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日月交替,寒暑易节。哲学家一直在争论世界是“可知”或是“不可知”。平民百姓则从自身的生存需要中想到了下一步有什么,吃什么,干什么……本刊新辟的栏目《下一步》更欢迎平民百姓的参与。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有”“无”思路中,其实人人都是不自觉的哲学家。  相似文献   

2.
网战龙虎榜     
(1)二战部队:苏军第217步兵师(简介)作者:David-Wan-1939点击4328水量28http://bbs.chinesewwii.net/二战论坛这是一个老帖子、而且本身从主帖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出彩之处,但是由这个帖子引发出关于对苏联军队或者说共产主义国家部队的人员配备制度的争论却值得一看。关于苏联军队所谓两套班子是否存在的争论是问题的核心,大家旁征博引,大胆推测,以证明各自的观点。不过,从这种争论来看,苏联制度下的许多秘密,至今还是极少为普通人所知,还要引起这样的争论,不能不说是种遗憾。  相似文献   

3.
国际秩序经历了以国家中心主义为基础的秩序向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秩序的转变,呈现从自然法秩序到国际法秩序,进而到万民法秩序的转变轨迹。在此过程中,思想家们关于国际秩序争论的核心是国际秩序的正义问题,从学界关于国际正义秩序的讨论中,可以发现支撑国际秩序的正义基础正发生变化,全球公共领域替代国家成为国际秩序的基础,未来国际秩序将日益呈现为一种既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正义,也包括人与人之间正义的全球秩序。  相似文献   

4.
大本不立,大道难生。“政府改革”不是枝枝叶叶的改革,更应当认清大是大非,从根本入手。 于是实施宪政,党政分开,公共参与,地方自治,都成为“政府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一如何看待近代以来中国的民族主义,是一个存在很多争论的问题。但是,任何观点上的这种争论,如果脱开了争论对象的具体时空条件与环境,不能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也就没有了讨论问题的共同基础,因而也就失去了争论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说的什么民族主义也好,爱国也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不同的个人或政党,包括对政府,都难免会有着与我们今人所希望的很不同的表现。很难认为,爱国有一个亘古不变的标准,并且是越激烈、越彻底就越真诚。以孙中山为例。大概很少有人会否认孙中山是中国近代以来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孙中山当年之所…  相似文献   

6.
牛郎要离婚     
佚名 《法制博览》2011,(18):67-67
牛年是我的本命年,却偏偏从织女那里传来了令人沮丧的消息。受金融风暴的影响,银河边的广大喜鹊,纷纷失业下岗,回乡务农去了,鹊桥工程至今还是个烂尾工程,你说,这事怎么办,叫人着急不着急?想想这事,我就一肚子气,都什么年代了,还叫我们夫妻两地分居,一年只能见一次而,  相似文献   

7.
欧盟政体的特点与欧盟合法性问题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欧盟合法性问题的争论实际上是关于欧盟政体的性质和特点的争论.欧盟政体的自成一类的独特性以及人们对其看法的多样性,直接影响了对欧盟合法性问题的评判,引起了关于欧盟合法性问题的激烈争论.争论主要围绕欧盟是否存在合法性危机,应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如何提高欧盟的合法性等问题展开.尽管这些争论目前并没有,而且也难以产生关于欧盟合法性问题的共识,但是这些争论无疑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欧盟政体和欧盟合法性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孔子曾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但并非所有公共人物都能有此自信与雅量。范志毅名誉权案一审判词中出现“公共人物”概念,而《民法典》草案删除了公共人物隐私权保护反向倾斜规则。一者令人赞赏,一者令人遗憾,也令我们看到了中国新闻司法进程的曲折性。  相似文献   

9.
什么性格最赚钱?美国一家调查机构的一组数据会启迪人们去寻找答案。 这组数据令人惊讶,更令人深思: 每一项新的交易,其中的80%都要在同一个对象打了第五次电话后才能谈成。  相似文献   

