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风窗》2016,(11)
正什么情况下承担责任的标准问题,最本质的判断就是明知、应知有侵权行为的时候没有采取必要措施。2016年5月2日,国家网信办联合调查组进驻百度。一周后,调查结论和对百度的整改要求发布。由"魏则西事件"引发的百度需要负什么责任的问题暂时告一段落。"百度推广"是否属于广告,链接虚假广告百度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这是针对百度的质疑最核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6,(26)
正颁奖词如果没有舆论的大范围关注,"魏则西事件"背后的利益链条就不可能被广泛知晓。引爆"魏则西事件"的是两位女性:孔璞和詹涓。她们都曾是媒体工作者,在她们看来,这个事件事关我们每一个人的利益。2016年5月1日前后发生的"魏则西事件",引起过全社会的极大关注。这一事件持续发酵的背后是人们对医疗服务扭曲的市场化的强烈不满。商业伦理匮失的互联网巨头、滥用在临床上并未证实有效技术的民营医院、公立部队医院与民营资本的无序"合作"和监管漏洞,形成了"共谋"关系,利用一个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16,(16)
正每个时间段都有一个舆论上的焦点事件,这已经成了常态。几个月前,出了"魏则西事件",大家纷纷就此发表看法,但讨论还没有真正得到深入,其他事件出来了,又有了新的话题。我们的生活,成了一个热点接着另一个热点。舆论上的热点不仅仅是人们的谈资,从政府的角度讲,也是要应对的舆情。如今,各级政府的舆情意识越来越强,一有舆情出现,就要赶紧"灭火"。上述几个事件都是全国性的,或者说是全网性的,即关注群体不以地域为限,此外,还有不少地域性的热点,外地人不大了解,却是当地政府要关注和处理的。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6,(11)
正"魏则西事件"看似告一段落,但对互联网巨头的监管之路才刚刚开始。魏则西这个名字,会以今天这样的方式留在大众记忆中,大概是他生前始料未及的。在知乎上,他曾经分享了从仿佛抓住救命稻草到绝望的过程,为了不引起麻烦,他隐藏了涉事医院和医生的名字,只是希望能够"让受骗的人少一些",因为代价太大了。他盼着自己能够好转,可以找到活下去的办法。但是写下这段话不到两个月后,魏则西就病故了,留下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你认为人性最大的恶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16,(3)
正最近,世界十大互联网巨头之一的百度,遇到了大麻烦。媒体曝出,百度血友病吧被卖给来路不明的医疗机构,让可怜的病友随时可能上当受骗;其后,百度贴吧又再曝涉黄,纯洁的未成年人陷入其中。并不想立即质疑百度,但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互联网巨头,是否是中国企业界的"特权阶层"?在上期《南风窗》,我在关于富豪的文章里写过这样一个观点:互联网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它们扩张的边际成本是最低的,因此可以最低成本地享受13  相似文献   

6.
市井万象     
《南风窗》2011,(8):18
文人相助,声讨百度3月15日,50多名作家联名告百度"侵权";25日,百度终于跟出版商和作家代表沈浩波、路金波等坐下谈判;25日晚7时许,消息出来,首轮谈判破裂;26日,韩寒在博客写了《给李彦宏先生的一封信》,信中对百度坚决不认错的行为"回击";28日,贺卫方、何兵等15名法律人士发出"就百度涉嫌侵犯著作权的声援书"……事件持续发酵。文人不再相轻,而是相互扶助,  相似文献   

7.
市井万象     
曾东萍 《南风窗》2011,(8):18-18
文人相助,声讨百度3月15日,50多名作家联名告百度"侵权";25日,百度终于跟出版商和作家代表沈浩波、路金波等坐下谈判;25日晚7时许,消息出来,首轮谈判破裂;26日,韩寒在博客写了《给李彦宏先生的一封信》,信中对百度坚决不认错的行为"回击";28日,贺卫方、何兵等15名法律人士发出"就百度涉嫌侵犯著作权的声援书"……事件持续发酵。文人不再相轻,而是相互扶助,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6,(2)
正最近,中国最受关注的财经事件莫过于万科股权争夺战。每一个流派的财经作者,都会读出不同的信息。有的读出了管理层的内斗、疏忽,有的读出了股权主义的勃兴,还有的读出了深藏不露的"赵家人"。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或许对我们的启发更大。我注意到了这场争夺战中3位男主角的年龄。按照公开资料,万科的王石是"50后",安邦的吴小晖是"60后",而宝能系的姚振华则是"70后"。目前来看,掌握主动权显然是两位"年轻人",而"老大哥"  相似文献   

9.
石勇 《南风窗》2014,(13):2-2
<正>中国在发展中,要解决太多遗留下来的社会问题。但有一个问题日益严峻:一些人,一些利益群体、心理群体在公共领域中扩张自己的"权利"和私欲,不断侵入其他公民的权利边界,社会冲突不断。广场舞大妈(大爷)噪音扰民事件就是如此。广场舞在中国,从一线城市到县城,甚至乡镇,都有极为庞大的拥趸。而因为干扰别人休息的权利,一些受不了  相似文献   

