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井冈山土地法》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为解决湘赣边界高度集中的土地占有状况制定的一部具有法律效应的成文土地法.从民生的视角去解读,《井冈山土地法》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立场,它着眼于群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关注群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以法律形式满足了群众对土地的要求,保障了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开始关注解决具体民生问题,也对当代解决民生问题特别是农村民生问题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湘潮》2020,(3)
正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毅然改变原定部署,率领余部进驻井冈山。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制定和颁布了《临时政纲》《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等一系列法令法规文件,在中国革命法制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民生思想内涵丰富。一是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关系中国革命胜负需要的现实视角阐明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二是从政治条件、物质基础、基本原则、根本保障等方面,确立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思路。三是从土地政策、农业生产、法制建设、社会事业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举措。毛泽东的民生思想,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当前,要切实搞好民生建设,就必须全力保障人民利益,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强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入井冈山后,在白色政权包围之中建起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了促进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毛泽东领导井冈山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运动。井冈山的土地革命最早是从调查研究开始的。调查内容包括田地分配、地租、地价、工价等,还制定了土地调查登记表。1927年11月到1928年5月间,毛泽东深入到宁冈、永新、遂川等县的广大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并写下《宁冈调查》和《永新调查》两个调查报告。他经过调查发现,罗霄山脉中段是政治、经济、文化都相对落后的地方,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却相当残酷。  相似文献   

5.
新书推荐     
《当代贵州》2007,(15):42-42
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图书:《军事统帅毛泽东》;《关注民生·生活》——世界各国解决民生问题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井冈山土地法》是中国共产党颁布的第一部土地法规,是井冈山土地革命实践的精华总结,是井冈山斗争的伟大创举之一。《井冈山土地法》的颁布推动了土地革命深入发展,其内容虽不尽完善,但为中国土地革命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井冈山土地法》是中国共产党颁布的第一部土地法规,是井冈山土地革命实践的精华总结,是井冈山斗争的伟大创举之一。《井冈山土地法》的颁布推动了土地革命深入发展,其内容虽不尽完善,但为中国土地革命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雷国珍  祁雪春 《湘潮》2015,(7):31-35
毛泽东对湘南情有独钟。五四时期,毛泽东就到湘南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开展革命活动。大革命时期他到湘南考察农民运动。1927年八七会议后,他出任湘南特委书记。在领导秋收起义向农村进军的过程中,他多次提出向湘南发展。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毛泽东率领红军转战湘南,大片湘南土地成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湘南这块红色土地上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引导了许多进步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家。  相似文献   

9.
《湘潮》1992,(3)
1965年5月21日至30日,毛泽东同志重上井冈山,汪东兴同志随行。《汪东兴日记》如实地记叙了毛泽东同志这次重上井冈山的重要活动和对往事的回忆。《日记》对我们学习、研究中国革命斗争历史,研究毛泽东同志生平和思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当前继承发扬我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作风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日记》原文刊发在《中共党史资料》上,经征得作者和原出版者同意,我们特全文转载,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0.
从1949年到1956年,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巩固新生政权,毛泽东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形成了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思想并付诸实践,即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保障人民公共安全。这些思想和实践契合了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做到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与政治革命同步、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工业建设的大局之间寻求平衡,并实现了毛泽东亲力亲为与中央领导集体群策群力的有机统一。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毛泽东关于民生问题的一些思想在实践中出现偏差,但依然取得了重大成就,为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1.
李冬钰  邓晗 《党史文苑》2023,(S1):62-64
<正>群众武装是中共武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对群众武装认识的转变起源于土地革命时期,其中,推动党内对群众武装认识发生转变的因素之一则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对群众武装建设的实践总结。长期以来,学界对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展的工农红军建设研究较多,毛泽东对群众武装建设的实践探索研究较少。本文拟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群众武装建设实践为研究出发点,探寻其对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为保障军需民食,井冈山军民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多种方式筹集粮食。开展挑粮上山运动,储备充足的粮食;制定颁布《井冈山土地法》,促进农业及粮食生产;开展军民节约粮食运动,保障军需供给,兼济贫困群众和红军家属。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粮食工作史实作进一步的梳理和研讨,总结和汲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粮食工作的经验教训,为新时代我国开展的"三农"工作、粮食安全、新农村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等提供借鉴启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郝志新 《世纪桥》2010,(11):51-53
毛泽东没有明确定义和使用过民生概念,但在他一生的言行和著作中充分体现了对于民生的关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对民生问题的理解和实践都有过独创性贡献;对今天改善民生问题留下诸多有益启示,是新时期民生思想的重要思想渊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49年前,毛泽东同志总结革命文艺工作的经验,针对当时文艺界的思想状况,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直指导着我国革命文艺事业的发展。但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期间,《讲话》和整个毛泽东文艺思想不断遭到某些人诋毁。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马列主  相似文献   

15.
红色永新     
《理论导报》2013,(1):65-F0003
永新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土地革命时期,永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苏区创建时期的重要区域,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地,毛泽东曾“看永新一县,要比一国还重要”,并在《井冈山的斗争》中确定了“用大力经营永新,创造群众的割据,  相似文献   

16.
梅宏 《党史文苑》2012,(10):4-6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的创建,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及"上山思想"后,"经营农村"思想具体实践的重要开端;它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重要开端;它为党领导下的红色政权建设进行了有益尝试,对于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乃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都具有榜样性的作用,是我们党土地革命斗争方式形成的重要开端。  相似文献   

17.
正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原本名不见经传,自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此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之后,井冈山才声名鹊起。毛泽东在井冈山战斗、生活仅一年零三个月,但他对井冈山情有独钟,先后为其赋词《西江月·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三首词均以"井冈山"为题,又都提到"黄洋界"":黄洋界上炮声隆""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自从担当起领导革命的重任,尤其1927年秋收起义,走上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政权、建立和发展红色苏维埃区域以来,就十分重视调查研究,以科学地认识中国社会状况,了解中国社会各阶级情况,更好地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他先后在湘赣边的永新、宁冈,赣西南的兴国、吉水、吉安等地搞的一系列农村调查,对他制定《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随着革命的深入,不少县城乃至中小城市的相继攻克和占领,如何认识城市商业资本,如何对待工商业者,就成了革命的新问题。一些农民出身的红军干部和战士,总认为工商…  相似文献   

19.
夏远生 《湘潮》2015,(7):22-27
在研究撰写《毛泽东的三湘情结》《毛泽东五十次回湖南》《毛泽东诗词与湖湘精神》《湖南苏区历史研究》等专著时,深度接触了大量的文献档案,采访记录了数十位当事人、知情人的口述史料,对于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情系井冈山苏区人民、倡扬井冈山精神,为广大苏区人民留下丰厚珍贵的红色文化基因,深有感触。在毛泽东的革命一生中,对桂花之城情有独钟,对湘东南的桂东具有特别浓重而深挚的情结。《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一首歌颂毛主席的红歌,  相似文献   

20.
<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于1930年1月5日写给林彪的回信。此文以党内通信的形式印发给部队干部,对广大指战员进行形势与任务的教育,后被收入《毛泽东选集》。在这篇经典著作中,毛泽东在进一步总结井冈山红色区域斗争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基本思想,揭示了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