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度关注,相关报道议题丰富,角度多元,整体基调平衡。聚焦了习近平主席主旨演讲,客观反映了中国声音,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趋向务实合作,虽然肯定与质疑并存,但积极的声音增多。  相似文献   

2.
章剑锋 《南风窗》2008,(18):40-42
并没有多少人对AEG进入中国市场抱以积极评价,他们将之视作扔钱之举——因为中国存在"体制问题"。不过,AEG早就习惯了质疑,他们总会被认为是发疯了。"所以,这一次当别人又开始说我们疯了,我们觉得可能这样做(在中国投资)是对的。"  相似文献   

3.
8月3日,当郎咸平登上复旦大学的讲台,发布《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演讲时,一幕席卷全国的争论,就此走向高潮。这位香港中文大学的财务学教授,目光炯炯,义正词严,直斥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席卷国家财富。在此之前,郎批判的大名单上,已经赫然排列着德隆、海尔、TCL这些大陆"声名显赫"的企业。德隆,曾经号称中国"第一民企",在2001年郎质疑之后,如今已经"崩盘",由华融托管,寻求重组求生的机会;而出身"国企"的海尔和TCL,先后作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旗手"著称,在李东生8年磨一剑改制TCL之后,张瑞敏正力图"分享海尔"。郎以维护"中小股民利益"的旗帜,批判这些企业在"国退民进"中的"暗箱"操作,赢得了相当广泛的支持和喝彩。自2001年以来,以"郎监管"著称的他,更迅速"红"遍中国。此刻的郎咸平,正站在香港和北京两个潮头之上。北京方面,郎咸平现象背后,显现的是一场关于中国走向持续而深刻的交锋。其核心是,20年的市场化之后,国家权力及其哲学依旧试图继续掌控秩序设计与走向自由企业社会趋势的冲突。郎发出了比国资委还国资委的声音,质疑国企产权改革,守卫"国有资产"。香港方面,必须看到,"郎咸平热"可以说是张五常、张化桥、梁定邦、史美伦"现象"的延续。这些来自香港的人物,都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成功走出一条以和平的合作方式崛起于世界的和平发展道路。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途径。但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的诸多质疑,直接关系着中国梦的国际认同。厘清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的质疑,深入思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本质、历程和趋势,既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其在非洲的行为受到的批评和质疑也不断增加。按照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理论,文章从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四个角度对坦桑尼亚的中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尽管中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不足,但应正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避免仅就企业谈社会责任,而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同步评价,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应坚持有限原则。宏观上,中国企业通过援助、投资、贸易形式进入坦桑尼亚,提升了坦桑尼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为跨国企业投资坦桑尼亚提供了硬件支持,为其进一步招商引资提供了保障。微观上,中资企业以点带面,为当地大量的未就业人员创造了低门槛的就业机会,拉动本地就业,有助于实现减贫。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时代中国外交工作的重大举措,"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后,中国高层领导人发表了大量讲话予以阐释和解读,引发了国际政界、新闻界、学界的广泛关注。高层言论话语分析显示,合作是中国官方语境下"一带一路"倡议最主要的内容。然而,以"合作"为核心概念的官方话语体系并未有效消除国际社会的疑虑。具言之,国际社会担心倡议具有地缘政治方面的意图,甚至导致霸权转移。针对外界的质疑,中国学界应加强"一带一路"倡议的学理研究,从规范和实证两个维度论证倡议对于优化全球治理模式的积极作用,同时提升在国际社会的发声力度,为做好"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传播工作作出应有的知识贡献。  相似文献   

7.
回顾2005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确实比较多,如GDP 上升至世界第六位、中俄联合军演、"神六"升空、人民币升值、中国企业跨国收购、赴欧洲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大增等,这些事件引起了外部世界对"中国因素"问题的急切关注.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经历着历史性变化,实力迅速增强的中国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大的关注,甚而遭到质疑、误解和诋毁。如何应对横亘在中外之间的认知“铁幕”,是中国在和平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的重大挑战。能否以开放、包容的胸怀看待这些质疑,能否对自身发展道路和战略意图做出耐心、虚心而又有说服力的解释,本身就是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决心、意愿和能力的一大考验。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发展,我国高校连续几年扩招,中国高等教育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2008年以来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在造成经济整体下滑的同时,也影响到企业对于招聘人数的消减,而首当其冲的是大学毕业生。因此,找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寻求有效的对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一场企业大震荡再一次不请自来。质疑、指控、审判企业人物的风暴, 席卷大陆,从中国广阔的边疆,内蒙古、新疆,到曾经领跑中国的珠三角,再到大陆企业国际化的通道——香港、新加坡。一批可谓知名的企业人物,在瞬间即被斩落光环,由“天使”转为“魔鬼”,沉沦而去。这样的企业大事件贯  相似文献   

