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两型社会”是在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反思的基础上建立的、可以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一种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新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建设“两型社会”,在观念层面上必须实现由“浅绿色”资源环境观念向“深绿色”环境观念的深化;在实践层面上必须实现由资源环境“收益趋小型”思维向资源环境“收益扩张型”思维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李志刚 《法制博览》2011,(18):64-65
如今,一些地方、部门,一旦有“突发事件”,首先想到的是“舆论引导”、“公关技巧”,如果事件没解决好,多半会指责“舆论引导不力”、“公关无方”,而讳言处置不当。如此思维应对“突发事件”,实则是“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3.
什么东西最能影响人的思维,什么东西最能反映人的心态。只要你观察一下夜幕时分各家各户电视里放出的画面,就会有一些真切的了解。 孩子们的渴望是“无法无天”? 电视一晃,女儿大叫一声:苏有朋。“苏有朋是谁?”我有点莫明其妙。女儿瞪大了眼睛望着我,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连苏有朋你  相似文献   

4.
2005年春天。北京“两会”。会议主基调可以用3个“和”字来概括:对内建设“和谐社会”;对外宣示“和平发展”;对台湾问题,则主张在“一个中国”原则之下,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和”是中国传统思维、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为贵,和为先,和则久,和则两利,和气生财,和颜悦色乃待客之道,和风细雨尽显中国古风雅韵。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有着“外圆内方”的处事传统,德国人却有“方脑袋”之称,意指做事古板而讲究原则。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的冲突,经常剧烈地体现在为数并不多的中德合资企业里面。现在,一部北京奔驰车,正在“总成”着两种相距最远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1996,(2)
与突破性思维相对应的是常规性思维,也就是只承认常规、止“思”不前的思维。以下的5个例子堪称常规性思维的“代表作”。*1876年,美国波士顿一家报纸的社论谈到电话时说:“有识之士都知道,通过电线传导声音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这一做法也没实际价值。”*1878年,一位英国教授在世界科学博览会上参观了电灯之后说:“巴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文化热”兴起后, 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一个时髦的口号。在鼓吹者看来,21世纪甚至可以成为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世纪,因为相对于以大自然为敌、事事强调对立的西方文化而言,体现了综合思维模式的中国文化“东学西渐”乃势所必然。我们首先要确定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人一看到这个字眼,首先想  相似文献   

8.
笔者并不认为目前日本国内的“和解”舆论是以彻底的历史清算为内在理论指向的、具有深刻反思背景的社会思潮,就其最根本的性质而言,似乎仍然未脱“在外交层面上解决历史问题”的传统思维框架。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以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中的正义理论为参照,对以“道”、“礼”、“仁”、“义”为核心内容的儒家传统思想中的正义观念进行了理论上的构建,认为这四个观念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论文表明,与西方的正义理论相比,儒家正义观念具有开放性与超越性的优势,而其强调道德主体的自我观照与自我完善的理论特征更使这一思想体系体现出一种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与文化色彩,是一种更积极进取的社会政治理论。论文最后提出,利用儒家思想中正义论的思维框架,辅之以西方思想中普遍的平等主义因素,完全有可能创造出一种既能够体现法治的原则,又能够充分扩展人的主体精神的新的正义理论。  相似文献   

10.
英国学派及其当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学派”的命名让我先从“英国学派”(English School)的命名谈起。英国学派实际上并不是“英国的”(English),而是罗伊.琼斯在20世纪80年代给它起的一个名字,琼斯声称该学派应该寿终正寝了。同样,哥本哈根学派的提法也来源于一篇强烈批评它的文章。所以,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个教训,即如果你要批评某个东西,那么就千万别给它命名,因为唯有名字会保存下来。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英国学派”这个标签,不管是好,还是坏,就被固化下来了。于是,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人们容易把它的思维方式和英国、甚至英格兰联系起来,认为这是一种在英…  相似文献   

11.
资中筠 《南风窗》2007,(2):42-43
大国消长如月之盈亏,是人间正道。而凡能继续立足的,本国人在国内基本上得到善待是必要条件。中央电视台放映的12集记录片《大国崛起》(以下简称“记录片”),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因而一再重播,可谓“热播”。两年前,几位主创人员向陈乐民(编者注: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前所长)和我就这一创意征求意见时,我们在表达钦佩的同时,不无保留和担心。首先对“崛起”一词有异议,更主要是担心是否会重复“船坚炮利”、“开疆拓土”的传统诠释思路,或者单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相似文献   

