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丰 《法制博览》2011,(19):24-24
1949年,杜月笙离开上海到了香港,就是不跟蒋介石去台湾,其中有几个关键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红帖子”不见了。杜月笙的长孙杜顺安说,蒋介石早年尚未发迹时,曾经到上海由旁人引荐见过杜月笙,并且递过“红帖子”。“递红帖子”就是投门生帖子,要在帮内施行摆香堂的仪式。蒋介石曾经拜在杜月笙门下,成为其门生。论年纪,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6,(6)
正若特朗普脱党参选,将是共和党前所未有的危机。那么,共和党真的要靠先表面推举特朗普,再期待他败于希拉里,来完成一场不得罪草根选民的自我救赎吗?谁能领导因"草根派愤怒"而手足无措的共和党?被自由派媒体吐槽、被本党主流抹黑的跨界候选人特朗普"有志于此"。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11,(21):76-77
当下,一份《纪念新股民刘静淑君》的帖子红遍网络,帖子文风模仿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言辞悲切,引人共鸣。文中"刘静淑君"是否真有其人无从查考,然而她却成为当下小股民新股民的心声代言人。今年以来,沪深两市经历短暂的上涨后,一路震荡下行,国庆节前最后一周的周一和周二,两市指数分别创下新低纪录,其中沪指跌  相似文献   

4.
石破 《南风窗》2013,(10):9-9
4月7日,河南陕县6名干部在外出考察途中因车祸伤亡。消息曝光后,网上一片欢呼,很少同情的帖子。尽管当地政府解释这批官员外出是公干而非公费旅游,但网民仍半信半疑。在"全民焦虑"的今天,"污名化"官员(以及名人、富人)成了普通民众缓释精神压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在作为弱者一方的民众看来,官员乃强势群体,不需要对他们理解、同情和关怀。某些遭遇"污名化"的官员,会立即被网民套上一  相似文献   

5.
正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同时裹夹着送来了日渐强烈的空虚、焦虑、烦躁与寂寞。这种精神状态如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另类,而是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于是各种吐槽与抱怨便成为了许多人用以"消遣"、缓压、"解乏"或者表达各种观点、诉求与不满的最佳工具。日益复杂多变与竞争激烈的职场上尤为如此。  相似文献   

6.
正年轻人都会有一腔热血,但在面对职场不如意的境遇时难免也会心生抱怨,同事之间互相吐槽、传染成了办公室的情绪"雾霾"。作为一名入职几年、有过一些经历的职场中人,我认为诱发职场"雾霾"的原因主要是这两个方面:物质层面的压力和精神层面的压力。有调查显示,薪酬影响职场是否满意程度最高。被调查的职场人士中,62%的受访者表示,工资水平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收入低俨然已经成为了职场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6,(12)
正他们生于这个时代,是这个时代和他们的家长"造就"了这样的他们,他们却还要被社会误解,被家长误会,硬要被打上某种标签,甚至还要为家长的种种问题埋单。5月26日中午,接到好友电话,听她向我吐槽自己的熊孩子。前一天的家长开放日,她去正在上初中一年级的儿子所在的学校听课,看到自己儿子歪歪扭扭地坐在教室中央,脚还翘在桌子上,不听老师安排也不跟  相似文献   

8.
网战龙虎榜     
(1)引进F-15将使中国空军实现质的飞跃作者宋算宗点击3637水量91http://www.cqzg.cn/bbs/春秋战国 选用此帖,读者肯定吃惊,虽然这个帖子有91个回复,但是多数都是一句话对楼主的攻击。虽然看完帖子我们知道;楼主确实想法幼稚,但是看一个论坛的水平还是要看是否有人认真地给予解答。在这里,史文杉网友的回答就很理性,而黑桃网友的反问也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9.
网战TOP10     
美国论坛网民对中美战争看法的帖子(转)作者Xdondong点击46876水量92 http://jczs.news.sina.com.cn/bbs/index.shtml新浪军事论坛这个帖子内容十分搞笑,不过可能也确实反映出部分美国老百姓对“中美战争”的看法。让人意外的是其中超过一半的美国网友认为中国可以轻松赢得胜利,甚至会登陆美国本土。而他们的理由也非常简单:中国的人口优势最终会压垮美国。  相似文献   

10.
戴玉 《南风窗》2014,(8):20
<正>中移动在香港推出的优惠套餐"意外"地在内地引发关注和吐槽。原因是:实在太优惠。来看一下反差:内地推出的58元3G套餐,仅包含350分钟本地通话和10兆流量,并且短信费另收;而约合人民币54元的香港套餐,却囊括1700分钟本地通话、1万条本地短信及本地无限上网流量等。可以想象,人们愤怒了。为平息众怒,中移动很难得地玩了一个"自黑"的动作,曝出香港套餐的本地上网速度最高仅为384Kb/S,是其他用户的1/100。但是在内地,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2014,(2)
<正>"城市化"、"现代化"想象及其具体执行将对中国农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中国农村发展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径,合理的未来中国农村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图景,是当前各界争议颇大,而讨论并不充分的重大问题。经过了农业税时代和"新农村建设"为主旨的大量财政资源投入两个周期后,在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纲要"四化同步"中,"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成为新时期的中国农村政策重点。其实质是,在"城乡统筹"的话语下,让更多半工半农的农民完全脱离农村"市民化",同时将空出来的土地集中,进行更具规模化的"现代化"经营。  相似文献   

