飞机、生疏而疲惫的飞行新手是其几乎难以扭转的面貌。国内没完没了的叛乱与镇压,"大仗没有。小仗不停"的局面让缅甸空军不得喘息。本文为您揭开缅甸空军的真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