10.
辩诉交易制度是起源与美国并对其他国家法律制度和政策都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一项制度。孟广虎案首次在中国尝试引进辩诉交易制度,引发学界对于辩诉交易制度是否适宜在中国适用引起争论,本文基于几项争论焦点,尝试着从法理学角度分析辩诉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11.
周厚虎 《国际展望》2012,(1):34-47,115,116
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化的进程带来了国际政治权力资源的变化,文化、科技、知识和信息等软实力资源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这不仅催生了软实力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而且也影响了国家外交形式并正改变着外交的内容,由此公共外交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软实力成为理解国际关系变化和外交政策的一个新的理论视角,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公共外交的理论支撑,而公共外交本身也是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战略路径。中美软实力战略的差异导致了双方对公共外交认知的差异。本文在比较中美软实力战略的视角下,从公共外交的主体、受体、传播内容以及传播媒介等方面来分析美国公共外交的特点,同时从这四个方面来论述中国公共外交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争论不断的"X二代"犯罪能不能成为一个犯罪类型或命题,其内涵和界定如何做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会不会产生标签效应,从而激化仇富、仇官的社会心态,扩大阶层间矛盾?这些问题不管我们认不认为它应当作为一个学术课题来进行研究,它们都已经活生生地摆放在我们面前了。可以说,这些争论背后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犯罪学、刑事司法实践的框架,而这也更加证明了我们对其进行研究的必要。不论是从犯罪学的角度,还是从刑事司法实践的角度,学者对这些问题应秉持着谨慎的态度进行研究,应相当理性地面对来自社会各界的狂躁的舆论。  相似文献   

13.
关于"马克思与正义"的争论,一方认为,从"内在的"尺度来看,资本主义并非不正义,马克思拒斥用"内在的"正义尺度批判资本主义;另一方认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为不正义,是用"外在的"正义尺度批判资本主义。这场争论被引介到国内后,在2005年前后开始成为研究对象。国内学者也以自己的方式介入了这场争论。争论的深入开展,为更好地解读马克思关于正义的思想提供了许多理论上的启发,同时也为与正义相关的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双 《国际展望》2010,(6):63-80
亚洲金融危机过后,危机诱发机制下的东亚区域一体化合作进程一度进展缓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处于核心地位的东盟无论从自身能力和意愿上,都无法为东亚区域提供有效的区域性公共产品,为区域合作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日韩三国合作出现重大进展,三国之间紧密的经济合作可以发挥提供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作用,成为区域合作的新动力。本文试图阐述金融危机下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的新进展,以及中日韩三国在金融、贸易、能源、环保等经济领域的合作可以为东亚提供区域性公共产品的可能性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广州有一位小有名气的服装厂老板,身家数百万元。熟人问他,以你眼下的派头,你还想要什么?这位私营业主说:“平生最大的愿望,是能有机会当国家干部!”记得数年前,人们曾热衷于争论“原子弹是不是不如茶叶蛋”,争论双方,一方是干部、知识分子,一方是私营业主、个体户,双方都认为宁愿跟对方换角色。有的干部、知识分子争着争着,真的“言行一致”去了,而私营业主、个体户嘛,说说而已。今天不同了,随着干部制度的改革,广东省各地都有私营业主和个体户动真格的,通过参加招考,堂而皇之地加入了干部队伍。据调  相似文献   

16.
意大利的反毒品政策和矫治设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意大利的毒品条例 意大利在1954年实施对与毒品有关的犯罪进行严惩的刑事法律,随后又在1975年和1990年进行了两项主要的法律改革,1975年的毒品条例引起了公共对毒瘾康复巨大的争论。把烈性和一般毒品加以区别以后,与使用一般毒品相关的犯罪被科处轻得多的刑罚,而贩毒则适用更严厉的刑罚。从康复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立法对业主委员会行使小区公共区域"经营权"问题缺乏明确具体规定,引发法学界和实务界各种争论,莫衷一是,也给物业管理实践带来混乱。因此,我们对业主委员会经营权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性质,其并非通常所争论的民事合同或者行政合同,而是在本质上属于经济法中的政府商事合同,是我国对城镇公共物品提供方式改革的产物。通过对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历史的回顾和五种使用方式的公共性维度的比较,以及对传统公法与私法、传统古典合同法下争论的批判,认为我国应当采取政府商事合同的治理模式来改进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行为。  相似文献   

19.
不管是何种公共权力,从其诞生之日起,就都存在着否定这种权力的异化力量——腐败。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训练学校作为犯罪青少年的矫治机构组织形式,尽管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然而,训练学校的工作成效和管理中的问题,一直存在着广泛的争议。这些争论与然并不影响这一矫治机构组织形式的存在和发展,却也是很值得令人思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