10.
对于兰考火灾这样的社会公共事件,追究法律责任必须综合考量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人们已经认同袁厉害系“爱心妈妈”的基本事实,分析刑事违法性与期待可能性理论,亦不能得出袁厉害应承担刑事责任的结论。我国孤残儿童的收养制度和实际现状决定了袁厉害们的存在,也决定了相关主管人员存在监督过失。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政府官员应该被民众寄予更为苛刻的期待,有必要追究其严厉的行政责任。兰考火灾事件应该成为推进我国儿童福利立法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1.
2011年,一场针对百度文库的回合大战,又一次将网络著作权侵权中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问题推向风口浪尖,而百度文库在辩解中援引的"避风港原则"则将这一法律概念重新引入了人们的视线。此文将从避风港原则的制度背景入手,从利益平衡角度尝试为当下避风港原则的适用困境探寻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鬃强 《南风窗》2014,(10):44-47
<正>支撑中国"西进"战略的"中亚+俄罗斯"双轴心,可以与"东固"战略的双轴心"东盟+美国"呼应,为中国的大周边外交提供一个基本的战略框架。2013年下半年,学术界提出的中国外交"西进"战略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它不仅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外部延伸,也体现了新一代中国领导人有所作为、更趋进取的外交风格。和中国的中亚政策、丝绸之路经济带等新政一起,"西进"战略宣告了中国外交未来一个阶段的政策重心,即以中亚为核心,辐射南亚、独联体、中东的"大周边外交"。在这一战略中,哈  相似文献   

13.
石勇 《南风窗》2011,(23):30-30
佛山"女童遭两车碾压,18路人见死不救"事件不仅刺痛整个中国,也让国外媒体目瞪口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省委常委会议上称此悲剧令人"心灵受到巨大冲击"。在近年来诸多和"道德"有关的公共事件中,能在民间和官方都产生如此冲击的,并不多见。可以说,中国那么多年的道德滑坡对人心的刺激,经过"累积",在这一事件中达到了顶点。其耻辱,足以叩问国人的良心。而反思,当然也一并出现。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句俗语叫"民以食为天"。但随着近些年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使得不少老百姓对饮食健康问题越发敏感。究竟什么才是对中国老百姓饮食健康的最大威胁?应当如何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在6月1日《食品安全法》实施之前,本刊记者带着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  相似文献   

15.
王大鹏 《南风窗》2010,(11):38-40
<正>就"官二代"而言,年龄不应该是关注的焦点,而是任命干部的方式与程序出了问题,提拔官员的方式方法出了问题。河南固始县公选乡镇长事件之后,"官二代现象"开始引起广泛关注。今年年初,一则网络传闻得到官方承认: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委组织部、人事劳动局、监察局几年前联合发文招录公务员,红头文件的名字很坦率——《关于考录副科级  相似文献   

16.
石勇 《南风窗》2012,(5):43-45
在一个个公共事件及"大V"们的意见表达背后,关注度和粉丝数量似乎构成了一个个粗鄙意义上的"政治压力集团"。然而,这样的"压力集团"仍然局限在抽象的"民意"范畴,以批评公共权力为预设,以明星崇拜为润滑,并不捅破"大V"们和底层,甚至和他们的粉丝具有不同的阶层利益和政治诉求。  相似文献   

17.
王伟华 《国际展望》2013,(5):132-136
2013年7月6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在沪举办"中国周边公共外交: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1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在对公共外交的发展进行探讨并对中国周边公共外交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中国周边公共外交的机遇、挑战及其应对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8.
张银海 《南风窗》2011,(21):54-56
一个"轻度追尾"事件引发这么大的波澜,这是城市中产阶层安全感缺失情绪的爆发。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既享受现代化的便利,又能够避免现代化的风险?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个宏大的政治命题。  相似文献   

19.
谣言与真相     
质疑不是谣言,真相要靠程序,它们共同构成了针对公权运作的压力机制。在一件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事件中,出现频率颇高的一个说法是"我相信",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知识、立场、情感和所拥有的信息,做出"我相信真相是什么"的判断。由于许多事件涉及土地、生命等切身利益的抗争,由于许多事件常常是各种矛盾长期积累后的突然爆发,也由于许多事件中卷入了众多不满和"不明真相"的民众,所以这种"我相信"  相似文献   

20.
霸气、含混、反逻辑、少理性的语言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深入公共文化肌理的普遍痼疾。《中国不高兴》的出版乃至登上畅销书榜,已成为广受关注的文化事件。书中显示出来的逻辑谬误和非理性话语特征逻辑提醒我们,至少中国公民教育的说理部分是不成功的。但《不高兴》作者们是中国公共话语理性匮乏的受害者,而不是始作俑者。他们只是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再生这种缺乏理性的公共话语而已。霸气、含混、反逻辑、少理性的语言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深入公共文化肌理的普遍痼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