12.
凡事都要问姓“社”还是姓“资”,是一种典型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是长期“左”的思想和僵化体制下形成的一种头足倒置的思维方式。当前我们进行改革,应当大胆地借鉴和吸收现代资本主义的有益经验。资本主义经历了几百年,在现代化、社会化、商品化等方面,是走在我们前头的,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有许多东西也并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在姓“社”姓“资”的问题上,要树立起新的观念和新的思维方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清除“左”的思潮对我们的禁锢和影响,树立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从实际出发,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就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或者说是社会主义所允许的;而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违反科学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所不允许的。  相似文献   

13.
马克·吐温的猫,某次在炉台上被烫,以后即使炉子里没有火,它也不敢再跳上去。这正应了中国一句谚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心理学家把这称之为心理定势。毫不奇怪,动物会按习惯的行动去行动,人们会按习惯的思维方式去思维。我们这个城市曾经搞过这样一个香皂花篮制作大赛:活动前期,设计者审慎地挑选了几个传播媒介,为人们制造心理定势的“细节”。邀请香港的小手工制作小姐,在电视台作现场制作示范表演,详细演示香皂的选型,  相似文献   

14.
李静怡 《工会博览》2008,(24):50-51
传统的节俭思想和现代的时尚思维相结合,使“新小抠”们的生活如鱼得水。通过转移消费重点,这批都市里涌现出来的新新族群让有限的金钱“抠”出惬意人生,给都市的时尚生活带来了新鲜的空气与阳光。  相似文献   

15.
葛印国 《工会博览》2009,(2):124-125
“中庸”既是一种伦理学说,同时也代表了一种思想方法和行亨原则,它注重的是内心之“中”与外在之“节”的精确契合,以达到“和”的目的;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体,两者有不同的内涵,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纯”知识;技术则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知识,对整个人类而言,技术既是主体彰显自我的力量的象征,也是自我毁灭的力量,这是技术的二元性决定的;因此,致中和,恰到好处,追求“中道”,内外协调,保持平衡,这种思维方式与行事原则在人类追求科学及其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什么叫活动?何谓魅力?“活”字的本义是:生存,能生长。“动”指的是改变原来的位置或表示动作行为。“活动”可以引申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动。“魅力”则指的是很能吸引人的力量。笔者将“活动”二字理解概括为:“活动”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想和干的过程;也就  相似文献   

17.
泰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如家长制、权威崇拜、等级观念等,不仅仅是一个观念问题,更成为人们日常行为所公认的准则,乃至一种“生活方式”。威权政治是这种价值观的必然产物。80年代末以来,泰国和其他实行威权政治的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仍处于支配地位,根植于其中的威权政治的本质性特征“威权为体,民主为用”将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搞笑的玩意儿,挺多;有些“搞笑”,叫人哭笑不得。 《长江日报》载侯志川一文,题为《贪官的思维很搞笑》。贪官的思维,怎么“很搞笑”呢?这里不重复了。但是侯文中“著名贪官成克杰”之说,却叫我觉得真有点儿“搞笑”。  相似文献   

19.
刘诚龙 《法制博览》2011,(18):76-77
在我们一般人的心理推演中,到得哪国留学,这人就会爱上这一国家。奥巴马有个老弟在深圳卖了多年的烧烤,咱们有人就推论奥巴马十有八九是个“亲华派”。富有这样思维的人,常常这样推理:这人到某国去留学了,当然就会是个亲该国派,去日的是个亲日派,去美的是个亲美派,去英的是亲英派,去俄的是亲俄派……民国许多人物都到外国留过学,  相似文献   

20.
一场关乎未来的买卖在绝密的状态下紧锣密鼓地进行了几个月,双方的代号分别是“探戈”和“阿尔法”。外界对此毫无觉察。 2000年1月12日,当人们还沉浸在新世纪的欢庆氛围中,世界最大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美国在线”和最大传媒集团时代华纳正式宣布以换股的方式合并!这场惊天大合并在许多人看来,简直就是一场梦境。许多的互联网企业以及传统传媒,在这场合并后,大梦初醒。 与近些年不断传出的传统企业合并风潮不同,来自网上被认为“泡沫”多多的企业,把实实在在的现实媒体帝国整个吞下,显然已经是在考验人们的想象力了。人们未能想到,网络巨无霸会以如此的方式“空降”! 面对网络现实“坚硬的泡沫”,许多传统产业的首脑都在思索自己是否应该及时突围。由是,“应变”成了相关行业在未来赖以生存的根本主题。网络的大肆扩张实质上是在给传统的产业重新洗牌论定。并且,网络演绎的神话已经如此快速地改写人类的生活,并且还将在未来不断冲击每一个现实生存的个体。 无论将来走向何方,事实已经是“指向网络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