11.
财经线     
郭凯 《南风窗》2008,(16):12-12
政协委员质疑巨资购入"两房"债券全国政协委员刘梦熊近日公开发文,质疑有关方面巨资购入美国"两房"债券。"两房"是指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和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它们因为次级债危机,最近面临巨大的财务困难,美国政府机构已表示要对"两房"进行援助。刘梦熊表示,中国是"两房"名列榜首的外国债权人,持有3763亿美元的债券,这相当于海内外给四川地震捐款的100多倍。刘质疑如此侧重美元资产的依据,并呼吁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特别调查组予以彻查。刘梦熊现任香港上市公司信用卡防盗系统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非全职顾问。  相似文献   

12.
舆情     
赵义 《南风窗》2012,(11):22-22
过去两周舆情,以网络舆论质疑和回应这个线索看,有些焦点议题消除了误解,有些热点事件则仍然未能抚平强烈的质疑情绪。与以前统计部门带来的"被平均"一样,近日人民群众又一次"被平均"。据《现代快报》报道,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基于全国25个省、80个县、320个社区其8438个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汇总分析形成,涉及家庭资产、负债、收入、消费、保险、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舆情     
赵义 《南风窗》2012,(11):22
过去两周舆情,以网络舆论质疑和回应这个线索看,有些焦点议题消除了误解,有些热点事件则仍然未能抚平强烈的质疑情绪。与以前统计部门带来的"被平均"一样,近日人民群众又一次"被平均"。据《现代快报》报道,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基于全国25个省、80个县、320个社区其8438个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汇总分析形成,涉及家庭资产、负债、收入、消费、保险、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以及其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但却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形成所谓的"疑马论"。"疑马论"不仅否认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性,而且否认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合理性,最终否认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合法性,必须进行批驳。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马克思主义"是特指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也不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背离或反叛,而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两者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5.
向骏 《南风窗》2011,(26):90-91
由于TPP协议并不包括中国,拉美国家在加入该协议的同时,如无法排除"与美国联手对抗中国"之质疑,将为"拉美10年"前景投下更大变量。最近多位国际知名人士不约而同提到全球经济或欧美经济可能陷入"失落10年"(Lostdecade)危机。其一是IMF总裁拉加德11月上旬在北京召开的"国际金融论坛2011年全球年会"中明确指出,欧美债务与失业问题若不能解决,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本 来不应该成为问题,然而,国内外却有人公开质疑,提出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于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以及儒家社会主义等,形成所谓"等式论".针对所谓"等式论",我们必须予以辨析和澄清,理直气壮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续写第二个百年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16,(26)
正颁奖词他所带领的华为公司一开始就没有走"要素套利"的商业捷径,而是走了工业国家最典范的技术崛起之路。在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不小的时点,有理由去关注这样一位企业家。华为公司,中国当下最不缺少掌声的企业。任正非,中国实体经济的"教父级"人物。一家赚钱的企业,一位企业家,究竟和公共利益有何关系?这真是一个大问题。在普通人看来,清廉的、并且对腐败疾恶如仇的官员、敢于挑战不合理制  相似文献   

18.
邢少文 《南风窗》2011,(26):39-39
颁奖词:金融危机以来,他多次提醒要注意政府"假宏观调控之名,行微观干预之实,实际上等于复辟命令经济"。认为这会加剧腐败和寻租。他也质疑"中国模式",认为所谓的"高铁奇迹"和"医改奇迹"论调缺乏支撑。多年来,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公共领域发出批判的声音。  相似文献   

19.
金鑫  杜胜平 《当代世界》2014,(10):57-60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科技事业迅猛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科技"走出去"战略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引起国际社会广泛、持续的关注。近十余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关注主要表现出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关评论、报告、报道数量逐年增长,且视角越来越宽、分析越来越深;二是西方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一开年,中国商业界似乎真的进入了一个“丑闻的季节”。一些明星公司相继出事,企业家的职业操守面临空前的质疑。从已经公开的资讯来看,丑闻的真实性似乎毋庸置疑,而这些丑闻的共同特征便是,企业家涉嫌以各种非法手段挪用或侵吞企业资产,并造成本公司巨额的亏空。“丑闻”,正把一个近乎让人绝望的问题悬浮在人们的眼前:中国的企业家为什么总是喜欢掏空自己的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