12.
人才智力支撑无疑是新农村建设中最具战略意义的资本。目前农村有增无减的人才资源外流状况,弱化了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加剧了人才智力的"空洞化",造成新农村建设目标与现实的逆向。为此,必须转换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培训的理念与着力点,在对外出务工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针对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开发、教育培训工程,培养"乡土人才"。在此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加快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提升新农村建设的内聚力和吸引力,留住农村现有人才队伍,并吸引学有所成的农村学子及有创业本领的农民工回乡发展;另一方面要统筹城乡人力资本积累,实现"外力注入"和"培养本土"人才的"有机融合"。但是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和农民的"利益获得"紧密结合起来。否则,乡村人力资本困境仍难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6,(24)
正"他们被遗忘了,但过不了多久,国家就会想起你们。他们是那群努力工作却无法发声的人。我就是你们的声音!"4个月前,特朗普在共和党提名大会上大谈"被不公贸易协定夺走生计"的下岗工人,煽情地称"我爱劳动人民"。网友吐槽说:中产家庭出身的希拉里代表犹太富豪的利益,富豪二代特朗普却代表美国白人(一般指"非拉丁裔白人")中蓝领工人的利益,真是凌乱了。其实有迹可循:特朗普在赖以发家的建筑业,一直跟砖瓦匠、木工、电工这些蓝领白人打交道,了解他们的心声。过去45年里,"没有大学学历的白人"作为曾经的"中产",经济地位下降最严重;联邦政府60%的花销是各种福利,却没有多少落在他们头  相似文献   

14.
列宁农村建设理论的逻辑蕴涵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对苏俄农村建设问题有着切身的体认和独到的见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蕴涵丰富的农村建设理论。这一理论的逻辑蕴涵可概括为"四论",即农村建设之战略价值论、农村建设之总体布局论、农村建设之基本动力论、农村建设之外在保障论。此"四论"科学阐释了"因何建设、建设什么、何以建设"等关于农村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对列宁的农村建设理论,应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予以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刘伟 《南风窗》2012,(2):34-35
仅仅用"苦"与"不苦"、"穷"与"富"和"危险"与"安全"这样的字眼看待当前的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已经是远远不够的,而是急需突破只关注"农民增收"的思维定式。2011年底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十六大以来的农业成就和农村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对2012年及其后的农村工作规划了远景。历史发展到今天,"新世纪"已然走过了11年。若以世纪之初媒体热议的"三农"危局为起点,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我们将会得到一幅更为立体的"三农"变迁图像。2000年8月24日,湖北省监利县某乡的党委书记李昌平在公开发表的写给国务院领导的信中,对当时的"三农"危局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概括:"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苦"、"穷"  相似文献   

16.
石破 《南风窗》2008,(17):61-64
"我觉得有些人对农民是假爱,即使他心里是真爱,他的身体也不允许。"曾经努力从农村走进城市的何慧丽如今认为自己的未来在农村,并满意于自己的"回归"。对于发展生态农业,何慧丽只问了一句:"你可以不爱农民,但你爱不爱自己的身体?"  相似文献   

17.
村庄的社会性质对村庄的社会秩序产生重要影响。在两湖平原和湘南农村,由于村庄社会关联、农民行动单位和村庄价值生产能力有所不同,乡村"混混"对村庄社会秩序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在两湖平原农村,本土"混混"危害村庄内部秩序,外来"混混"也会在村民的引入下危害村庄秩序;而在湘南农村,本土"混混"一般不会危害本村,外来"混混"进入村庄也会受到村民的一致抵制。  相似文献   

18.
樊竟成 《南风窗》2013,(11):54-59
每个周日的晚上,北京东单篮球场的周围总是被挤得水泄不通,为了一个并非官方、没有规则限制、没有教练战术指导的名为"日落东单"的街头篮球比赛。数百双眼睛如同舞台追光灯一般,追随着场上球员的跑位移动,呐喊声一浪接一浪,不时有人忘我地从座位跳起,挥舞手臂。自去年5月13日,首场比赛打响后,关于"日落东单"的视频、图片、帖子迅速  相似文献   

19.
网战龙虎榜     
(1)二战部队:苏军第217步兵师(简介)作者:David-Wan-1939点击4328水量28http://bbs.chinesewwii.net/二战论坛这是一个老帖子、而且本身从主帖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出彩之处,但是由这个帖子引发出关于对苏联军队或者说共产主义国家部队的人员配备制度的争论却值得一看。关于苏联军队所谓两套班子是否存在的争论是问题的核心,大家旁征博引,大胆推测,以证明各自的观点。不过,从这种争论来看,苏联制度下的许多秘密,至今还是极少为普通人所知,还要引起这样的争论,不能不说是种遗憾。  相似文献   

20.
制度创新下的地方性农村房屋产权流转改革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房屋是否可以自由流转一直是理论界和社会上都在探讨的热点问题.当前,解禁农村房屋及农村宅基地的流转,不仅仅是"经济逻辑、政治逻辑与社会逻辑"相协调的需要,也是地方性农村房屋产权流转改革的价值取向.农村房屋产权流转改革的路径应包括:按照"先行先试、先易后难"的原则,规范宅基地及房屋所有权登记;按照"有条件流转、渐进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