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风窗》2016,(10)
正无论最终结局如何,万科股争最大的"溢出效应",一定是让人们"重新"看到了规则在中国资本市场博弈中的重要性。万科股权争夺战,故事还在继续。故事背后,还有"故事",但这些都不能成为我们对这个资本市场大事件进行"阴谋论"解读的理由。A股"不规范"的事情太多,但你必须相信,故事背后的"故事"发生在其他公司身上可能是个常态,而发生在万科股争这样的众目睽睽之下,任何背景深厚的玩家,必然都有几分顾虑。因为,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6,(11)
正将赚钱之术比作狩猎,有三大境界:一是猎股,即牟取股市差价,赚股民的钱。二是猎企,即与企业共成长,赚企业红利。三是猎国,首选是与国家共成长,赚国运红利,如巴菲特的"永远不要做空美国"。深沪股市诞生的时间不过26年,无论是监管者还是机构投资人,都宣称将"价值投资"理论视为真经,试图让A股成为蓝筹为王的投资净土。但是,由监管现实和权谋文化派生出来的庄股盈利模式,却是监管野火烧不尽,政策暖风吹又生。  相似文献   

3.
石破 《南风窗》2016,(4):10
正基层治理的动力从哪里来?我认为还是来自基层。但如上级把所有问题裁量权都收在手中,形成不合理的政策框框,既限制了基层的治理能动性,又因基层缺乏政策制订权,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在实际工作中进退失据,左右为难,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受影响。基层治理包含两大问题,一是治理主体的问题,即"镇治"和"村治"问题,二是对治理主体的治理问题,即"治镇"和"治村"问题。这两个问题缠夹在一起,相互影响,只要一个发生了变化,立刻就会对另一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谭保罗 《南风窗》2014,(25):62-64
<正>沪港通的价值并不局限在让A股得以对接资本市场的"国际标准"。一直以来,金融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中最艰难的板块。而改革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在于改革者能够在合适的时候,通过和国际的接轨来实现对内部改革的倒逼。纵观中国30多年的改革历程,不难发现两种颇有智慧的经验:一是基层和局部的试点,然后全面推广,二是以外部力量倒逼内部的改革。实际上,这两种经验的共同点都是试图寻找到克服阻力的杠杆,把阻力降到最小。改革的阻力之大,尤其以金融改革最为典型,其中,直接融资领域即资本  相似文献   

5.
丁学良 《南风窗》2011,(2):98-98
对于历史,保持一定的时间跨度和距离去观察,是很有必要的。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时间跨度够大了,我不是研究历史的,但恰好这半年读了一些亚洲史,距离也合适了,是时候可以谈一谈。其实,辛亥革命最初要解决的是"族权"问题,即满汉之间的冲突。但在这个过程中,满汉之中的一些有识之士,也正在对西方强权的侵略做出反思和积极的回应。他们很  相似文献   

6.
世界充其量只能是"次优"而不是"最优"的。IMF承认了金融全球化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和对经济有害的货币波动,也即承认了金融全球化是破坏性的这一现实。IMF批准了资本管制,从此以后,使用税收和其他手段限制跨境金融流的做法将成为合法。不久前,IMF还在大力敦促各国——不论穷富——对外国金融开放。如今,IMF承认了金融全球化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和对经济有害的货币波动,也即承认了金融全球化是破坏性的这一现实。在这里,我们还面临另一场从未结束的与资本管制的爱恨纠结。在1914年之前的古典金本位下,自有资本流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两次  相似文献   

7.
查尔斯·泰勒在最深切的意义上将世俗主义看作一个人类经验的问题,并以此批评了他所理解的唯物主义,认为唯物主义对世俗化的解释也可被归为一种化减论证,即资本的力量带来了世界和人的去神圣化。本文作者认为,泰勒对马克思的理解过于简单、武断,从而忽视了马克思那种较为复杂的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出的真理。在作者看来,马克思虽然承认资本的去神圣化作用,但他更为强调的是,人和世界不是被资本剥除了它们的世俗本质,而是被资本亵渎了。资本主义揭示出的是资本对人、对神圣事物的暴力。马克思把资产阶级社会的货币力量认作一种宗教力量,一种颠倒的力量,一种亵渎的力量,一种创造的力量,而非属人的力量。这是某种唯物主义,但不是靠简单地把人类历史还原到经济动机或过程或一个因果联系的世界就能得出的唯物主义;这也是某种世俗主义,但不是所谓在资本主义撕下宗教的面纱时暴露出真实世界或真实自我的一种化减故事。  相似文献   

