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将新自由主义作为危机根源的认识在国内外有着相当广泛的市场。但学界关于新自由主义危机根源论,过分夸大了政府在市场经济当中的作用,即过分夸大金融监管政策在危机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过分夸大政府政策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负面影响进而对于危机发生的作用,反而将其误为凯恩斯主义。学界提出的新自由主义危机根源论的实质,是将危机的发生仅仅归因为政府政策的作用,回避对资本主义制度造成深度停滞趋势的反思。事实上,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应当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政府政策共同作用的角度进行理解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 当老爷;官僚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是封建专制主义;官僚主义形成的内因是主观主义、个人主义特 别是“官本位”意识;官僚主义形成的外因是权力 过分集中到少数个人手中,对权力缺乏有效的制 约。而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基层的实践来看,  相似文献   

3.
郑景光 《人民论坛》2010,(6):300-301
目前,在我国青少年犯罪预防中存在着思想教育惯性:轻视社会环境因素,过分强调犯罪的思想根源,过分高估思想教育的作用,忽略责任教育。必须改变这一惯性,重点整治不良社会环境,加强责任教育,以改善青少年犯罪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我国青少年犯罪预防中存在着思想教育惯性:轻视社会环境因素,过分强调犯罪的思想根源,过分高估思想教育的作用,忽略责任教育。必须改变这一惯性,重点整治不良社会环境,加强责任教育,以改善青少年犯罪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5.
杨兴林 《前沿》2002,1(7):19-23
现代化本质上是一个整体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 ,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是一个整体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战略。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必须努力纠正急于求成的心理 ,矫正过分强调“率先发展论”的思维偏差 ,以脚踏实地地把我国的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谢太峰  吕家进 《人民论坛》2010,(11):106-107
忽视住房的消费品属性、过分强调其投资品属性是导致我国房价过快上涨的认识论根源;房地产支柱产业的定位是政策原因;政府行为的短期化、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与畸形的政绩观相结合,成为推动房价持续升高的重要因素;货币供应量的迅猛膨胀与分布的极度非均衡性是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7.
忽视住房的消费品属性、过分强调其投资品属性是导致我国房价过快上涨的认识论根源;房地产支柱产业的定位是政策原因;政府行为的短期化、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与畸形的政绩观相结合,成为推动房价持续升高的重要因素;货币供应量的迅猛膨胀与分布的极度非均衡性是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8.
从横向上来看,形式主义源于"权力过分集中"的权力结构。从纵向上来看,形式主义源于"等级授职制"的用人体制形式主义与苏联模式从理论上说,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与形式主义是不相容的。那么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什么?是什么因素成为了形式主义产生的温床?我们可以通过剖析"苏联模式"来  相似文献   

9.
孙玉娟 《中国发展》2007,7(1):23-26
节约既有深远和深刻的理性根源,也具有广泛和丰富的时代内涵。从传统理性和时代精神这两个角度对节约和节约型社会进行解读阐释,绝不单纯指生产经营和生活消费领域。节约和建设节约型社会既是传统理性的回归,也是现代社会人的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更是一种崭新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逐渐形成的过程,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0.
当前社会价值过分强调竞争、成功、进取、致富等取向,而缺乏必要的缓冲中和维度,这是造成当前社会结构性紧张的价值观根源,因而当代社会价值建构必须对极化的价值取向祛魅。来自传统社会思想的隐,是当代社会价值建构不可或缺的必要内容。隐的核心内涵是欲望诉求的收敛与离弃,是面对利而行己有耻、廉让不争。知耻、不争等价值修持,对于当代社会极化看待利和过分强调争等价值取向,具有救弊补偏的积极意义,能够有效矫正社会成员在争取利益过程中的偏执与盲目,从而促成当代社会价值系统的辩证平衡,促进当前社会结构性紧张的化解。  相似文献   

11.
儒家的"心性之学"以"天人合一"为核心,以"内圣外王"为价值理想,它虽然不是现代化的发生学意义上的因素,却是现代化的重要的构成性因素。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既不能夸大儒学的作用,也不能过分贬损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微观察     
《乡音》2013,(1):1-1
以切实改革破解权力监督难题《检察日报》:权力监督,即努力实现对于权力的有效监督,是反腐倡廉工作中一项最重要的、可以纲举目张的工作。艾克顿的名言众所周知,"权力易于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而"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监督"正是我国腐败问题不断严重化的总根源。因此,如果真能破解权力有效监督的难题,实现对权力的...  相似文献   

13.
深化农村改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几乎综合概括了中国一切问题,但从本质上说,农民问题是个权利问题,农业问题是个效率问题,农村问题是个就业问题,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是制度安排和体制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虽然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在现代化方面都做出了艰难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但时至今日,人们对现代化的理解仍然存在许多偏差。诸如:"现代化即西化"、"现代化即工业化"、"现代化即资本主义化"、"现代化即否定传统"等。本文逐一剖析了这些误解产生的根源、表现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孙山河 《前沿》2006,(10):36-38
公司制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现实选择,这一制度的核心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其基石是公司产权结构上的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但我国民营企业通常与家族制联系在一起,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股权过分集中,从而使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相互制衡机制缺失,阻碍了民营企业进一步的发展。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显著问题,就民营企业如何实现治理结构的现代化这一突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发展既具备高效的工作能力又具有合理的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的民营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居民贫富差距拉大的因素分析及抑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绝对平均主义分配形式的打破 ,“允许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的落实。我国目前客观上存在着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拉大、贫富过分悬殊。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居民贫富差距拉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拉大、贫富差距过分悬殊的不利影响。最后提出了抑制贫富差距继续拉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文化的现代化关系到中国能否从整体上实现现代化,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源,它的现代化问题不容忽视。我们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动因,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选择适合中国文化现代化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8.
杨庆东 《青年论坛》2003,(5):137-139
本文通过挖掘小说广博的意蕴与对人物形象的深刻剖析 ,阐述了地处传统文化浓重的中原地带的呼家堡政权的发生、发展、巩固的特殊文化形态与文化根源 ,及其对中国农村的现代化之路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9.
田宏伟 《前沿》2009,(12):58-60
我国法制现代化建设过分注重法律体系和法律条文而忽视了公民法律意识的培育,结果造成公民对法律尊重、对法治的信仰意识缺失。不尊重法律、不信仰法治已成为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障碍。通过扩大立法过程的民主参与范围、重视执法公正等措施,可以培育公民尊重法律、信仰法治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20.
反思中国人的现代化历程,从文化内涵来看是由两条线索构成的:一是对传统儒家道德文化的批判和超越;二是从现代性精神内涵中获得。而当代中国道德危机的根源恰恰蕴涵在这两条线索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