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7月7—8日,2017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将在德国汉堡举行。此次峰会的主题为"构建一个相互连通的世界"(Shaping an interconnected world),各国领导人将围绕增强经济稳定性、促进可持续发展和负责任的发展三大议题,共同展望全球经济未来。从杭州峰会"联动式发展"的主张,到汉堡峰会"相互连通的世界"的愿景,我们看到,中国倡导的"互联互通"(interconnection)的国际知名度和认同度稳步  相似文献   

2.
正自2009年二十国集团(G20)匹兹堡峰会将G20确定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以来,G20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取得了诸多成就。尽管如此,受七国集团(G7)阻挠等因素影响,G20在治理内容、合法性及应对全球化危机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作为2016年G20杭州峰会主席国,中国应积极推动G20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将在杭州举行,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作为当今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G20的国际舆论关注度始终保持高位,已经超过原有平台——七国集团(G7)。国际舆论对中国举办G20峰会寄予厚望,期待中国方案发挥关键作用,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在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外界寄望中国能够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和"稳定器"。  相似文献   

4.
二十国集团(G20)第十一次峰会将于2016年9月4—5日在中国杭州召开,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G20峰会被称为"全球最具决策力的首脑级峰会",在全球经济合作与治理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G20峰会在中国的首次举行能否推动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它将给中国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它未来的发展前景又将如何?围绕这一系列问题,本刊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金灿荣进行了深入对话。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16,(20)
正从首脑们出台的经济政策的深度和广度,从他们批准的各项措施的强度和力度来看,一个以G20框架为依托的"全球经济联合治理"机制开始显露它的轮廓。9月5日,举世瞩目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落下帷幕。习近平主席在闭幕辞中代表各国领袖宣布:"我们决心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规划路径。面对当前世界经济的风险和挑战,我们要继续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和协调,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伙伴精神,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6,(19)
正主办G20峰会对中国来说是个机会,"中国可以通过设定宏大且现实的目标,通过推进自己的倡议和原则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来界定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角色。"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G20杭州峰会,注定将是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次峰会。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学者布鲁斯·琼斯对这次峰会的论述可谓精准到位。他认为,过去几年的国际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非正式国际机制,G20要实现向长效机制转型,需要超越危机思维,在保持非正式性的前提下,加强与其他正式国际机制的互动,形成"G20+"的机制架构,同时引入联合国2030议程,使其真正成为谋划世界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2016年9月即将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的一个战略目标是推动G20的机制转型,即从一个危机应对机制转变为长效治理机制。这在峰会的主题议题以及预期成  相似文献   

8.
崔天凯 《国际展望》2013,(2):I0001-I0001
回顾历史,二十国集团可谓成绩斐然。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峰会应运而生,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带领世界经济走出危机。二十国集团的成功,在于其成员涵盖了主要的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有较好的代表性,并且总体上体现了各成员平等参与、民主协商。相对于八国集团和“8+5”对话会机制,它更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协调应对世界经济领域的重大风险和挑战。这是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9月4—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及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齐聚西子湖畔,共商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大计,共襄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盛举。这是中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是近年来中国主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会议。杭州峰会达成什么成果、产生什么影响?世界在关注,历史在记录。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时指出:"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江苏地处对外开放前沿,经济开放性、外向度、依存度高,高度重视加强与  相似文献   

11.
一、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G20峰会,开启大国外交和多边外交新征程. 7月3—8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对俄罗斯、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汉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访俄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举行会谈会见并会见梅德韦杰夫总理,双方商定继续把两国关系作为外交优先方向,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加大相互支持.访德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施泰因迈尔总统、默克尔总理就新形势下深化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做出规划指引.  相似文献   