8.
谭保罗 《南风窗》2014,(11):68-71
<正>和以往政策侧重于"做大做强"资本市场不同,新国九条更多地谈到了投资者保护和市场风险的问题,这让人看到了解决根本性问题的可能。一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着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一是功能的扭曲,即资本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以"融资"为主要目的,而"投资"则处于从属地位,各种制度设计都为"融资"服务,而对投资者的保护往往流于口号;二是地位的边缘化,换言之,资本市场仅仅作为银行体系"补充"和金融风险的"化解工具"而存在,这个市场无论发生什么"怪事",都不会关乎国家金融稳定的大局。因此,监管时常力有不逮。  相似文献   

9.
一个主管来拜托我,替他打一个电话给一位业界大佬,询问一位离职员工的状况,这个员工曾是这位大佬的助理.我问这位主管,你为什么不自己打呢?你应该也认识他.主管回答:对方是大佬,而且我和他不熟,不好意思麻烦人家! 类似的情境,一个营销主管希望我帮他介绍一位企业界的朋友,他有一个联合营销案,要和这个朋友的公司合作,这个营销主管一再强调,这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案子,对双方的公司都很有利.  相似文献   

10.
B股逃生     
蔡恩泽 《南风窗》2013,(5):71-73
倘若等到B股公司退市那一天,我们真的要起立鼓掌,因为这是割掉资本市场的"阑尾",一个僵尸市场,实在没有存在的必要。2月21日,已停牌3个月的东电B股"B转A"重组方案正式出炉,控股股东浙能电力拟向公司除浙能电力以外的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并换股吸收合并公司,吸收合并后,东电B股将注销退市。此前,中集集团B股已成功转板H股;1月18日,地产大亨万科公布B股  相似文献   

11.
资本之于民主的关系是比较民主研究的传统议题,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当前资本主义民主危机的讨论使得这一议题重新兴起。综观既有文献,可以把资本之于民主的关系概括为三种竞争性观点:一是和谐论,主张现代民主的形成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没有资产阶级,就没有民主";二是条件论,强调资本促进还是反对民主取决于资本与民主相互适应已达成妥协的能力,并受到多重政治经济条件和历史情境的影响,是政治主体行为博弈的结果;三是冲突论,认为资本与民主虽然存在"偶然和谐",但实质上存在本质矛盾,资本逻辑的扩展与侵蚀是导致民主衰落的根本原因。系统梳理和分析资本对民主的复杂影响,是破除西方民主话语模式的需要,也可以为我们发展适合本国国情和历史传统的民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16,(9)
正进入2016年以来,各种"造市"策略已经暗流涌动。在所有策略中,真正对市场走向有决定性影响的,非退市制度的落实莫属。4月11日,一张微博照片显示,艺人黄渤现身一家券商营业厅。"网友"爆料说,黄渤去开户了。"现场群众"劝他远离股市,但黄渤反驳:赵薇能赚,我不能赚?事后,黄渤在微博中否认了这件事,但用语模糊。"明星开户",事实无论真假,这则新闻本身无疑是A股新一轮"造市大潮"的一个截面。可以说,它是利益相关主体所使用的一种极端方式。进入2016年以来,各种"造市"策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6,(22)
正实际上,在充满各种怪现象的A股,"章程自治"有时候只是一种"烟幕弹"。伊利这样的龙头企业,被"野蛮人"收购并不奇怪,但更多的A股上市公司根本提不起"野蛮人"的兴趣。万科管理层和宝能系的"对决"正在陷于沉默,但其他上市公司已经开始躁动。为了避免陷入万科一样被"野蛮人逼宫"的境况,A股上市公司们纷纷修改公司章程,旨在提高对外部资本收购的"防御性"。有人认为,一些公司陷入了"过度防御"。而且,大股东执意修改被称为"公司宪法"的章程,也有将中小股东利益置于不顾的嫌疑。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14,(15)
<正>转基因话题是公共舆论中的大热点,两边吵得一塌糊涂。我们可以试着套用马克思的句式来描述这一论争的发展态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挺转派"和"反转派"。在既有的争论中,核心议题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这个议题当然重要,但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投到安全性上,就导致了对另一个同等重要的议题的忽视,即与转基因相联系着的知识产权议题,以及以知识产权为工具的资本扩张和积累。  相似文献   

