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也是基础性的工作。中国有着悠久厚重的文化积淀,随着历史的荡涤检验,形成了以国学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财富。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弘扬优秀家风家训,为培育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支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文化滋养;为党风政风建设提供了丰富历史资源;促使党员干部在传承优良家风中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修身齐家中砥砺道德品格和理想抱负。本文以家风教育内涵作为切入点,阐述建筑施工企业基层党建引入家风教育从严治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弘扬优秀家风家训,为培育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支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文化滋养;为党风政风建设提供了丰富历史资源;促使党员干部在传承优良家风中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修身齐家中砥砺道德品格和理想抱负。本文以家风教育内涵作为切入点,阐述建筑施工企业基层党建引入家风教育从严治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6,(1)
正"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一如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言,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比如,历史学者张程所著的《制度与人情: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下称《制度与人情》)一书所发掘的政治智慧,虽然产生于封建社会,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也反映了治国理政的一般规律,是宝贵的思想财富。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状态中所形成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逻辑严整、内涵丰富、意蕴丰厚.其逻辑起点是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其核心要义包括:以"前提性阐释"为首要,着力阐明"两创"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关系;以"创造性转化"为依托,着力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活力;以"创新性发展"为关键,着力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气息.其实践机理体现在科学处理"五大关系",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守正与创新、内容与形式、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使"两创"更加合乎规律.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时代意涵是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双创"之路,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自信;坚持"不忘初心",坚持"双为"方向,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自信;坚持开放包容,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增强世界影响力的自信。其价值意蕴在于,它是新时代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深沉根基,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支撑,走好新征程的精神动力,保持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的深厚基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沃土。在新时代,要坚定文化自信,必须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精神血脉;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先进价值导向;固牢新时代崇高理想信念,激发信仰力量;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创新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美好精神生活期待。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当代世界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新世纪中国民族文化整合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资源。新世纪整合与发展民族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博采世界优秀文化之长的原则。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文化自觉与政府引导的关系是整合发展民族文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海淀园工会举办职工书画笔会,20余位选手现场挥毫、彩墨丹青,以"践行十九大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创作出几十幅精美作品。活动交流中,海淀园工会工委主任王晖表示,海淀园职工书画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三届,希望园区职工在品读诗文、欣赏书画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海淀园工会举办职工书画笔会,20余位选手现场挥毫、彩墨丹青,以"践行十九大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创作出几十幅精美作品。活动交流中,海淀园工会工委主任王晖表示,海淀园职工书画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三届,希望园区职工在品读诗文、欣赏书画  相似文献   

10.
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问题上,古代政治模式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它包括相互关联的四个环节:一个"民为邦本"的政治理念;一支"明君贤臣"的执政队伍;一种"居安思危"的政治文化;一套"整肃吏治"的监察制度。这个政治模式虽存在着历史的局限,但也包含着古今国家治理的某些共性,其中的合理元素经过吸收改造可以为我们克服中国当前的"四个危险"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董斌 《工会博览》2023,(20):33-34
<正>北京金象复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象复星”)是一家有着浓厚历史文化传承的西城区区属企业,在几十年发展历程中扎牢国有企业为民服务、为国分忧的“思想之根”与“精神之魂”。公司如今已成为以药品流通为经营主业,形成涵盖医药分销、中药饮片调剂代煎配送、零售连锁药店、中医诊治、医药行业第三方物流等多元化板块的运营模式,先后获得“首都劳动奖状”“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荣誉。进入新时代,  相似文献   

12.
吴诗 《工会博览》2009,(7):144-144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学校的创建者、管理者从创校到学校成长,壮大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观念、价值理念等的整合,形成了该校个性化的文化氛围,并促进学校不断进步。它是学校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体现,不同的校园中融汇、撞击着的民族的传统,国家的精魂,大师的风采、时代的风云、跃动的青春,这种种构成了不同校园不同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因此,这使研究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组织文化有了意义。  相似文献   

13.
"饿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这句谚语在当今社会的民间依然不断被人们所提起和践行。从古至今,中国传统礼法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在中国底层社会的表象里不断浮现。人们对于道德的至高崇尚与现代法治权利意识的淡薄形成鲜明的对比。作为处于转型期的国家,中国社会法治精神在社会中的建设迫在眉睫。从而作为法治精神内核的挖掘和建构不得不成为当今社会所要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16,(7)
正松岗位于深圳的西北部,与东莞长安镇接壤,辖区面积6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83万,其中户籍人口2.79万,有18个社区,50家股份合作公司。作为深圳的西北门户,近年来,松岗正在经历由"农村"向"城市"的美丽嬗变,松岗街道办事处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在基层治理层面提供了基层综合执法敢于担当、行之有效的松岗样本,值得推崇、借鉴和学习。基层综合执法错综复杂,各种疑难杂症和基层治理乱象备受社会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把优秀传统中华文化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那么,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如何可能?河北师范大学张骥教授的新著《中华文化走  相似文献   

16.
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血脉、灵魂、品格的延续,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2009年初,渤海镇以“关注民智,厚德育爱”为理念,以“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渤海”为目标,开展了“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并做到在“进”字上做文章,在“进”字上求实效,经过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具体作法是:  相似文献   

17.
国家的国际形象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可信度的重要标志 每个国家都需要塑造和提升自己的国际形象,这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所决定的.国际形象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要素的综合认识与评价,是主权国家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国际关系中的一种软国力或软权力.所谓软国力,是由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民族习俗、政府素质等多方面的精神要素构成的,具有可以深入挖掘、迅速扩充与超越时空的巨大潜力,是一种足以影响他国意愿的能力和无形的权力资源.也可以说,软国力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国家在文化与精神层面上的"魅力",能够增强国际社会对这个国家的认同感和友好情谊.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很多精神面貌形成并且得以传承和发展,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苏区精神等都在特定的历史情况下应运而生,在本文中我们将以苏区精神为研究重点,探讨苏区精神对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的启示.苏区精神概括来说是指老一代共产党员为国家为民族的发展而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奋发进取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精神的总体表现.在当今新的时代,研究苏区精神,要学会站在时代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上,全方住地阐释它的精神内涵并且取其精华,充分汲取优秀精神来推动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以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集中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把我国建设成更好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重视文化的作用,法律文化作为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完善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法律文化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前提和基础。要实现中国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要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吸收借鉴我国优秀的传统法律文化,并完善法律法规和法学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