12.
从匹兹堡峰会看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推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凯  倪建军 《当代世界》2009,(11):61-62
如果说前两次金融峰会为国际金融体系避免系统性崩溃、世界经济避免全面深度衰退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9月2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则重在引导全球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复苏,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此次峰会在完善国际金融机构现行决策程序和机制、二十国集团地位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但是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整体推进仍旧迟缓,同时美元持续走软问题威胁到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影响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一、二十国峰会召开 倡导改革促增长 9月5日-6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此次峰会的主题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岗位。会议闭幕时,峰会发表了《二十国集团圣彼得堡峰会领导人宣言》。宣言指出,刺激增长和创造就业是该集团的优先任务,  相似文献   

14.
庞中英 《当代世界》2013,(10):15-18
二十国集团(G20)圣彼得堡峰会是全球经济治理史上的里程碑 俄罗斯担任轮值主席国的G20第八次峰会于2013年9月6日结束。如同以前的峰会,这次峰会也发表了《声明》,即《二十国集团圣彼得堡峰会领导人声明》。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兴大国的崛起、新型全球问题的突显和新式多边机制的形成,全球治理体系和格局正经历着重大变革,全球治理的理念、机制和能力面临诸多挑战。联合国曾实施"四个发展十年"战略、千年发展目标等全球发展治理行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全球发展治理理念、目标和手段的转型提供了契机。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应紧紧围绕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在治理上作文章,推动二十国集团从危机应对机制和国际经济合作首要论坛转型为全球发展治理平台,并进一步提升全球发展治理的能力。联合国与二十国集团在全球发展治理中分别发挥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双方可以通过共享发展议程、共建发展秩序,形成合作共治的关系,以完善全球发展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动荡,各国经济普遍受累,国际社会要求改革国际金融体系避免危机重演的呼声日盛,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中国、巴西等发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复苏基础依然脆弱、各国政策趋向内顾、传统政策工具效果递减的背景下,各界对G20杭州峰会关注和期待不断上升。为此,G20杭州峰会需在围绕所设议题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代表性、协调性、合理性、有效性等因素,积极引领G20发展更有"方向感"。  相似文献   

18.
从二十国集团的演变历程可以观察到国际秩序重构的多重意蕴,特别是2008年之后,G20峰会代替八国集团峰会,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的首要全球性论坛。国际秩序重构的动力源头在中国,G20峰会为中国发挥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一个关键的切入点。国际秩序包括国际经济治理秩序的演变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进程,G20峰会的表征性意义更为明显,必须清醒认识到国际秩序重构的渐进性与曲折性。  相似文献   

19.
从改革开放的国际环境来看,过去近四十年中有五个重大的节点:中美关系正常化,应对冷战结束的冲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加二十国集团,2016年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与习近平主席2017年在达沃斯、日内瓦的演讲。这些节点既体现了中国对发展机会的把握,也说明了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抓住了机遇,以开放倒逼改革,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不仅实现了自身发展,而且现在已经有能力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这既反映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相关合作项目的推进上,也体现在中国和有关国家共同推动的国际合作机制的构筑上。当前国际环境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生变化,一方面,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塑造国际环境的能力增强了;另一方面,"树大招风",国际社会产生了新一波"中国威胁论"。中国要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在对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方面都坚持实事求是、谦虚谨慎,保持战略定力,使国际环境继续朝着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中国于2016年9月4—5日在杭州主办G20峰会,倡议世界各国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这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首次举办G20峰会。以此次峰会为契机,中国提出创新全球经济治理的理念和倡议,引领与会国家和集团达成诸多共识,共签署28份具体成果文件。G20杭州峰会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制定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第一次采取集体行动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三个第一次充分展现了中国寻求在全球经济治理进程中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的责任担当。此外,在推动经济发展之外,中国还在峰会期间与美国一道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交存了中国和美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这反映了中美两国推动全球气候治理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作为东道主,中国坚持倡导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体现了中国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决心和勇气,也为G20作为全球经济治理主要论坛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中国主办G20杭州峰会所做出的贡献,国际社会给予积极评价,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G20杭州峰会为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峰会议程全力推动《巴黎协定》的落实,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