15.
国家金融资本,与身份暧昧的权贵特权资本,为争夺熊市反弹的利益,发生对冲。外部资本、民间资本居于两者之间摇摆不定。出于各方利益的共谋,中国股市重新进入了"无股不庄"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16,(14)
正大佬们在资本市场动辄驱驰万亿资金,个人品牌亦是一种财富杠杆,任何事既要讲求利益最大化,也必须以体面方式完成。因此,万科争夺战中的各方断然不会情绪用事,所谓"闹翻"和"言和",转换或许只在须臾之间。6月23日夜,沉默了几个月的宝能终于对王石出牌。在一份措辞严厉的声明中,宝能明确反对万科管理层引入深圳地铁(下称深铁)入股的重组预案。声明还直指万科"已经实质成为内部人控制企业",这等于直接否定了王石在内的管理层。这是宝能至今为止最严厉的表态。差不多在宝能发表声明的同时,早先已在董事会预案审议时和管理层"闹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16,(24)
正据说,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是资本的胜利和"吊丝"的胜利。那些长期被美国社会的"政治正确"压得喘不过气的"白人直男"们,可以扬眉吐气一回了。但很快就爆发了示威游行。很多人呼喊着"(特朗普)不是我的总统"、"不要种族歧视"等口号。看来,民主越来越不是愿赌服输。我观察到,一些欧洲媒体也没有放弃对特朗普的疑虑。德国新闻网10日称,特朗普被称有"自恋型人格障碍",他今后将控制核武器,如果按下核按钮,那世界可能毁灭。有意思的是,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兰克在他的《小布什心理传》这本书里,说小布什是一个"对人类有威胁的精神病患者"。他当年发动伊拉克  相似文献   

18.
南方朔 《南风窗》2011,(17):95-95
金融危机是"大到不能倒"的公司绑架了政府,而美债危机则是"大到不能倒"的美国政府绑架了全球。这次美债危机可以拖到2013年,但2013年以后呢?人类在思想、价值认定以及制度做法上,通常都会有一种恶劣的习惯,那就是把"可以"的事看成是"应当"。将它说抽象一点,就是人们会认为"存在即合理",于是存在的恶即因此而一直持续而不能去。  相似文献   

19.
唐小兵 《南风窗》2011,(25):6-6
对于2008年以来远未充分展开的世界危机的动因,最令人厌烦的陈词滥调,莫过于把问题归结为什么"华尔街的贪婪",什么"金融监管不到位",以及什么欧洲(尤其以希腊为最)难以为继的"过分"的社会福利等等。"华尔街"从来都是贪婪的,谁见过不贪婪不逐利的资本?更何况是金融资本。1929年大危机之后,美国原本形成了严格的金融监管制度,问题是1980年代之后,是什么结构性的原因和力量,推动美国放松金融监管并打败了这些政策的反对者的?资本与权力控制着的大众媒体和意识形态宣传,出于自身利益这么讲是可以理解  相似文献   

20.
对于2008年以来远未充分展开的世界危机的动因,最令人厌烦的陈词滥调,莫过于把问题归结为什么"华尔街的贪婪",什么"金融监管不到位",以及什么欧洲(尤其以希腊为最)难以为继的"过分"的社会福利等等。"华尔街"从来都是贪婪的,谁见过不贪婪不逐利的资本?更何况是金融资本。1929年大危机之后,美国原本形成了严格的金融监管制度,问题是1980年代之后,是什么结构性的原因和力量,推动美国放松金融监管并打败了这些政策的反对者的?资本与权力控制着的大众媒体和意识形态宣传,出于自身利益这么讲是可以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