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南风窗》2014,(24):92-92
<正>想一想光头强吧,想一想熊大和熊二,把心境放宽一点吧,要学会苦闷中作乐,要学会不要给自己加压,要学会放松自己并宽容算计你的人,要学会面对床底下向你放箭的人,你要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为什么突然间会想起光头强和熊大熊二?是《熊出没》的影响力吗?按道理,《熊出没》是给孩子们看的,怎么成年人也会有兴趣?这个问题我们也搞不清。千什么事都有一个定位的理念很重要,如打篮球,定位不好,全盘皆乱。像姚明,进攻时要打锋,以中锋位为主。防守时,也要站在中锋的位置,是"2.1.2"的1,居中。这可使姚明发挥长处,节省  相似文献   

2.
回顾这个暑假,央视的《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这两档节目获得了相当不俗的口碑和收视率,不仅成功地唤起了电视观众对汉字的热情,而且还在更深的层次上激发了全民文化反省的思索.在央视听写大会的现场,70%的成年人居然在听写测试中写不出"癞蛤蟆"三个字来.这种现象所引发的社会讨论持续发酵,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汉字书写能力.不少网友在网络上感叹自己提笔忘字.我们为什么会提笔忘字呢?语言文字学家又是怎么看待这类节目呢?汉字书写是否面临危机?带着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汉语言文字学家、古代汉语教授尹黎云先生.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16,(19)
正据观察,表面上不少人关心的是王宝强太太和经纪人之间关系的事,还有财产怎么分配。实际上,此事件折射出深层次的"集体焦虑"—如今的人还可以信任么?王宝强闹离婚,轰动四面八方。刚开始他摆出一副誓不饶人的态度,后来不断和各路人合照,露出和光头强一样的笑容,有点儿像另类嘉年华活动。这和有些单位工作的夫妻大不同,离婚多年了,别人都不  相似文献   

4.
残忍的快乐     
余杰 《法制博览》2008,(20):31-31
在一个节目中,有一档属于“恶作剧”。最初遭到戏弄的,都是请来充作嘉宾的成年人。后来,为了给观众以新的刺激,编导们居然开始把小孩当作恶作剧的主角。例如.在有一期节目中,他们选择了一些四五岁的小男孩和小女孩,预先设计好在一个雨天,让幼儿园老师给孩子一把雨伞,然后老师借故离开一会儿。吩咐孩子等在门口,并且再三叮嘱不要与陌生人搭话,不要把雨伞给别人。  相似文献   

5.
媒体     
《南风窗》2016,(14)
正01官员"真人秀"开创中国民主新发展英《经济学人》6月18日5月,中国山西卫视的一档旅游类竞技节目《人说山西好风光》开播,引起了社会媒体界很大的反响。这档节目每周五晚上在山西卫视播出,来自山西的11座城市的官员们代表他们所在的城市竞争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主办权,每个参赛者需要对他们的城市进行推介。令这个节目出众的是,这是第一次,当地的官员们在电视直播中进行公开演讲,还要相互之间竞争并且由普通老百姓来评判优胜。就在电视节目上演讲本身已经够不寻常了,参  相似文献   

6.
刘兴雨 《法制博览》2011,(14):32-32
最近有一档节目有点让我入迷,那就是“一周立波秀”。一个长得不算俊秀的艺人,还是个男的,也没有花哨的表演,凭借着智慧、口才,就把人牢牢抓住。看他的节目,我这个耍笔杆的常有些汗颜,自愧没有他那样的勇气。  相似文献   

7.
正工作与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是我们非常喜欢的,也总有一些人是我们非常不喜欢的。当和自己不喜欢的人打交道时,总会感觉很不舒服,也很不自在,气氛总是显得那么尴尬。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我们该如何相处呢?北京市职工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在问如何跟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之前,请先弄清楚自己为何会不喜欢这个人。  相似文献   

8.
在南非,刚刚当选新总统的雅各布·祖马(Jacob G.Zuma)早就是一名争议人物。广大贫穷黑人和党内左派人士喜欢他饱满的光头和富有感染力的笑声,亲切地称他为“我们的祖鲁男孩”,为其自创自唱的歌曲“请把我的机关枪拿来”感到热血沸腾,为他遭受腐败案、强奸案审判愤愤不平。而大多数白人和一些党内精英则不太喜欢他,  相似文献   

9.
王晓峰 《法制博览》2008,(12):46-46
有一部很有名的音乐剧《想变成人的猫》,是一个很典型的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这只渴望过上人的生活的猫,冒着自己变成野猫的危险,终于如愿以偿。很多经典音乐剧,吸引人的主要原因就是话题比较经典,任何时间看你都觉得不过时。不管是百老汇,还是伦敦,每天总有音乐剧上演,每天总有不少人去看.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6,(16)
正《欢乐喜剧人》用了一种全新的叙事方式,把那些成名的喜剧演员带入到一种真人秀的环境当中,逼他们在这种环境当中发挥最大的潜能,让他们成长,这是一个电视作品,而不仅仅是一个喜剧的门类。"喜剧类节目的价值被大大低估了。"这是《欢乐喜剧人》总导演的感叹。《欢乐喜剧人》是今年综艺类电视节目里面的一匹黑马,根据最新的索福瑞报告,这档东方卫视制作的喜剧竞技类真人秀节目,今年一季度录得收视率第一的成绩,饭桌上人们开始谈论小岳岳、沈腾、宋小宝这些喜剧明星们的名字。这档节目从去年元旦过后开始投入制作,所以  相似文献   

11.
刑法修正案(八)关于减轻处罚只减一档的规定,使得未成年罪犯减轻处罚和成年罪犯一样只能在法定刑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这是一刀切地将对成年人处罚的刑法思维置于未成年人身上,这样的规定既不符合对未成年人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一贯原则,也和修正案新增的多项加强对涉罪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条款的立法旨意相悖,有必要加以修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12.
《乡约》伴你,相约一生。这是一档和农民朋友坐在家门口的访谈节目。海边山脚、田间地头、炕头小院……被采访者不是坐在耀眼的演播厅,而是置身于朴实无华的乡村大地,  相似文献   

13.
回忆录     
董行 《法制博览》2010,(3):43-43
最近我看了一个谈话节目,讲的是两位退休老人养着啃老的儿子、媳妇和两岁的小孙子。一次老太太生病住院,小两口不但不照顾,甚至都不到医院去看看。老人们很是心寒,于是决定“断供”。不想这惹恼了儿子,儿子便想出一个坏主意来惩罚老人——卖老人的孙子(他自己的儿子)!  相似文献   

14.
女儿小美最近从小朋友那里学来一句口头禅——"不公平",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她便活学活用,随时放之于生活中.比如见到爸爸拿着手机在玩游戏,而她在做作业,她会大喊不公平;见到妈妈在喝豆浆而她必须喝牛奶,她会大叫不公平;见到外婆在看相亲节目,而她不能看少儿节目,她也会大叫不公平.总之一句话,只要不符合她心意的事情,她都会大叫不公平. 老实说,对孩子的公平意识,我是很在意的.但是,如何让她懂得什么是公平,使她不至于成为一个把"不公平"当口头禅,并最终成为一个很"愤"的人.我一直认为,很多人过得不快乐,与心里随时都处于一种不公平的状态有关.于是,我决定和她聊聊关于公平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高铭 《工会博览》2014,(3):26-27
开年档电视剧的厮杀才刚刚开始,春节档的角逐又再起硝烟。从神话剧、家庭剧到爱情剧,春节前后,各种题材的电视剧争相亮相,如果此时您想宅在家里与家人一起煲剧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儿。下面,就请您hold住手中的遥控器,看您中意哪个台?  相似文献   

16.
李志军 《南风窗》2012,(24):71-7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类似这样的选择题:(1)单位发了一场某明星的告别演唱会门票,你非常想去,但就在你准备动身去现场的时候,你得知他不会上场了,而且,一场暴风雪使道路变得很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会去看表演吗?(2)如果其它情况与问题也相同,但不同的是:你为了这张票自己去排队并且花了不少钱,而且你  相似文献   

17.
李睦 《工会博览》2013,(36):12-13
近日,一段陆树铭和相声演员奇志一起代表60后参加《年代秀》的视频很受热捧。《年代秀》是深圳卫视一档全明星代际互动综艺秀,每期节目邀请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五个年代的10位明星嘉宾同台互动,也被认为怀旧电视节目的代表。视频中,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司法实践表明,就犯罪的客观情节而言,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并无明显的差别,只有犯罪的主观情节才能科学鉴别出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的显著区别.衡量犯罪主观情节轻重的标志是犯罪嫌疑人犯罪的主观恶性程度,未成年人的犯罪主观恶性程度普遍较轻这是从事未成年司法工作者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共识.在刑事案件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有相当部分属于“犯罪情节轻微”.要具体、准确地作出界定,科学地把握好相对不起诉制度的适用,笔者认为,在确立着重看主观情节的前提下,我们要从五方面着眼:一看动机目的、二看危害后果、三看价值取向、四看作案手段、五看作案次数.这五个方面集中反映了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恶性程度和客观危害程度.是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量刑处罚的重要依据.笔者就未成年人常见刑事犯罪类型——盗窃与抢劫.案件的“犯罪情节轻微”的把握,提出如下设想.  相似文献   

19.
石破 《南风窗》2011,(7):64-65
在新浪微博上输入"满城挖",可以找到1300多篇博文,其中不少是对武汉"满城挖"表达不满的。最近媒体报道,武汉市区5000多个建设工地遍地开花,交通堵塞,尘土飞扬。当市民拥堵在上班和回家路上时,抱怨、责难之声在所难免。但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自有惊人之言,他说:"建设时期,也是出问题最大,是最困难的时期。我们很容易找到理由让一些建设工地不开工。但是,事隔3年、5年或者10年后,当我们回头看,我们不这样做,我们会对不住这座城市。""我知道,在网络上有人叫我‘满城挖’——‘十一五’在城区挖,‘十二五’还要挖到远城区去。""建设不会停止,我  相似文献   

20.
“北京,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穿上了中山装!”今年1月16日晚的电视“新闻联播”节目,使不少外国记者大惊小怪地作出了种种推理、判断,该节目的录像带亦被高价抢购、转录。“那天本来不是我当班的,”张宏民,这位因着装而引人瞩目的中央电视台播音员,有一次对广州的朋友谈起事情的经过,依然显得无可奈何:“台长忽然叫我赶回去,一见面就递给我几张播音稿:‘快,准备播音——哎?你穿这件衣服怎么行?!’台长说着就楞住了。匆匆忙忙的,我没来得及换衣服,身上这件衬衫还是带花格的呢。台长看了看自己,灵机一动:‘哎,你就穿我这中山装吧,虽然大了一点,还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